作者:骑士日记,已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对优秀的罪案剧从不吝惜赞扬。《白夜追凶》跟到20集,等不到更新完再写了。
就目前这个剧的节奏和结构,真的高出同类国产剧太多。
这种高度,是依托于剧本,摄影,演技,节奏四部分完成的。其实美剧之所以高出国产剧这么多,一方面是摄影上比国内要优秀,另一方面,则是剧本完成度和导演对节奏的掌控的优异。我之所以把节奏放在最后讲,是因为国产剧种的特殊性,所以放在最后讲,而其他的要素,则是国内国外基本一致(狗屁,剧情还有个广电呐),所以可以不论特殊性的来泛泛而论拉。
从剧本角度聊《白夜追凶》
就剧本来说,这个本子完成度比一般那种抱佛脚改编的罪案剧要高。
因为一条主线,一条伏线和数条支线的构架非常清晰,从故事的演进上看,不像是临时改编,或者应付式的编造。
临时改编是指在故事本体(主线)完结的情况下,临时衍生出更多的与主体(主线)无关的故事以延续剧集的情况。最典型的例子是《越狱》从第二季开始后半段的部分,加戏太多导致主线偏移,当第三季想要拉回来的时候已经成了旧套路,大家喜欢不上来,就扑街了。
而《白夜追凶》的主线故事从开头就很明确——“关宏宇灭门案”。这一条主线是构架《白夜追凶》的根基,因为它完成了剧中最有趣的设定——双胞胎兄弟日与夜的交替办案。这起案件的调查,推进,也是《白夜追凶》最基础的时间线的推进,也就是说,这个案件的完成进度与整个局的时间进度是匹配的,它没有延展性,有充足的起止点,这在保持悬念的同时又可以暗示其有结局。
罪案剧主线的铺陈最忌讳的就是又臭又长,不设置起止点,任其无限延展,让无用的角色增多,让闪光的角色渐渐失去光芒,最终导致一个无聊的、烂尾的结局。
这种设置最典型的莫过于《名侦探柯南》。在与黑衣组织的对决这条主线里,曾经也拉出了很多有趣的人物,正面的有服部平次,宫野志保,赤井秀一,中立的有怪盗基德,反面的有琴酒,贝尔摩德等等充满魅力的角色,最后呢,在又臭又长的支线故事和剧场版的拖延下,这些本来闪着光芒的角色最终沦为可有可无的角色,而其主线剧情也丧失了悬念,让大家都不想追下去了。
在有起止点的主线安排的罪案剧里,每一个角色都可以为故事和剧本服务,每一个人物都像是绕着主线生长的植物一样,有血有肉,丰富饱满,没有一个角色是缺乏作用和意义的,他们都有着相当有魅力的‘秘密’和‘任务’,当这些‘秘密’被探寻被揭开,‘任务’被完成的时候,为剧本增色不少。
比如随着主线的推进,刘队这个角色的魅力和闪光开始展现,而周巡的心机也慢慢在铺开,这些在角色出场最初的阶段没有展现的内容,在主线推进中慢慢呈现,正是主线铺设饱满的表现。
而在《白夜追凶》的伏线中,关宏峰的‘黑暗迷案’的推进渐渐探索出他自己的秘密,以及埋藏在这个秘密下的阴谋,这个过程与关宏宇的主线相得益彰,让双主角的设定丰富,也让关宏峰避免了高大全的设定弊端。本来这个角色应当是高大全的代表,是‘正义光明’,在‘伏线’的带动下,把光明之下的暗影也彰显出来,角色瞬间丰满了。
《白夜追凶》的几起支线罪案都安排的非常有深度。
碎尸案作为开篇案件,让大家都眼前一亮,首先是尺度上的亮眼,用不多的恶心人的镜头体现了这个案件的重口,也为全剧奠定了一个‘口味’基调。
然后,这个案件为剧集奠定了‘思辨’基调,本剧除了主线凶手之外,支线的凶手们都是或多或少的社会病人,并不是穷凶极恶的‘恶人’,避免了‘善恶二元论’,而是完整化了一个‘病人’。
最后,这个案件展示了整个故事的‘设定’,写实的刑侦手段,角色关系的设立,角色性格的表述,角色能力的上限都让观众有了明晰的理解。
而往后的及其案件,都把这些设定完善化,丰富化,但是都没有偏离框架。而其独特的魅力又让支线可以成为单独的单元,就算单独拿出来也是很好看的部分。
这样的支线安排,同样优秀的是《LEGAL HIGH李狗嗨》,每一个案件都在讲案件背后的‘人’和社会,而不只是‘案件’,也在每一个支线中表现着古美门(男主)的能力和性格设定。就算抛开主线(安腾线)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独立单元。
所以,在如此完整的剧本设定之下,《白夜追凶》的下限是很高的,而这个剧的上限,则是靠摄影和演技来提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