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德胡赛尼作为一位美籍阿富汗裔作家,《追风筝的人》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在911事件发生后。作者目睹了阿富汗处于尴尬的地位,所以他决定用文字为读者展示真实的阿富汗,除了枪林弹雨、残忍的杀掠,还有人性的善良、无悔的救赎。但作者笔下的阿富汗并没有被美化,一直存在的民族矛盾冲突并没有被避开不谈。小说的一开始对阿富汗的种族冲突就做了介绍。阿富汗的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优劣之分。普什图族被认为是阿富汗的正统,而哈桑、阿里等人为代表的哈扎拉族人,生来就是低贱的奴仆。在阿米尔决定牺牲哈桑时,民族矛盾被激化到最大。而后主人公阿米尔决定踏上救赎之路,又为读者展现了跨越种族阶层、解决民族矛盾的可能性。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经历和作者的人生经历高度重合,如哈桑在阿米尔一年后出生,胡赛尼也有有弟弟;阿米尔和父亲一起移民美国,胡赛尼的父亲在战乱时向美国申请政治庇护全家移民;阿米尔经历了塔利班的入侵,胡赛尼目睹苏联入侵阿富汗……所以阿米尔的成长经历正是胡赛尼的成长经历,作者在塑造人物的同时联系了自身经历。小说中的意象结合了阿富汗的文化背景,比如羔羊是是他们祭典的动物。这部小说带着时代的烙印,让读者贴近那个遥远却格外亲切的阿富汗,使他们能够对这部小说产生强烈共鸣。
《追风筝的人》心理描写的意象对文章结构的作用
《追风筝的人》作为卡勒德·胡赛尼的著名长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少爷阿米尔的角度,围绕风筝讲述了他与玩伴仆人哈桑跨越数十年的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阿米尔作为主角,书里有大段他细腻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可以说是打开人物内心的一扇窗,让作者充分地描写此情此景下人物的所思所想,让读者代入人物感同身受。在《追风筝的人》里,主人公的心理描写里蕴含了很多意象,这些意象就像是一条条线索串联起了整部小说。通过解析这些意象,读者可以进一步地了解意象所指的涵义,并且对文章结构的掌握更加清晰明了。
一部分心理描写的意象以相同的意义贯穿整部小说,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紧密明确,突出强调中心思想。“羔羊”这个意象由始至终都代表了被牺牲的一方。“羔羊”作为阿富汗传统的食物出现在阿富汗人们的饭桌上,也出现在他们的祭坛上。人们宰杀羔羊献给神,或为赎罪,或为祈求。书里有一段描写,当阿米尔看到即将被宰杀的羔羊的眼睛,他想象它知道“那迫在眉睫的厄运,是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这里其实是一个为后文做的铺垫,阿米尔想象哈桑是他为了赢回爸爸“必须宰杀的羔羊”。哈桑也正如阿米尔期望的那样,温顺地接受了突如其来的屠刀。“我瞥见他的脸庞,那逆来顺受的神情。之前我也见过这种神色,这种羔羊的神色。”(第七章)在阿米尔的心理描写里,哈桑的形象与羔羊重叠了,预示着哈桑被牺牲的悲惨命运,也揭示了哈桑在阿米尔心中的地位从来都是可以被牺牲的。多年后阿米尔又看到了“一双任人宰杀的羔羊的眼睛”(第二十二章),而这双眼睛是属于索拉博的。“羔羊”这个意象有时间上的串联,前后呼应连接了哈桑和他的儿子索拉博两代人同样无奈且悲惨的命运。每次“羔羊”这个意象出现,就会有情节上的激烈冲突,这个意象重复地出现强调了种族矛盾的主题。同时,“羔羊”的深层含义也表示阿富汗人民,在塔利班的清除异己的暴政下,他们成了被宰杀的羔羊。
“雪花”这个意象在阿米尔的心理描写中反复出现,在1975年后的那个冬天后,“雪”的意象就成了阿米尔的噩梦。在他躲在墙角偷看时,他感觉自己“在白雪皑皑中跋涉”、“雪花抹去我刚踩下的脚印。(第七章)”这个意象每次出现都是为了表达了阿米尔内心的激烈情感和内心的挣扎,雪花的意象代表了迷茫痛苦艰难看不到出路。如此一来每次读到“雪花”时,读者就自然而然地联系到阿米尔的痛苦与愧疚。当“雪花”的意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时,痛苦愧疚的情感不断堆积,最终爆发,引导着小说的情节走向高潮——拉辛汗的一通电话使内心痛苦不安的阿米尔返回阿富汗完成救赎。所以作者描写“雪花”的意象其实就是为了突出赎罪的主题。一语双关,在茫茫大雪中迷失方向也喻示阿富汗人民看不到出路。
当意象前后意义不同时,意象意义的改变能让读者体会随着时间变化人物的改变,通过对比突出主题。小说的开头就引出了贯穿全文的意象——风筝。阿米尔和哈桑从小一起长大,他们一起放风筝的日子是阿米尔快乐的回忆,风筝代表了阿米尔和哈桑喝着同样奶水长大的情谊。但同时小阿米尔固执地认为,风筝是“打开爸爸心门的钥匙(第七章)”,他认为只要他赢得了风筝比赛他就可以变成那个被爸爸引以为傲的儿子,赎自己出生导致妈妈离世的罪。
于是,当他面临哈桑和蓝风筝的选择时,他选择了风筝。之后阿米尔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忍受内心的煎熬。风筝这个意象在阿米尔陷害哈桑后,有了另一重含义——内疚与后悔。最后,当阿米尔为索拉博去追风筝的时候,阿米尔终于完成了他的救赎之路。“追风筝的人”变了,先是哈桑为了对阿米尔的忠诚去追风筝,然后是阿米尔为了赎罪为索拉博去追风筝。“风筝”代表赎罪的前后的意义也不一样了,这种不同体现的是主角的成长,阿米尔先是通过牺牲别人去赎罪,然后是通过牺牲自己去赎罪。这种变化跨越了一道鸿沟,跨越了阿米尔自身自私怯懦的弱点,也跨越了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再深一层来解读,追风筝的人其实不仅仅是哈桑和阿米尔,千千万万的阿富汗人民也在追风筝,追风筝代表了阿富汗民族对自由平等的渴望。而为了这种自由平等,那句经典的台词才显得格外珍重“为你,千千万万遍!”
“石榴树和病玉米墙”是另一个意义改变的意象。从前的阿米尔和哈桑总是在院子里玩耍,石榴树和病玉米墙是他们美好童年的象征。但当阿米尔再一次返回满目疮痍的阿富汗时,石榴树早已枯萎凋零,病玉米之墙上也不再有玉米了。一前一后意象意义的对比,产生了一种“人是物非”的悲凉,表现出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情谊从深厚到不复存在,也写出了战争给阿富汗带来的创伤。
通过分析阿米尔心里描写中的意象,意象在《追风筝的人》里前后承载的意义相同时全文结构形成首尾呼应,有了时间上的串联,使结构更加紧密。当意象前后意义不同时,读者能够通过对比感受变化,从而进一步了解作者意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