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说小明是个温和的人,可是小明却经常和别人吵翻,情绪的积累到爆发似乎只隔着一层纸,周末的下午,小明和小蓝做爱结束,在咖啡馆探讨起了情商这个话题。
“你觉着有情商这个概念吗?”小明问。
“情商通俗理解是一种对情绪的控制。”小蓝答。
“那情绪是可控制的吗?”小明继续问。
“我们可以通过理智将情绪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既不会影响到别人,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感觉舒服。”小蓝答。
“那理智是通过什么方式控制情绪呢?比如一件事让我产生了愤怒的情绪,理智是控制住我的愤怒不要爆发还是说理智可以让我不愤怒?”小明追问。
“当我们有更多的人生经历时我们就可以对许多之前让我们愤怒的事情不再愤怒,但是超越我们人生经历的事件还是会让我们产生愤怒,但我们可以通过先前的经验对其进行稀释。”小蓝答。
“所以我们其实是有一个类似内置存储的存在,它可以调节我们感受到的刺激的程度大小?”小明反问。
“你在怀疑自我的存在?”小蓝不解。
“哲学一直在追问自我,强调自我解放的人也将自我挂在嘴边不放,但我们可以问问这个自我到底在哪里,结果我们会发现就像问灵魂是否存在一样,只能追问不能获得答案。”小明说。
“所以自我是不存在的?”小蓝问。
“不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逻辑顺序的问题,我们习惯于将自我与肉体分离开来,就像我们惯常将灵魂与肉体进行分离,但其实灵魂也好、心理也好、自我也好,都是一个抽象概念,因为人作为动物的一个最底层逻辑是受到刺激,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就会产生正负两种情绪,正负情绪像代码一样组合,就形成了所谓的自我或者灵魂。”小明答。
“为什么是正负情绪?而不是快乐与痛苦?”小蓝问。
“性爱应该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小明反问。
“快乐的!”小蓝答。
“但为什么人们会谈性色变?”小明问。
“不知。”小蓝答。
“这是因为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是正负情绪与时代文明交织下的产物,时代不同,一件事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就不可衡量。”小明答。
“所以很多情绪其实都有着类似的生物特征,比如兴奋、焦虑、恐惧,其实是因为他们是第二性的情绪,只有正负两种情绪是第一性的。”小蓝略有所悟。
“以这样的观点来说,其实理智也好,自我也好,都是第一性的应激反应产生的正负情绪作为感觉素材不断被组合归纳的结果,所以说理智可以调节情绪就好比结果要对原因负责一样,在逻辑上就是荒谬的。”小明说。
小蓝穿着一件漂亮的黑色裙子,小明想到了这件裙子下美丽的身体,窗外的柳树也像是在特意营造浪漫的氛围,随着风声摇曳生姿,小明对小蓝说,“我的情绪又来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