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平凡人生曲折路(277)

作者: 林木成荫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09:09 被阅读129次

                        第三部

第六十四章

                团县委来领导座谈玉米高产田

                江水花喊志强乘机二人再偷情

                              1

林志强带领四十名男女青年科学种田,夺取一百五十亩玉米高产的事迹,县广播站已经连续广播了三天九次了。

按以往的情况,可能还要广播四天。不知道金东县是先进典型少,还是县广播站收到的稿件少,每一个本县新闻或通讯,广播站一般都要广播一个星期。像杏林岗大队团支部书记搞的这个玉米高产实验田的事迹这么典型,广播站最少也得广播一星期的。

对本县新闻节目,不管你广播站广播多少天多少遍,人们往往只听一遍,以后再到播这个节目的时候,不是把地线拔了,就是离开该干么干么。这一次广播林志强的事迹,外公社不知道情况的人,认为是瞎吹假典型。而关村公社的人大都知道,因为人家卖的余粮数在那里证着呢,认为林志强这个团支书不简单。

杏林岗大队的人这一次不是只听一遍了,他们是听了一遍又一遍了。虽然广播上广播的是林志强的功劳,但谁都知道,但主要成绩是林新成的。表扬林志强,是因为林志强是实验组的组长,又是大队干部团支书。这年头,只要搞出了成绩,功劳都是当官的。

但是,他们在心里也为林新成抱不平,广播上连李杏花林新勇林新龙林崇礼这些年轻人都提出了表扬,为什么对起了主要作用的林新成却只字不提呢?人们很自然的就联想到了林新成因教学教的好受到的批判,这肯定是李朝阳起了坏作用,不让表扬林新成的。

人们心中对李朝阳又有了一个不好的看法。

对李朝阳有不好的看法归有不好的看法,对林新成抱不平归抱不平,但与林新成沒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也不去找李朝阳理论,也不去找林新成去问为什么。真正去到林新成家去问的,还是几个亲如同胞的兄弟姐妹。

最先到林新成家去问情况的是本队的几个小兄弟,林新成把自己为什么那样写如实告诉了他们,让他们与自己的思想保持一致,兄弟们理解了即是哥哥又是老师的苦衷和用心。接着是吕萍,巩建荣,吕凤英,从公社卫生院专门回来的孟凡芸,吕萍的弟弟吕凤伟,四队的李向富。还有几十名林新成曾经教过的高初中毕业生。林新成就按稿件上写的那样给他们作了解释。尽管仍有疑问,老师既然这样说了,那就听老师的吧。

林志强的事迹,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

第四天,上午九多点钟的时候,三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干部,来到杏林岗大队部。坐在大队部边吸烟边看报纸的李朝阳,认识那个中等身材,皮肤稍微黑黑的人,他是公社的团委书记王卫星,他爹是靠造反起家的县革委会副主任王解放。王卫星也只是二十六七岁的样子,假如是农民在生产队劳动,风刮日头晒的,肯定黑的象非州人,他原是县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文化革命中参加了二七造反派,还当上了县联委中负责学生工作的一个小头头。“大局已定,二七必胜"以后,联委中的主要学生头头何卫青当上了县团委书记,何卫青的几个贴身兄弟,有几个任了县团委中的其他职,有几个任了公社的团委书记,王卫星就是其中一个。

李朝阳看是公社团委书记领着两个人来了,慌忙站了起来,还沒有等他开口,王卫星先说话了:“李支书,这两位是县团委的领导,今天来你们大队,是想和你们大队的团支部书记林志强同志座谈一下玉米高产实验田的事。"然后又指着李朝阳对两位县团委的人说:“这位就是报导中讲到的对林志强大力支持的杏林岗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李朝阳同志。"

李朝阳滿脸带笑的伸出双手和县团委的两个人握手,嘴里连声说道:“欢迎欢迎,热烈的欢迎。"

握手之后,李朝阳从东间又搬到明间三把椅子,请领导落坐。大家坐定,王卫星指着一个皮肤较白,比王卫星高半头的年轻人说:“这位是县团委的副书记杨继彪同志(因林彪被定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继彪,能继上吗?)"

又指着另一位比王卫星也高,皮肤标准的黄种人说:“这位是县团委宣传科的黄文化同志。

几个人再一次互相寒喧。

王卫星接着说:“李支书,县团委的两位领导,四点多就出了县城,不辞劳苦,骑着自行车,经过近五个小时的时间,跑了近一百华里,来到公社,又从公社来到咱们大队,是受县团委书记何卫青同志的委托,来与你们大队的团支书林志强同志,座谈他搞玉米高产实验田的事。县广播站广播了以后,何书记非常重视,认为这是我们共青团的光荣和骄傲,林志强同志是我们全县共青团员学习的好榜样。李支书,你看是你先向两位领导介绍一下情况呀,还是把志强同志叫过来共同座谈呀?"

李朝阳心想,自己毕竟对实验田的从始至未的情况了解甚少,就笑着说:“志强是搞实验田的建议者和领导者,还是让他来了一块儿座谈吧。"

县团委的杨副书记说:“我们也是这个意思。"

李朝阳从椅子上站起来说:“那我找人叫去。"

李朝阳走出大队部,向龙王庙后边的青年活动室走去。

青年活动室,是在学校后边一排房的西头,本是三年级的教室。这几年,文革中积压下来的五六年级学生先后毕业,学制又缩短为五年,再加上二年级也改成了一班,学校就剩了六班学生,学校的教室就闲了两所。七一建党节以后,江水花串通林志强,然后两人又串通许红兵,向李朝阳要求,以共青团,妇联和民兵营的名誉共同办一个青年活动室,李朝阳看三个年轻干部同时向他要求这事,便同意了。他们让三年级的学生搬到临学校办公室近的一所闲房里,青年活动室就办在那里。

青年活动室办好以后,大队广播员张俊峰要求把扩音设备也搬到那里,李朝阳考虑着扩音设备安在大队部有时候会影响大队的会议,影响他个人的行动,便同意了张俊峰的要求。

青年活动室是办起来了,但是,在农忙时,并没有青年人来活动,还是几个大队干部加上广播员,在那里下棋打扑克闲聊天。进入了冬天,才有个別年轻的生产队干部到这里玩一会儿。

李朝阳走进活动室,发现今天也沒有几个人,只有副支书革委会主任赵少富、大队妇联主任江水花和广播员张俊峰三个人,赵少富坐在一张桌子旁看报纸,江水花在看张俊峰修理一个小广播。

“今天怎么没有人来玩?"李朝阳翁声翁气的问。

因为李朝阳沒有指名道姓问谁,三个人谁也没有回答他。

李朝阳很觉沒有趣,就直接问张俊峰:“峻峰,今天怎么没有人来玩呀?"

张俊峰家也是他爹在土改时落户在李菜园的外来逃荒户,因是独户一张,也像其他外来户一样,舍命巴结既是老住户又是支书的李朝阳。张俊峰兄弟三个,他是老大,现年二十五岁,小学毕业,革委会成立以后,李朝阳看他人挺老实,就让他当了大队的广播员。也正因为老实,赵少富主持工作那几年也没有换他,李朝阳春上又重新任职后,他当然还是广播员。他听了李朝阳喊着他的名字问他,不得不回答:“李支书,天天来的人都不多。"

李朝阳根本没有去想,青年人为什么不来大队青年活动室活动。大队干部们光怕有能力的青年人压住了他们夺了他们的权,总是压制打击有能力的青年人,青年人看不到与干部接触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见官三分灾,躲还躲不掉,何必自找没趣?所以就很少有青年人来大队的青年活动室了。

“这叫谁去叫呢?"李朝阳自言自语的说了这一句话后又说:“俊峰,你在大广播上喊一下吧,让林志强马上到大队部来一下。"

张俊峰停住修理小广播,抬头看着李朝阳说:“李支书,大广播没法吆喝了,出了点毛病,我正在修理,江主任又拿来她家的小广播让我修理。"

李朝阳说:“那你跑一趟吧,到他家去叫。"

还沒有等张俊峰表态,江水花问:“叫志强有事吗?"

李朝阳说:“公社团委王书记领着县团委的两个领导,来找林志强座谈玉米高产田的事哩。"

江水花想了一下说:“我去喊他吧,你看俊峰正在忙着哩,我又沒有事。"

李朝阳并不知道江水花和林志强有私情。虽然江水花和林志强不断在一起搞个活动,但那是他安排的工作,很多时候他和朱书记也在场,江水花和林志强两个人从来不眉来眼去说笑话,都是很正经,所以他也不往那上想。倒是他,总想瞅机会与江水花那样那样,可江水花总是有意躲避他。这么多天了,也只有一次,那天朱书记回公社了,林志强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来,江水花一人为办板报在大队部准备材料。他逮住了一个机会,又干了一次江水花,江水花虽然没有过多反抗,却仍然是泪如雨下。他还生怕女婿林志强知道了他的丑事,他怎么还会有心思去操江水花与林志强有没有私情?况且,林志强老实的再没有恁老实的了。

今天,李朝阳并没有想着让江水花去叫林志强,毕竟张俊峰是个年轻小伙子。江水花主动要求去,他心里很高兴,就说道:“那好,你去吧,前面大队部门前,有他们骑的自行车,你可以给他们说一下骑一辆,让志强块点过来,越快越好。"

江水花迈腿就往走,李朝阳又说道:“水花,上午別回家了,你在住队干部伙上给来的几个领导做午饭,住队的吴助理又回去几天了。"

江水花没有说中也沒有说不中的走出了活动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平凡人生曲折路(27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qy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