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作者: 暮岁十七 | 来源:发表于2019-08-16 15:51 被阅读0次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是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

第一次读杨绛先生写的书,是她们一家。

我觉得杨绛先生她们一家,正是我们大多数家庭的缩影。父亲,母亲还有孩子相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家庭,很朴素,很单纯。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相互帮助,一个人快乐的事可以变成一家人快乐的事。我们每个人的家不也是这样吗?也许因为孩子的一次淘气,成为大人和孩子心中都抹不去的记忆,孩子的一步步成长都被大人记在心里。也许孩子忘了自己小时候的事,大人也没有忘记,总是告诉孩子:“你小时候那次…”

《我们仨》里面,记忆最深的就是钱瑗老师。钱瑗老师真的好爱她们一家,她们仨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如果有一个人先离去,就不是完整的了。当钱瑗去读书时,她们一家经历了短暂的分离,但书中真的可以感受到杨绛先生真的不希望他们一家分离那么久。就像现在的孩子,出去读书,父母虽是不舍,但还是要忍着,因为孩子出去读书是为了学习。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开始了短暂的分离。不同的是,钱瑗分离之后舍不得分离之苦回去了,而现在的孩子,可能因为短暂的分离之后 ,就奔向大城市,和父母开始了长久的分离。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末尾写到: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他们一家最后还是走散了。

我只希望现在趁相聚,好好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过日子。

这是朋友在我生日送我的书,我知道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并不是很通彻,先把现在的感受写下来,希望以后早读,能读出一些不一一的东西。

相关文章

  • 这本书教会了我什么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记述了他们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63年...

  • 2019-10-13《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读完《我们仨》,我从杨绛女士的视角体验他们的一家人的生活。钱钟书先生,博学、宽厚,不争,但也有像...

  • 有一种感人至深的亲情,叫“我们仨”

    杨绛先生的书《我们仨》读后感悟…~ 《我们仨》这本书在第一部分的内容里,我们走进了杨绛相继失去女儿和人生伴侣的那段...

  • 娓娓道来的水墨流年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最初设想,这本书由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

  • 走到人生边上

    之前刚刚发布了一篇有关杨绛先生作品《我们仨》的读后感,今天便来写她的另一本书--《走到人生边上》的读后感了。 “本...

  • 读杨绛先生《我们仨》有感

    今天是我加入简书日更的第一天,刚好借这个契机把《我们仨》的读后感记录下来。 第一次读《我们仨》是在高一,那时候我处...

  • 2018-12-28看书收尾

    2018的最后几天把基本没看完的书看完了,有三本《流浪地球》、《人类简史》和《我们仨》,简要记录一下读后感。 《流...

  • 不逛街的钱钟书

    ——《我们仨》读后感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说这本书应该倒着读。不以为然。 杨先生慧慈。 人生走到尾声,曲终人散,大多...

  • 《我们仨》读后感

    想了好久这篇读后感名字,可是读书太少找不到好的词语。 《我们仨》周末两日时间读完,阅毕心中是痛?还是暖?就是不能平...

  • 再读《我们仨》之感

    最近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没有写读后感的习惯,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应该记录点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kq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