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
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一章:大道至简,道即无用,有之为利,无之为

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一章:大道至简,道即无用,有之为利,无之为

作者: 王明鹏 | 来源:发表于2023-06-04 08:13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十一章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章说的是有用和无用关系,其实也是意识和存在关系,心理和行为关系,当下和长远关系。

这章大概意思是:车轮由30根辐条构成,正是辐条之间空隙,能当车轮使用。用水和土做出器皿,因为器皿是空的,才可以盛东西。封闭空间开出门窗,因为中间是空的,才可以居住。由此可见,有形的东西能使用有价值,因为其中无用的方面起了作用。

还是辩证法,还是悖论,还是矛盾,还是阴阳,还是示弱,还是看似无用的心理决定着有用的物体。

老子列举的三个例子,车轮,器皿,房子,都是物体围成的空间构成使用价值,物体本身只是载体。用现在大楼举例更加直观,大楼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但是我们只在乎房子空间,而不会关心建筑材料。

联系到个人实际,这个有用和无用更加有意思。

很多个人兴趣爱好,比如工作之余读书、爬山、园艺、音乐、涂鸦等等,既不如娱乐获得即时满足快乐,也不能如炒股投资获得长久收益,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是无用的东西,当下没有太大价值和意义,到底值不值得。

还有,工作之初持有什么态度?有人希望快速赚大钱,不愿意吃苦学东西,有人反之主动吃苦耐劳,不怕付出多学东西。

一个故事说,新员工被老板指使做各种杂活,包括定外卖,一气之下辞职走人,认为自己是来学技术的不是干杂活的。这个事情如何应对,要看员工个人真实能力,如果能力强大,这个环境必须早些止损,如果能力普通,这个环境还可以学到技能,那就坚持,毕竟目的是学习技能,坚持才有机会。

古代那些哲学家思想家,基本都是无所事事的家伙,不用发愁生活生计,才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学问,看似无用,却利在千秋。其实,每个时代都是如此,无论贫富与能力,能够活的有滋有味有价值,就很好。

现在有句时髦话语,“学习永远在路上”,这个身体力行就不虚,比如专注于某个感兴趣事情1万小时,看似无用,日积月累,十年磨一剑,最后厚积薄发,会呈现非凡价值。

其实,就是种菜,也不是当下就看似有用的,也有过程持续。

生活中要做的事情,有当下必需的,也有长远有用的,只要觉得有价值有意义,坚持就好,尤其那些当下看似没用的,比如读书学习,最终会成为最有用的,不信走着瞧。

相关文章

  • 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zhì)以为器③,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④...

  • 道德经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一章 道德经 无之为用 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 《道德经》第十一章

    《道德经》第十一章:无之为用 原文: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

  • 《道德经》无为篇第一章(原第十一章)

    第五十五章 有之为利 无之为用 (原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用,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共学《道德经》第11天

    共学《道德经》第11天2022年2月26日 第十一章无之为用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

  • 《道德经》名句【哲理引申】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自《道德经》第11章 无之为用) 【译文】所以,“有”给人带来便利,“无”也可以发挥...

  • 无用之用

    读《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无有入无间”—— 强调无的东西的作用 “无为”,相当一部分讲的是“无之为”——无形,无用...

  • 《道德经》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

  • 《道德经》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

  • 第十一章:无之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一章:大道至简,道即无用,有之为利,无之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ym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