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就是缺钱、缺资源、缺人脉……反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热情。
有四处找钱无果不得不放弃的创业者,有做很多业务为了养活团队的创业者,有终日逃课忙于创业的创业者,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者的缩影。
我属于那种幸运的一批,能在任何产品都没做出来之前,成功拿到投资人10万投资。这不仅仅是信任,更是投资人对我的信心。
不管脚步有多么急促,我都不忘记反思过去,以此提醒自己要努力看清方向,不枉投资人一片好心和自己的青春。
因为被投资人赏识,索性写了一篇文章供大家借鉴参考。普通人如何赢得别人的赏识?
近2个月的筹备工作结束后,正式加入创业大军中,我的感受更加的深刻,心情也无比的复杂。特写下自己的体验供其它想要创业的学生参考。
1、倍感焦虑,但要假装平静
在竞争无比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没人会谦让大学生,因为有实力的人才配活下去。
从开始拿到营业执照,我就感到无比焦虑。不是焦虑不知从何开始,而是焦虑自己很难预测未来的市场变化,单靠技巧性的业务操作,恐怕很难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
这种焦虑不能表现,因为团队每个人其实都很焦虑。如果人人每天都在抱怨和哀叹,那团队的主要业务也会发生转移,成为互相安抚每个人的情绪。
大学的生活节奏早已不适合创业的节奏,那种喜爱抱怨的大学生团队环境也是创业团队的一股毒药,要坚决的远离。
创业的第一步应该是踏入职场环境,应该经常的把职场常识补一补。其中团队不抱怨,不带情绪工作就是应该时刻谨记的。
创业的人,焦虑都是在理想的作用下慢慢化解的。即使剩下那部分没能化解的,也只允许默默的埋在心里或在生活中发泄出去。
永远要假装平静,不是虚伪,更不是做作。是创业团队每一个成员必备的常识,这是团队战斗力的有力保障。
2、身负重任,但要注意细节
3个人的创始团队,人人都是“CEO”,这可能是大多数创业公司的最初形态。人人身负重任,但在大谈业务方向的同时,也要注重细节的力量。
我们做的是一个大学生的技能共享平台【精进学苑】,应该算是个新媒体创业团队。所有的业务大多是基于微信端的,所以微信公众平台成了我们的主要舞台。
每周每个人都在做着各自业务的目标,专业的说,自己给自己定个kpi。但从内容、活动到社群,每一块都非常的复杂,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考虑到位,时常有因为衔接不到位而出现诸多问题。
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细节,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内容中的错别字,活动中的奖品设置,社群中的退群现象等一系列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全局的成败。
每一个人在大谈自己的目标时,总是趾高气扬,毫不在乎其它环境,因此不成功的打击也是接二连三。大多数不是大方向的问题,而往往是细节的影响。
因此,重任在肩,也要注重细节,切莫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3、不敢止步,也要放松
创业团队的工作节奏是很快的,突然闯入到普通的大学生活,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上班时间只能被安排在晚上,因为只有这一个时间段是大家都没课的。其它课余时间,作为自由工作时间。
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也会时常调侃下彼此,放松放松。毕竟太紧张的氛围,会抹杀很多的好灵感和好方法,不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每周都在各种计划和事务中切换,自己给自己定小目标,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励,一点儿也不敢放慢脚步。
紧张的工作节奏,也使得团队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沟通不够、价值观不统一等等。
这些问题看似不值一提,但随着时间的加长,会一步步变得很严重。所以,必要的放松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放松的过程中,互相深入的了解彼此的价值观,进而达成更多的共识。随着共识增多,可以促进团队健康的成长。
不敢止步,也要放松,因为适当的放松更有利于团队的成长。
4、鸡血满满,也要脚踏实地
鸡血满满,是每一个创业者给别人的第一印象。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对创业的积极性表现。
每周都打鸡血,那是一个没有战斗力的团队。每天都打鸡血,那就是一个已经死掉的团队。鸡血是需要的,但是要保持频率。
我们团队每周会交流个人学习收获,计划每月会打一次鸡血。适当的互相鼓励,那是经常的事,但这算不上打鸡血。
打鸡血虽然能够很好的提高战斗力,但这是一种兴奋剂。经常性的打,会让人上瘾,是不利于团队的发展的。
虽然很多看似鸡血满满的团队,做起具体事情来相当的积极,但也时常会因为缺少思考而犯一些低级错误。
所以,打鸡血是需要的,但脚踏实地也很需要。而且我们必须日常就保持脚踏实地的做事风格,才不会做出一个华而不实的公司。
创业艰辛,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