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相信Friends都听过这句出自泰戈尔《飞鸟集》的文艺小情话吧~然而,在现代社会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却变成了“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这句话初听觉得好笑,细细品来,却能发觉其中饱含的无奈与荒诞。
“低头族”也称“拇指族”、“猿人族”,英文称之为“Phubbing”,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意指因专注于手机而冷落周围人的行为。
因为几乎时刻不离手机,“低头族”对网络上的热点问题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却对自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冷眼相待,不理不睬。长此以往,手机便慢慢在我们周围垒砌了堵堵围墙,将我们与身边真真切切存在的人隔绝两方。
其一,“低头族”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因为阅历尚浅,大多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往往也更容易得到体现。因此,他们不断地追逐热点、追逐潮流;
其二,“低头族”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敏感、自卑、依赖等人格倾向的人群更易于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他们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经营着似有非无的“好友”关系,以此来规避真实的外部世界,封闭自我的内心世界。
其三,“低头族”多重需求实现的需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频繁低头的现象背后,实际上是“低头族”对于安全需求(自我安慰)、社交需求(害怕孤独、大众驱使)、尊重需求(重获关注)等多重需求实现的渴望。
长期做“低头族”不仅有碍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类似“蝴蝶效应”),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比如,边走路边玩手机,导致失足跌倒,撞到旁人,甚至摔沟坠亡抑或发生车祸;坐公车地铁沉迷手机,惨遭抢包等等。而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如颈椎病、干眼症、手指肌腱炎等等,也都不容小觑。
这个时候有Friends为“低头族”鸣不平了:我在坐车坐地铁的时间刷刷新闻、在无聊的时候看看时事热点,有什么不好啦?的确,碎片化的学习可以在无形中扩充我们的知识量。但是呢,再漂亮的珍珠也需要用珠线串连起来才能成为璀璨的项链,再丰富的知识也需要我们温故而知新、串联成串才能真正化为己用哦。
曾经我们低头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如今却是因为中了手机的“毒”。真正美丽的“低头族”应该是默默无闻营造绿色环境的清洁工、是厚积薄发追求梦想的备考大军、是侧耳聆听长辈叮咛的子孙,是俯身随手拾起路边垃圾的有心人,而不是深受手机之害的缺乏理性的“Phubbing”。
抬起头,感受天空的湛蓝,白云的飘逸;见一面,感受久违的思念,真诚的交流。生活远不止眼下的手机,理智的Friends不如“举头望明月”,一同拒绝“低头梦破灭”,一齐探寻诗和远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