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问小孩子,《西游记》里你最喜欢谁?孩子们十有八九会回答是孙悟空。为什么呀?还用问吗!孙悟空本领高强,斩妖除魔,多厉害呀!也许,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英雄梦。
幼儿园里也有一个英雄,他就是波波熊。
学期就要结束了,咕咕哒老师要举办一场期末演出,还要邀请池塘幼儿园的韦伯老师和同学们来观看,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特别兴奋。
要排练节目了。波波熊一唱歌,其他小朋友都捂住了耳朵,练钢琴都被震得摇晃起来。波波熊一跳舞,“咚”地一声,把其他小朋友震飞了。
怎么办?咕咕哒老师急忙说她正好有个任务要交给波波熊。什么任务?原来是舞台布景。
演出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观众们呢?真不幸,韦伯老师和她班上的同学们被陷在泥潭里,恐怕没法来看演出了。没有观众,唱得再好,跳得再好,也没有人鼓掌,也没有人喝彩,那还叫什么演出。
波波熊知道后,像风一样跑了出去。他找到了在泥潭里发愁的韦伯老师和同学们,又是推,又是拉,终于把大家从泥潭里救了出来。韦伯老师说:“你真是个英雄,波波熊!”
就这样,英雄波波熊拯救了这场演出,他和他的演出服装——超人披风最相配。
《超人波波熊》,好像与英雄有关,又好像与英雄无关。送信、布置舞台、把观众们从泥潭里救出来,这些事情或许是别的小朋友做不到的,但对于波波熊来说,这些都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了,他就是英雄了。这样的英雄也太普通了吧!这也能称为英雄?我想,这恰恰是孩子们最应该明白的:英雄也是脚踏实地地从小事情做起的,当能力变大时,就可以做更大的、更能帮助别人的事情了。
培养了英雄的咕咕哒老师也是一位英雄。波波熊歌唱不好,舞也跳不好,但她知道波波熊的长处,她知道怎么让波波熊参与到演出中。这让我想起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有一个小男孩不会唱歌,怎么让他融入到合唱团里呢?睿智的克莱门特老师让他坐在讲台上拿曲谱,每次合唱练习,他都能开心地和大家在一起。这样能因材施教的好老师,都是英雄。
幼儿园的黑板报上贴着:人人不一样,个个都特别!我想,这是咕咕哒老师坚持的教育信念,也是波波熊成为英雄的原因,更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所在。
身为父母,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最应向咕咕哒老师学习。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这是一句很老套的话,却又是一句不会过时的话。
此外,这本故事是聪明豆绘本系列之一,由金波先生审译,里面会突出一些词语、句子,比如“大大的、毛茸茸的、威风凛凛的波波熊”,应该是希望孩子们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词句。这也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吧。
(2017-7-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