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若有十分美丽 九分都在耶路撒冷”,“A 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这就是圣经中关于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的描写。然而现实中这个地区却纷争不断,冲突不停。巴以冲突,美国迁大使馆,每个事件都在世界上掀起一股风浪。丹迪耶路撒冷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吸引这如此多的狂热和热血。而三教圣地这一个说法又是怎么来的?
耶路撒冷的希伯来语意为神圣的,这里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城。先说犹太教为什么要把这里当作圣城。三千多年前,犹太人最优秀的大卫王,也就是犹太六芒星(或称大卫星)所代表的那个君主,他统一了整个以色列地区,把犹太教最珍贵的约柜(Ark of the Covenant)运到了这里。并在此处定都,立法,建城。所以后来的一千年内,耶路撒冷就是犹太教众心中的归属,如同中国的长安一样,不论身在何处,都已此处为宗庙社稷所在,魂牵梦绕。但历史不能如此平淡,罗马帝国的崛起,并攻陷了耶路撒冷。大量犹太人被迫迁出美丽的耶路撒冷。彼时耶路撒冷的执政者是罗马的希律王,而耶稣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生的。紧接这基督教就诞生了,紧接着用新希腊文写成的新约就出现了,那至于基督教和犹太教为何如此相似,或者谁学习了谁, 是一个模棱两可的难题。后来罗马帝国改立基督教为国教,而耶稣基督也是从耶路撒冷开始了他的布道和拯救世人。但是可怜的基督也是在耶路撒冷上演了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下葬掩埋,又复活的神迹。所以这里也是基督教的圣地。而下一步就更为神奇,穆哈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对着耶路撒冷放下朝拜,并传说他在耶路撒冷会见一众先知(耶稣就是其中之一)后登上云霄飞回麦加。而后的伊斯兰教迅速发展,在四大正统哈里发的带领下攻占了耶路撒冷,为了强化穆哈默德的地位和神迹,在这里建设了两大著名的清真寺:圆顶清真寺(The Dome of the Rock)和阿克萨清真寺(Al-Aqsa Mosque)。再下来就是各大小说漫画津津乐道的大事件——十字军东征。因为穆斯林压迫在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徒,而且拆毁教堂,为了找回场子,并顺便东扩,就发动了这场战争。结果自然是兵强马壮的十字军攻下了耶路撒冷,开始烧杀抢掠的常规操作。这么下去自然能不行的,而阿拉伯世界也诞生了一位雄主——萨拉丁,在他的组织下,穆斯林和基督文化开始了长久的冲突,你来我往的争夺耶路撒冷,最后狮心王查理和萨拉丁打的筋疲力尽,选择撤军。后三百年,耶路撒冷基本是无主之地。终于在1517年等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个阿拉伯国家终于好好的休整了一番这个地方,可惜很明显这位远在君士坦丁堡的君主,并不那么关心这个远方的城市。一直到二战结束,这个地方是英国托管的,然后由于在战争中英国元气大伤,被迫放弃耶路撒冷的控制权。而在世受压迫的犹太人成群结队的回到自己唯一的祖国,并在后面的三次中东战争中吊打了周边的穆斯林国家--们。正式控制耶路撒冷,并用了短短六十年的时间把以色列发展成了发达国家。
如今的耶路撒冷是一个多宗教多名族的地区,居住着,65%的犹太人,32%的穆斯林,2%的基督徒。大家住在不同的区域,做着不同的宗教仪式,却基本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不失为一个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