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折腾日记 l 如何去写读书笔记

折腾日记 l 如何去写读书笔记

作者: 小胖l好折腾 | 来源:发表于2017-02-01 08:14 被阅读0次
这是公开的第4篇折腾日记

今天朋友发我他刚做的读书笔记,说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去做笔记,还需要继续反思如何应用到企业当中。笔记很长,记录了这本书的结构,以及每个要点。我看完后礼貌性的夸赞两句,但是并不是十分赞同这样的做法。

我不赞同有两个原因:

(1)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说:大家是希望看到能够有所收获的知识,而知识系统化的输出才能够让人最大的收获。一篇纯摘抄知识点的文章,对读者来说倒是句句都是重点,但是不系统化(逻辑原因未解释清楚)的情况下看起来实在是这份鸡汤全是鸡肉,没有汤,噎得慌;

(2)站在写作人的角度来说:写笔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输出以加强思考。对于全书知识点的摘抄就像小的时候罚写作业,多抄了几遍。这是一种很机械的加强记忆力的方法,有些作用,但效率太低,浪费时间且吸收效果不够好。这里插一句,检验吸收效果就是关掉这份笔记,回想一下设计思维分为哪三个模块,哪六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哪些方法?回答上来多少,代表吸收了多少。

虽然我不赞同,不代表这件事没有好处。这样记笔记相当于把整本书浓缩了一个精华版,等以后回顾的时候,直接去看自己的这份笔记就好了;这样的笔记还是可以给已经看过书的读者再一次系统化的了解整本书......

关于读书笔记,我有遇到过几种做法:有一种是直接把书中最关键的内容摘抄出来,有一种是直接发一个全书思维导图,还有的是简单的用几句话把一本书的内容描述出来,还有就是我常用的写成一遍读书心得。

那读书笔记到底该如何做,我觉得第一步是要明确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我这里提供几个理由:

(1)读书笔记可以让阅读更加有效。据美国学习研究中心的学习金字塔,单纯的阅读只能吸收百分之十几的内容,而教授给别人可以吸收到百分之九十多,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阅读以输出。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对一本书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在阅读后一定要去做一次输出,输出的形式可以是讲给别人听,另一种就是自己写一个读书笔记,协助自己完成输出的工作。而输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有效地吸收书中的内容;

(2)读书笔记可以保存知识点,回顾时快速了解。小的时候我们疯狂的背古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直到有一天我们爬上了山顶,旁边的人吼着“山啊,真他妈的美”。而你嘴里出来的却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刻,你才明白这首诗的意境。同样的,在阅读时有些东西我们可能此刻不理解,没关系,先记录下来。等未来的某一瞬间,我们突然领悟了,可以直接回看读书笔记,快速捡起这些知识;

(3)读书笔记可以找到很多气味相同的朋友。牛顿力学是简单的忽略各种因素来考虑问题,而实际的生活是有各种因素构成复杂的世界。很多人希望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却不是像牛顿世界简单的去交朋友就可以实现。在我看来复杂问题最大的特点是A事物与B事物相互影响,相互反馈,从而让事物变得失控。读书笔记与社交看似没什么关系,但是一篇读书笔记其实是在传达自己的读书思考,你的笔记会沿着气味爬到与你气味相投的人面前,为你带来新的小伙伴。而新的小伙伴也许会给你带来新的读书认知,让你把读书笔记的思考深度再一次加深;

(4)读书笔记可以帮助他人阅读。其实有很多提升效率的方法,其中有一种就是一物多用。做读书笔记的初衷一定是让自己有更深的记忆,而好的读书笔记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可以让他们快速的了解到一本书,判断是否去阅读、如何去阅读、读哪些东西,一旦让别人有收获,这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更何况,这是顺手可以做到的“一物多用”的方法。

之所以花了不少篇幅去解释读书笔记的好处,是觉得只有深刻的理解这件事的益处,做起来更有动力,也更有目的感,而目的是来帮助自己在做选择的时候能够找到支持自己选择结构的依据。

按道理到这儿我应该去说到底如何记笔记,其实我在前文已经说了。我目前可以看到的记笔记有四种方法,一种是画思维导图,一种是把重要内容进行摘抄,一种是简评这本书,还有一种是写出心得。没有哪一种方法是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时刻回顾自己做笔记的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即可。

这里一本书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用多种方法。我这里说说我对几种读书方法的一些思考。

(1)思维导图:一般对于知识点比较多,前后内容逻辑性比较强的书籍,我会画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我可以看到整本书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把书里的逻辑梳理一遍;

(2)摘抄:以前的时候我会把书中经典的内容摘抄,然后对每一章内容作总结。但最近一段时间仅仅是把好的内容画个横线标注一下,现在想来确实有些问题;

(3)书评:对于整体内容都很熟悉的,没有太多需要梳理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书评,算是对这本书的阅读有一个交代;

(4)心得:我经常用这种方法来去完成输出的过程,我觉得这种方法确实可以让我更加高效的把一本书吸收了,并且培养我对于一个问题系统的思考,同时还能够吸引到气味相同的人。

对于读书笔记这个问题的看法,基本上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最后再说一句,如果说读书笔记只有一个目的的话,对我来说一定是:通过输出来协助自己更加有效地去吸收阅读内容。

2017.2.1

小胖 l 好折腾


交流方式:

如果你希望经常看到折腾日记,你可以关注这里;

你可以选择在留言区留言,我十分愿意与你探讨我的思考

你也可以添加微信wangduhao999,我希望能有有价值的交流

相关文章

  • 折腾日记 l 如何去写读书笔记

    今天朋友发我他刚做的读书笔记,说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去做笔记,还需要继续反思如何应用到企业当中。笔记很长,记录了这本书...

  • 锻炼写作能力

    写读书笔记 写微博 写日记 写记录

  • 25/50本 【2016年读书】22/44周 《晨间日记的奇迹》

    阅读时间:2016.7.13-7.14 阅读的目标:了解如何更好的写晨间日记 阅读的方法:略读为主 读书笔记: “...

  • 为何学习清单写作的10个理由

    我尝试过很多种方式,去写。写反思日记,流水账日记,读书笔记。都在寻找一种方法。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但,总比不写...

  • 0410 l 折腾日记2/21

    1.社群是产品环节一部分的功能承载 今天跟几位校友师兄在一起聊关于社群机器人的东西,第一次感受到:工业3.0的味道...

  • 0411 l 折腾日记3/21

    1.最近在与3个领域的高手联机学习 4月份的小胖与高手联机学习又一次启动,我把这一次约得高手称为:B序号。不同于1...

  • 0412 l 折腾日记4/21

    1.社群是基础生存 当我们在聊Token时,我们在聊什么? 我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建立。 随着小鹅通、有赞...

  • 0413 l 折腾日记6/21

    1.“品牌”思维 昨天提到的关于社群的活跃性,不是有多少人说话,而是用户心智当中的“此群活跃”。(参考:0412 ...

  • 折腾日记.0530 l 关于“和”

    2018.5.30 天气:有点闷热 今天和丫丫聊天的时候,学到了道家的一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句...

  • 0409 l 折腾日记1/21

    1.发现一家咖啡厅 刚从日本游学回家,上午收拾了一天之后,发现家里太混乱,导致无法专注的读书。于是下楼去找咖啡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折腾日记 l 如何去写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ok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