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秋季如何喝水?
秋季最大的特点就是干燥,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会产生由于干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常称为秋燥。口干舌燥、喝水也不觉解渴是秋燥的主要表现。中医认为,肺胃受邪时容易有口干、咳嗽、口鼻干燥等现象,这些都和内火有关。多喝水成了人们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喝水也只能起到部分作用,还需要饮食和生活节奏的调养来应对。应该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猕猴桃、西瓜等,多喝冬瓜汤、冰糖梨水对缓解口干也有一定好处。
此外,防秋燥还有一种直接从呼吸道摄入水分的方法,即通过吸入水蒸气而使肺脏得到水的滋润。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气,每次 10min 左右,早晚各一次即可。有条件的话还要强化洗澡概念,因为皮肤为肺的屏障,秋燥最易伤皮,进而伤肺。洗浴有利于血液循环,使肺脏与皮肤气血流畅,发挥润肤、润肺作用。
3.18 冬季如何喝水?
冬季天气寒冷,北方空气干燥,人们的身体会出现干燥、嘴唇开裂、口干舌燥等现象,这是身体在向人们发出补水信号。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冬天尤其要注意多喝水,若水分摄取不足,血液容易变黏稠,除了引发脑卒中的概率增加之外,还会促使心跳增加,严重者可能导致心肌缺氧、心律不齐、心脏功能受损等。对于习惯早起运动的人来说,冬季太冷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管阻塞,而使心血管疾病发作。因此早起运动时,要先做好保暖工作,出门运动前可先喝一杯温开水暖暖身子,以避免血液黏稠度太高,发生危险。此外,最好不要在日出之前出门运动,一来日出前湿气较重,日出后温度上升,会比较温暖;二来日出后视线清楚,不容易发生意外,一旦身体不适,也比较容易被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