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写营第八期笔记(1) | 在阅读中遇见另一个自己

读写营第八期笔记(1) | 在阅读中遇见另一个自己

作者: 勾漏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24-04-15 11:18 被阅读0次

这一期读写营讲师是简书鼎鼎有名的张司令,听她在自我介绍中说自己也是读写营前三期的老学员,原来还是一位优秀的学姐,心里更感亲切。

老师把她自己对简书、理事会和读写营的认识做了个总结,我特别有印象。

简书——是让我把热爱带进现实的平台;

理事会——是让形单影只的自己找到结伴而行的伙伴的集体;

读写营——是把毫无章法的自己变成现如今略有一点心得体会的孵化基地。

老师在微信群里语音加文字,将她自己对读写的一些心得体会向我们娓娓道来。老师将她自己的阅读历程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横向阅读

2021年之前,读电子书居多,读书完全是随心随性之举,并没有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是2021年底,好朋友送给了我一本麦家老师的《人生海海》,看进去了,当时还感触挺深。后来查网络才知道这本书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当时就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心,有时间一定要多读几部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来弥补这些年的懒惰和遗憾。

梁晓声老师的《人世间》,也是一部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先看电视再看原著。

接着选了前几年追过剧的《白鹿原》,一段荡气回肠、余韵悠长的美好体验,还新发现自己很喜欢陈忠实老先生书中浓郁的乡土气息。

接着读了西部作家---路遥先生的两部短篇小说《人生》和《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读完后真心觉得好看,喜欢这亲切的乡土气息和朴实的表达方式。于是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开篇,我就读出了身临其境的体验,那是一种不能自已的代入式的欣喜体验,非常美妙。于是我就写下了在简书中的第一篇文字,题目是——《岁月斑驳,有个没见过世面的姑娘曾经来过》,那是是2022年6月5号。

因为遇见了喜欢的文字,进而引发了自己提笔写字的冲动,这可不正是人们一直所说的“文字有力量”吗?它来得那么自然,开始得又是那么地悄然无声。现在看,那些自然的小动作恰恰记录了一些美好的瞬间的发生。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我渐渐养成了每日读纸质书的习惯,厚厚的三本书,不记得具体读了多长时间,但已然养成了每天读书,不读感觉这一天都过得不完整的习惯。

后面继续读了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莫言老师的《蛙》、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阿莱老师的《尘埃落定》、苏童老师的《黄雀记》、以及王安忆老师的《长恨歌》以及格非老师的《江南三部曲》等。

每次读完,我都会在脑海里复盘一下或者在网上搜一下相关介绍和作家访谈,来加深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我会慢慢有一点感觉,朦胧中知道为什么是这部作品获奖?它的特别之处是什么?当然,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只把这些想法在当时的脑海中进行简单的复盘,并没有真的落实到书面上。

总结一下,横向阅读阶段,即把有限的时间用来读好书,读获奖的书,读不同作者(可能是他/她目前来说写得最好)的书。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且在过程中慢慢地清晰认识自己。通过一系列的广泛阅读,其实是能知道自己最喜欢的文字类型的;如果是自己写,什么样的文字驾驭起来最有感觉。

就像我的文一出来,大家就感受到了浓郁的东北农村特质,且这一特质一直保持得相对稳定。我想这是我一边读一边注入思考的结果,所以提笔就对自己的写作定位比较清晰。

我给自己的定位——严肃文学、乡土文学;更准确的说——东北女性乡土文学。

阅读的第二个阶段——纵向阅读阶段,也可以叫垂直阅读。

因为我给自己的具体定位是东北女性乡土文学,想着给自己找一个对标对象——那就是找我们家乡的女性作家。我想跟她学习,更想近身感受一下她们是如何成长和表达的。于是我找到了萧红老前辈和迟子建老师。

一段时间读下来,会觉得萧红前辈虽然离我年代久远,但通过她对童年的追忆、对呼兰小城的介绍我也能读出亲切和熟悉的感觉——那是我们家乡世代传承下来的风土人情和个性特征。

迟子建老师的书,陆陆续续地买了市面上能买到的全套书籍。第一本读的自然是董宇辉当时热卖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完很被打动,然后又去读了她的散文。

后来由短到长依次读了她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最后读的才是她的大部头——《伪满洲国》。

这个新年前后,我又读了迟子建老师的《候鸟的勇敢》和最新出版的《东北故事集》。

可能是经历和性格使然,热爱读书、渴望学会写作的自己似乎只能用这种笨方法让自己上路。全身心去读一个人的作品,那感觉更像是近身追随着一位师长,她在用心、用时间和经历谱写出一个个鲜活故事,而你要做的就是用心去追随她的脚步,并尽量去感受她的心路历程。随着时间和阅读的不断深入,会感觉跟她的距离非常的接近,好像连同她这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感觉非常熟悉。

我想说的是——写作道路孤独且辛苦,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大部分都不是科班出身的草根爱好者而言。我们想要好好学习写作,可是一直苦于找不到好的门路。那不妨就去近距离地追随一位有缘作家,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会让人在行进的路上更有目标,更有方向和力量。

第三阶段——挑战自己,攀登高峰,尝试与作者隔空对话。

我后来阅读《生死疲劳》,这是莫言老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读的时候感觉确实很好,整体读完尤其震撼!

然后把目光移向了列夫.托尔斯泰,从故事性强又是女性题材的《安娜.卡列尼娜》读起。这本书分上下两册,草缨的译本字数是81万字。我从23年9月8号读起,到10.18日读完,读完的一瞬间只觉得这书实在太好看了,根本读不够。

紧跟着当天下午又发起第二轮阅读。而这一次阅读则让我自发地有了想要提笔去跟作者互动的冲动。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点画圈记的阅读习惯,其实是有一种刻意保持书面整洁的心理在作怪,就是很不舍得涂画、生怕破坏它。可是,从第二遍读安娜起,第一页我就忍不住想去“破坏”它,甚至在笔触连接纸张的瞬间,竟然有了一种与大师建立链接的“通灵”之感。然后就彻底放开了,于是,在后面的书中会经常看到这种恣意的放肆画面。

这也让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原来在读书之间真的有很大不同,自己好像才开始学会阅读。

至此,我知道了真正的阅读该有的状态该是怎样。那是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机会,也是与书中角色对话的机会。当然,除了对话以外,还能近身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及时记录和大胆尝试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包括记录他独特的风格特点,还有那些让你完全想不到的一些呈现手法等等。

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读大部头书籍,尤其是不了解的国外作家,面对名字众多又很长的外文著作,靠一腔孤勇去硬闯出一条道路,固然行得通,也很有勇气。但其实是可以借助一些小技巧来让自己走得不那么辛苦的。

比如,我读安娜到一半的时候,无意中在网上搜到了资源,借助影视作品可以先入为主地让众多角色都有了脸面,对整个故事情节也有清晰了解。然后在回过头来去仔细阅读书籍,那进入状态的感觉会来得飞快。(有点像之前读《人世间》和《白鹿原》的一些体验。)

后来开始读之前觉得离我很遥远的山峰——《战争与和平》。

忍不住简单地说一下托翁。首先,他的文字是极致细腻的。其次,他是有着极大诚意并且有足够能力去对每个角色都能给予关照的。整部书里500多个人物,500多个形象都鲜活……第三,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始终保持着不懈的热情并且始终赋予行动。

我们平常在写作中常常为之苦恼和想要探索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让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更有深度和意义?在这似乎有了答案。我很想说,去阅读吧,去广泛的阅读,去攀登高峰一样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会遇见我们想要的答案。

读完托翁作品我继续了解另一个泰斗级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所以,就有了现阶段的阅读。目前已经读完了《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未来一段时间,我会把精力放在阅读俄国文学作品上,这也是我近期的阅读计划。

尾声:

我理解的写作是每一位写作者对这个世界既委婉又直接的独特表达。通过阅读你的文字,大家是能够了解到写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要传递的是怎样的信息和思考的。

大家也都知道,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同样认知也决定了一个人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想要呈现出好的作品,有意义的作品,需要我们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我想这也是我们愿意不断阅读、坚持并以热爱的状态奔跑在这条路上最原始的动力。

最后再分享一句前两天才看到的迟子建老师的话,她说:“一个作家能否走到底,拼的不是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占有什么样的素材,而是精神世界的韧性、广度和深度。”非常认可,在此借花献佛送给大家。

感谢用心阅读、用心写作、用心分享的张司令老师,让我对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有了更多的理解。

相关文章

  • 自我发展 自我提升

    1.读写结合,不断提升自己 每天逼自己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边读边做读书笔记。在阅读中受到启迪,收获灵...

  • 《心灵旷野》读书笔记5~我们必须去做……寻找联接

    【21天阅读写作陪伴营】读书笔记第20天 我们必须去做…… 在人类生活中,形而下的财富、物品可以直接赠予。比如我有...

  • 开启《纳瓦尔宝典》共读之旅

    【赋能2023阅读写作陪伴营】day1 写在之前: 2023年伊始,再次和小伙伴们开启30天阅读写作陪伴营,...

  • 在阅读中遇见自己

    用了两整天,在手机上看完了《河魂》。直看得视物茫茫,天昏地暗。 尽管打字的人极为不负责任,许多地方...

  • 写作自疗时,如何做检查分析?

    【21天阅读写作陪伴营】读书笔记打卡 第10天 今天继续阅读分享黄鑫老师的《让文字在指尖流淌》,前面介绍了自由书写...

  • 21天阅读写作陪伴营复盘

    转眼,我们的21天阅读写作陪伴营过去一周了。 大家在工作生活之余坚持阅读,分享读书感悟,写读书笔记,互相点赞鼓励....

  • 何为写作中的共时性现象?

    【21天阅读写作陪伴营】读书笔记打卡第8天 今天继续阅读《让文字在指尖流淌》,继续分享黄鑫老师的讲课内容,读到意识...

  • 总结

    感恩遇见 ——第八期成长营总结 小马 24号 时间过得很快...

  • 《让文字在指尖流淌》写作的根源在潜意识?

    【21天阅读写作陪伴营】读书笔记打卡第5天 今天开始阅读黄鑫老师的《让文字在指尖流淌》,之所以选这本书,因为看到作...

  • 帅小冰老师读书变现大作业

    788-Cece-成都 30天读书变现训练营课程复盘。 课程分为阅读写作和产品三个板块。 一、阅读 第1个阅读版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写营第八期笔记(1) | 在阅读中遇见另一个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rd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