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人物
项羽威震巨鹿:逼自己一把,就没有不可能

项羽威震巨鹿:逼自己一把,就没有不可能

作者: 史诗集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09:15 被阅读0次

人是贪图安逸的动物,喜欢给自己设限,容易畏难。而“巨鹿之战”时的项羽,带来一个如何自我超越的答案。

以少胜多的战争凤毛麟角,每场都改变了时代,能做到的名将,都绝非凡品。

西楚霸王——项羽至今仍被称为英勇无二的勇将,而让他一战成名的,就是“巨鹿之战”。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没办法,太精彩!

项羽展现出的胆气、魄力,堪称举世无匹,此战的胜利是项羽个人将战术、胆魄完美融合的结果。

在当时敌我实力悬殊的条件下,各方诸侯都退缩,唯有项羽敢打,也唯有项羽敢把自己逼入绝境。

项羽誓师

一、巨鹿之战背景

秦军势如破竹。秦将章邯杀死楚军首领项梁,渡过黄河,与王离20万长城军攻打赵国,大败赵军。

赵军成瓮中之鳖。赵王歇、赵相张耳逃进钜鹿城。王离、涉间进行包围,章邯则率军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甬道输送粮草,达到全面包围。

诸侯联军无能。赵将陈余的数万军队驻扎在钜鹿北边,救赵诸军驻扎在钜鹿城北,在陈馀派陈泽率五千人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后,诸侯联军无人敢前去迎战。

灭秦路线

二、诸侯军与秦军相比实力悬殊

1、军队数量与质量的差距

章邯:20万死囚军极为凶悍,经过训练及有打败陈胜、项梁等战斗的经历后,战斗力强和作战经验丰富。

王离:20万长城军团是秦军主力,从前统帅是蒙恬,整体训练有素,且与匈奴作战过。

项羽:5万楚军是8千江东子弟兵,外加英布和蒲将军的几万人,是楚军主力。

诸侯:数十万(估计40—50万)是农民起义军,整体战斗力、装备较弱。

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当王离与羽大战时,精兵四十万众,并章邯军故也。
巨鹿之战行军路线

2、全军士气无法相比

起义军士气低落:

楚军:项羽的楚军刚被章邯击溃,主帅项梁阵亡,整体士气溃散,现在主帅宋义又被项羽所杀,整个队伍都懵逼了,好在项羽威信和能力极高。

赵军:垂死挣扎,赵王军队被迫退守巨鹿,已是困兽之斗,大将陈余又无力解围。

诸侯军:对阵敌人是章邯、王离的组合,兼有40万虎狼之师,而赵军又是强弩之末,顿时退却。在陈余的先锋部队完蛋后,都无心参战。

秦军一路凯歌,士气高昂:

章邯军不断击败起义军,且陈胜军被打败,楚军主帅项燕兵败身亡,赵军被打败并围困巨鹿,诸侯军无力反抗,整个就是秦军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秦军与诸侯军之间的士气对比差距太大了。

虎狼之师

三、项羽敢于攻坚克难、突破极限的原因

敌我差距如此悬殊,项羽为什么能打破常规,超越极限,更让手下的兵发挥潜能,最终创造奇迹!这是为什么?

1、强烈的目标感

杀章邯、灭秦朝,是项羽的目标。项羽视为父亲的叔父项梁刚被章邯所害,正愤怒无比,有强烈的报仇动机,因而主动向义帝请缨救赵,当时他最迫切的目标就是杀章邯。

再附带兴楚灭秦的伟大目标,以及“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所以他是绝不会退却的,因为他有强烈的目标感和精神支柱。

项梁身亡

2、敏锐的洞察力

赵国被围,若得不到支援必然灭亡,虽然秦军灭赵后会疲惫,但气势和战斗力会更强,反而获得优势。

若秦军集中力量攻击其他诸侯,就麻烦了。在秦军围困赵军时,楚军和其他诸侯就已无打败秦军的信心、不敢救援,若赵国灭了,更是当头一棒,士气低落的士兵交锋起来很可能一触即溃。

因此,项羽明确了救赵的必要性,若救不成,很可能造成更大危机,正是洞察到救赵破秦的关键,才能坚定与秦军一战的决定。

项羽:“凭秦朝的强盛,攻打新建立的赵国,势必破赵。赵国破灭,秦更强大,还有什么秦兵疲惫的机会可乘?”
项羽出征

3、果断的执行力

多少人是敢想不敢做,而项羽是真的一过河就马上破釜沉舟,这种杀伐决断的魄力和“言必行,行必果”的执行力,也是逼自己打破界限、真正去干事的关键因素,干大事不能犹豫!

项羽先派人截断秦军粮道,再领军渡过黄河。一过河,就下令烧毁军营,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日粮,背水一战,鼓励全军与秦军誓死决战。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以迅雷之势包围王离军队,全军死战,以一当十,大财王离军队,并击退章邯援军。

在楚军“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下,就是作壁上观的诸侯也瑟瑟发抖。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楚军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4、非人的精神力

楚军之所以在巨鹿之战取胜,最重要的是决心、精神,项羽真是以其强大的决心、精神力感染了整个军队,才能实践反常的操作,也是作为统帅的灵魂作用:

1.渡河后烧毁军营;

2.破釜沉舟,砸掉吃饭家伙和凿沉渡河的船;

3.背水一战,在河边列阵;

4.全军只各人带三日干粮。

这些措施都是同一指向——激发全军视死如归、你死我活的精神力、战斗力。

背水列阵等操作都是兵家大忌,而项羽敢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生,展现其胆略和决心,以及敢于以弱击强,以寡敌众的气魄,这直接在精神上压倒敌人。

也证明项羽强大的统帅力让全军信服,都愿意为他死战,是将士之间的绝对信任,这是一般将领做不到的,此时的楚军已经不是士气巅峰,而是把身体、灵魂都奉献给这一战。

浴血奋战

5、不设限就没有极限

由于诸侯无心作战,巨鹿之战实际是项羽以5万军队对抗40万秦军,这比例是夸张的,而且对方是名将章邯、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

楚军能胜本就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可是,在不可能胜的战斗中大胜了还不知足。

项羽率楚军连续进攻,不给秦军喘息机会。在解钜鹿之围后,又率军歼灭了王离的长城军,还追击章邯的残兵,迫使其投降,实现九战九捷。

要知道,以一敌十的士兵在打败敌人后是筋疲力尽,还九战九捷,堪称奇迹中的奇迹。

那些恐惧秦军而作壁上观的诸侯军,见到楚军的无敌,也冲出壁垒参战。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作壁上观

四、超越界限、逼自己一把的成果,永远是喜人的

巨鹿之战结束,项羽可说是满载而归:

一、确立领袖地位。楚军大破秦军,解钜鹿之围,诸侯共尊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二、秦军彻底毁灭。这场石破天惊的战争后,结果是王离被俘虏、副将苏角被杀,副将涉间自焚,章邯被迫投降项羽。昭示秦朝镇压起义军队全面失败。

三、秦朝的陨落。秦朝主力尽失,证明了“巨鹿之战”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最终胜利的关键性一战,为彻底埋葬秦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西楚霸王

五、总结

项羽若不敢与秦军一战,就没法发挥自身潜力;项羽若没有破釜沉舟,就没法逼将士突破自我;项羽若没有把将士逼入绝境,就没有惊天动地、千古留名的“巨鹿之战”。

有时候,我们正是缺乏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气魄,才让机会、成功从身边溜走,或许,我们可以逼自己一把,会有更大惊喜?

司马迁:“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附“巨鹿之战”诞生成语: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

作壁上观

参考资料:《史记》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项羽威震巨鹿:逼自己一把,就没有不可能

    人是贪图安逸的动物,喜欢给自己设限,容易畏难。而“巨鹿之战”时的项羽,带来一个如何自我超越的答案。 以少胜多的战争...

  • 2019-10-06

    总之,在评价这两个人的时候不要忘了一点,项羽到死的时候才30岁,陈胜吴广起义,项羽22岁,威震天下的巨鹿之战,项羽...

  • 我的英雄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

  • 时光太瘦 指缝太宽 从项羽性格看人生成败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成就了项羽一世英名,章邯军团20万投降,却被项羽全部坑杀。 成语“破釜沉舟”就发生此次战役,项羽...

  • 论项羽失败的原因

    刘邦做皇帝之前的对手就是项羽,最后项羽大败而说“天要亡我。”那么为什么?项羽会失败,明明巨鹿之战那么好的优势,逼的...

  • 2021.06.21.

    逼自己一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加油!

  • 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二世皇帝下三年(甲午,前二零七年)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乃遣当阳君、薄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绝章...

  • 励志摘抄

    “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 人都是逼出来的,不逼自己一把,就永远不会激发出自己的潜能,更不可能知道...

  • 为什么项羽仅仅凭借一个巨鹿之战,就能让天下诸侯服气?

    项羽巨鹿之战能让天下诸侯服气,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巨鹿之战时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二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表现出的英勇善...

  • 五个月,30万大军,章邯、王离攻不破一个小小的巨鹿城?

    如果没有项羽的“破釜沉舟”,恐怕我们现在没几个人会知道,“巨鹿”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县城。 “巨鹿之战”以前它不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项羽威震巨鹿:逼自己一把,就没有不可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ri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