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3日
10:44她发朋友圈:
新浪有个佛学频道,上面有很多法师的文章,随意看看还不错,比我自己看佛经轻松惬意。
虽然佛经也能看懂个大概,但觉得还是太枯燥,实在看不下去了。很没出息,只能吃别人嚼过的东西了[流泪]
12:20他回复:[偷笑]
11:23她发朋友圈: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有坏的念头没关系,为什么?因为你是人啊,只要是人就会有坏念头。所以有坏念头不要紧,就怕你觉悟迟了。
对付杂念和妄想就用冷处理的办法,它起来你不管它,时间一长,它就慢慢消停了。它起来一下,你就打它一下,它就越发来劲了。
信仰的归宿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起心动念当中,能够用智慧力来观照,你才能真正的达到你的目标。
12:19他点赞。
15:07她发朋友圈:
一个虔诚学佛的人,内心世界会处于祥和、平静的状态,这样确实不容易生病。很多时候,因为长期身处浊世,我们的情绪波动会特别激烈,大部分疾病的起因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疯狂的心。每当起心动念之后,紧跟着就是嘴巴和身体的失控,最终受苦的只有自己。
学佛第一重要的,就是看能不能净化自己的心灵,也就是说,能不能将所学的一点一滴都用到自己的身心行为上。
他没有回应。
15:21她发朋友圈:
随缘,是找到最好的土壤,把优良的种子种下去,努力呵护它,给它足够的阳光、肥料和水分。一直到它果实累累时,也许就达到你预想的目标,但也可能开花后,还没来得及结果,突然发生霜冻,把花都冻死了,但你也一样坦然接受。也就是说,把该做的都做好了,享受一路努力的过程,不去强求结果,才叫随缘。
他没有回应。
16:16她发朋友圈:
修行不是以成果来算的,而是以你的心安不安,对生命的质感有没有了解来算。没有任何人来考你的分数,只是自己来欣赏生命的过程而已。世间最简单的事情就是修行。
不要执著概念,不要拿尺度去衡量别人,这样就会找到生活非常美好的一面。
教育就是自己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而已,就是享受生活的当下。所以佛法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的生活。我们觉得很遥远的,实际离我们非常近。如果你把佛放在那里去拜,那佛真的离你很远,你也很难成佛,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成佛,生活已经很忙碌了,为什么要搞一个成佛的事情呢,那样子学佛只是迷信。
他没有回应。
16:55她发朋友圈:
感受这个东西,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招呼过它。比如,感受虽然生起来了,但我们的心只是知道这里不舒服,又马上跑到别处去看别的目标了。这个感受永远没有被照顾过,它就像一个小孩一样,从来没有得到过安全感。因此它就会在我们的大脑记忆里面,留下一个标记。
对于明天的生活我们就会惶恐不安——“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总是内心不安。”这是因为昨天有一个潜在的影响,它还在记忆深处保存着,没有消磁。
这样的人生如果一直累积下去,到最后就像一个房间里面堆满了砖头,没有空间了,生命堆满了种种种种的记忆,脑细胞就报废了,它没有办法恢复弹性,你永远会是紧张的。
心的专注正是通过感受获得了对境,获得了成长,这就是正确的用功。
他没有回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