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1495707800306-e240c5a0d65f.jpg在动物世界里,苍蝇等昆虫都有复眼——眼睛都是由非常多个小“眼”组成的,每一个“眼”类似于一幅画的像素点,它们用这些像素点的组合,看到了现实世界里一幅幅超广的画面。复眼有助于他们的长期生存——拥有更广的视野,更加快速的反应时间,去避免周遭的危险,去更快的捕捉食物。
而人类是并没有复眼的,不仅如此,人的视野也相对较窄,可视角度为124度左右,当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视野范围只有1/5左右,即25度左右。这样狭窄的视野,但是并不影响我们进行“成像”和看清物体:我们靠眼球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你可能无法真切的感知到),在视觉信号接受后,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的一系列操作,诸如拼合——这样一幅幅“残幅画面”就形成了完整的“印象”。
从这一大脑的“脑补画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大脑对我们成像和看清楚世界有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我们看事物,也不仅仅依靠眼睛来获取信息,更多的时候,大脑会积极参与其中,并会极大的左右我们看到的事物。它就像我们另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窥视着”并“调整着”。
我们获取了这种经过大脑“修正”的画面,通常情况下是好的——有利于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但有时候大脑这种勤奋而积极的“修正”,往往会带来我们不少的困扰。
黑人
在美国一个心理研究所,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很简单,让被测试者对一组表情做出判断:判断这个表情是,生气,高兴,微笑,烦恼等等。
photo-1533146692536-e70f31e14b36.jpg
实验将人群分为两组,两组人看到的是同一组画面(同一个人的系列表情),而这个人皮肤较黑,有点像非洲人,又不完全像非洲人。在A组中,被测试者,被事先告知,这个人是非洲人,是黑人。而在B组中,被测试者,被事先告知,这个人是美国人。
实验结果令大家感到非常惊讶,A组中普遍对于那个人表情的判断都非常不准确,例如,将高兴的表情,看成了生气;将痛苦看成了恼羞成怒;而B组中,普遍对于表情的判断都和事实相差不大。
同一个人,同一个系列的表情,只是因为被告知“人种”的不同,却换来了不一样的评价。
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种族主义在作祟。美国人看待黑人,往往会将他们看成具有攻击性,不友善的人群和极度威胁的。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因而在做出表情判断时,先入为主的思想,会导致判断的失衡——和看到的可能完全不一样——A组中更多的是将黑人的表情看作具有攻击性倾向。
这种不客观的评价背后,就是大脑在兴风作浪。大脑这个无形的双眼,蒙蔽了人类的那双眼睛,它无视客观上的信号输入,直接用主观替代了客观。
不仅如此,大脑这双眼睛,甚至还可以蒙蔽你的其他感知系统,例如接下来的“味觉”。
真香
photo-1512058564366-18510be2db19.jpg一个综艺节目,做了一个在超市里整蛊消费者的测试。他们用5份相同的米,在同一个电饭煲煮熟。然后将这些米饭盛放到5个相同的容器内,并且在5个容器的盖子上,贴上了不同的价格。价格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从2元一斤到数十元一斤不等,以“划分”米的等级。
主持人邀来了20多个被测试者。先让他们看一下每一个容器上的价格标签,并用言辞描绘一下,这些米是根据不同等级来定价的,然后让他们依次品尝米饭的味道。结果大部分人,都一致认为,那个贴有更高价格标签的米饭,味道最好。甚至有一个中年大叔,吃完那个“非常贵”的米饭后,还不停点头,微笑着喊道:“真香!一吃就知道,这个米和其他的完全不一样!”主持人看到此情形,忍俊不禁,弄得被测试者一脸懵逼。后来揭晓真像后,被测试者们纷纷赶到非常诧异,有的甚至人喊道:“怎么可能?明明就是不一样的米做出来的?是不是哪里弄错了?”
可以看出,大脑再一次将人所蒙蔽。这一次,它成功的蒙蔽了你的“味觉”。
观察者?还是评估者?
photo-1455368109333-ebc686ad6c58.jpg大脑这一双眼睛,是可以完全将你的视觉,味觉,听觉,甚至感觉全部蒙蔽的。大脑的这种机制,有点像“自我欺骗”,就像“自证预言”一般。你看到的,听到的,品尝到的,甚至感觉到的,有可能是它事先在脑海里的一种“预制”反应。一旦它被触发,它会代替你的“观察”(看,听,尝,嗅,摸等),而变成一种“评估”——利用你过去的经验和常识,做出貌似合理的推断。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观察到的,什么是评估到的。以下的事例都是同一个事情下不同的反应。
观察到的:“你本来应该上周将这个文件发给我的,可是我还是没有收到啊!(描述未收到的情况)
评估到的:“我觉得你太懒了”(甚至有点人身攻击的意味)
观察到的:“这个文件,有三个地方出错了”(描述文件的错误点)
评估到的:“你这个人工作太粗心了吧?”(严厉的批评,甚至忍无可忍)
观察到的:“今早的会议你迟到了10分钟”(描述迟到的事实)
评估到的:“你为什么总是迟到?”(认为迟到是对方的习惯,甚至是故意)
观察到的:“我给你发了两遍微信了,但是我却没有收到你的反馈”
评估到的:“你是不是不在乎我?忽略我的存在?”(揣测对方的不良意图)
这些例子太多,不一而足。可以看出,我们观察事物时,总会不经意间收到大脑这双无形之眼的干扰。它就像是一个别有居心伺机而动的“潜行者”,冷不防来个“潜行狙击”,让你得到错误的判断。
就像前段时间一个快递小哥,我让他帮我开一个物流的证明,以应对淘宝申诉。发了几遍微信都没有回我,我就觉得这个人肯定不想帮我办(给大脑预制了一个“雷”)。我不得已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太忙了最近,忘记看微信了,马上帮我办。当天,他告诉我他们那边开不了这样的证明。但是,与此同时,我留了一个心眼,我直接找物流公司官方开出了这个证明。我这时就认定了,他是在敷衍我(根据预制结合事实,进行了评估)。正当我认为自己英明神武的时候,没想到过了几天,那个快递小哥跑过来跟我说:“我打了几次电话,问了他们好多次,都说开不了;没办法,昨天我又去联系他们当地的公司,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给我回复,你别急,我帮你想想办法......”原来,他还惦记着这件事啊?还在试图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我其实早就办好了,结果人家还在这里为这个事情着急去办。我顿时感到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简直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当我第一次发现这个现象的时候,我后背有些发麻。我也是经常这样去“揣度”别人的言行啊!我该得出多少错误的判断呀!更可怕的是,我们自己也可能“躺着中枪”——别人也可能因为我们的有些“无心之失”而这样揣度我们,只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被这样揣度而已。
慢下来
photo-1512856246663-647a81ef198e.jpg大脑的这双眼睛,是自动自发的代替你的双眼去观察的,这个是生理本能反应,你无法去阻止或是克制。但是你可以做到去“慢慢筛选”。
《思考的快与慢》中有谈到,人类的大脑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快速反应系统,让你快速的思考;一个是慢速反应系统——让你深入的思考。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产生了第一反应——快速反应系统开始——大脑这双眼睛又开始了惯用的伎俩时,我们要先跳出去,慢下来,对这个反应进行审视,进行筛选。另一方面,我们要调用我们另一个系统——慢速反应系统,进行较为深刻的判断。倘若还是无法判断时,我们要再一次用真正的眼睛去,再次,多次,反复的进行观察,看看是否真是这样的,事实究竟是什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就像一个人无法帮你办成一件事情时,你不要一上来就揣度别人是敷衍了事,有可能是能力不足以完成,亦或是没有时间,亦或是没有资源等等。
《Beyond Feelings》甚至用一整本书来阐述这个道理——你是用感觉代替思考,还是思考代替感觉?(推荐所有想要有正确思考方式的人都拜读这本书,它会拨开一个全新的世界给你看,你的大脑的这双眼,不再会轻易“坏”你的事了)
慢下来,Slow down!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大事唯慢不明!用慎重的思考替代感觉来进行判断,用真正的眼睛来看看这世界,否则你也许看到只不过是个“幻境”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