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对节日的记忆,最深刻的是过年, 其次是端午和中秋,然后是清明。
过春节是最开心的,有很多好吃的,有新衣服,有压岁钱,过了一年又长了一岁,更有对来年满满的期待。小年二十三前后,是期末考试出成绩的时候,带一张奖状回家过年,是给父母最好的新年礼物了。家里厅堂的的墙壁上贴了半墙的奖状呢,家里来了客人就对孩子一顿猛夸,想来父母的心里应该和我一样,都是美滋滋的。
端午正赶上农忙,端午当天,家里顾不上包粽子,一早煮了大蒜和鸡蛋,熏了艾叶,再给我们几个小的在耳朵上抹了雄黄酒,手腕上戴五彩丝线和脖子里香囊都是提前备好的。粽子都是买现成的来吃的,糯米蘸白糖,就这么简单,但很是香甜。比现在的蛋黄粽,肉粽都,水晶豆沙蜜枣粽都好吃。
中秋节的月饼,大家当时都爱五仁的,包括我。虽然现在我也觉得五仁月饼不好吃。小时候过节是真的赏月,听着大人们给讲嫦娥玉兔的故事,盯着大大圆圆的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我是真正见过满天星斗的,见过璀璨的星光,见过银色月华笼罩村庄,屋顶和院子里都像是镀了一层银。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没有心情,也没有环境去看那样的星空了。
清明节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村里的邻居们。如果谁家里那年有新丧,就会煮了一大桶饺子,拎着去拜祭。回来的时候就沿途分给路上的小孩子们吃。那时不懂事,只是对这个路边飞着几片纸钱,大人在给一群小孩子分饺子吃的情景,印象太深刻了。
还有一个忘记名字的节日。这个节日只有在村里的时候才过,是在春天。那天母亲在地上画两个圈,一个里面放几粒麦子,另一个里面放几粒黄豆绿豆玉米粒,都拿了瓦片盖着,免得被鸡啄去了。母亲说,来年就会粮满仓。现在想来,应该是在祭天地,祈丰收。可见仪式感又多重要。
成年后, 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夏有空调冬有暖,一些与农业相关的传统仪式或节日,也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光棍节,女神节。放眼望去,全是和消费相关的。浮躁的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