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曾有无数英雄豪杰在自己的国家惨败后因自身的优秀而被敌国看重,留在了别国,每日只能在内心充满对自国的思念,或许,他们走这一步险棋,是为了在等一个时机,然后绝处逢生,重回国土。
屈原,一个生在春秋七雄争霸时期的清高诗人,他满怀抱负,意气风发,一心只为楚王。在秦朝国相张仪向他抛来橄榄枝时,他毅然拒绝,哪怕可以借此了解到秦国具体的情报,他也不乐意。或许,在他的骨子里,有一种骄傲,一种只属于他自己,别人永远也学不到的骄傲,哪怕只做淤泥中的一点白,哪怕在这乱世中惟有他是清醒的,舍生取义,也变得如此轻描淡写。
如果......如果......他不是生在楚国而是秦国,那么,他的一腔热血会不会依旧被浇灭呢?那么,像郑袖、子兰这样的人还会不会出现呢?或许,秦王很惜才,很重用他,从此,他就过上了达官显贵的日子了,但是,他的才气,他的独特人格魅力终究还是会因此而泯然众人。这样,就不会有所谓的《离骚》,也不会有让世人为之动容的清高孤傲的屈原了。
哪怕他被郑袖这样的愚妇所左右命运,他仍就一心为国,誓死效忠于楚怀王。在楚怀王临走去秦国时,抛弃了自己的自尊,只为拦下自己的王不去奔赴必死的宴会,可惜他还是失败了,被流放到了湘江一带。
最后,哪怕是看破世间万物的渔父也没点醒一心想为国家效力的屈原。
屈原毅然投入江河之中,独留一身的清高和孤傲。我想,只有“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样的语句才最适合他吧!
滔滔江河中,藏着的是谁人的叹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