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表弟跟我聊天(吐槽),我们聊了1小时27分,从我家到他家、从在校学习到踏入职场、从说别人是怨妇心理(好奇怪啊,有怨妇心理,怎么没有怨男心理,谁发明的?)到发现自己可能也有这种倾向。
总之,就是戾气有点重,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不过感谢表弟,信任,愿意和我谈。让我突然对如何预防“怨妇心理”有了一些小小的看法和建议。
聊天归聊天,说完不能就此没了下文,聊天后的下一步行动更重要。我不知道在百度里的怨妇心理是怎么定义,暂且我就不去查了,我的理解就是不分场合的抱怨,而且仅仅是抱怨,对方不是来找你解决问题,只是把你当情绪的垃圾桶,吐完就走人,不想从你那拿点什么回去治病。
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首先,请自查,你抱怨是对自己不满还是对别人不满。
对自己不满?具体哪个点不满?
想象一下自己做到什么样子最让自己舒服和自在,或者有成就感,然后你按照这个标准去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为期7天,或者更久,看你自己),如果你还是不清楚,看看你最佩服的人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你去接近她,了解她,学她就是了。
对对方不满,你抱着真诚的态度和对方沟通,说出你的需求和对对方的期待,比起和其他人抱怨,不如和当事人沟通,没有什么比本色示人,真诚待人更重要的了(说实在的,一般来说,我所看到的怨妇心理大多是只看到别人的过错,没有看到自己的不堪,就是很容易苛责别人,却无限制宽容自己,但不却不爱自己)。
从源头上预防怨妇心理的方法是做对的事,跟对的人。(什么是对的事呢,就是让你觉得有爱,有成就感的事,能改变自己和影响他人的事,跟对人呢,就是找到榜样,像别人学习,并早点觉察到自己的使命所在)。
说到这里,想起了我的研究生导师。印象深刻的一次:去年3月的一天,也是刚开学,老师把我叫去他办公室,问我文章看得怎么样,我支支吾吾,说一个东西说不清,导师也很不开心地说:你在来之前,你要带着问题来,你没有问题,怎么和我谈?你来,总要带走点什么。回顾三年来,我发现,认真做事,学到东西这件事很重要,比面子这事重要百倍了,当你的重点落在自己是否在认真做事,是否学到东西这个点上,你就跨越了自卑这个坎,你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的事实,并且在想尽办法赶上。
反省自己,你所处的环境,工作,人际关系都是你自己选的(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最后你都是默认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我复述一下,积极主动就是采取主动,为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和价值观,而非情绪或者外在的环境来下决定。那些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它们摈弃了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天尤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天赋 -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识,同时以由内向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
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或多或少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应该承担责任,并且积极寻求补救和预防的措施,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会好多,你更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总结一下,预防怨妇心理的方法是:
1、反省自己。
2、本色示人,真诚待人。
3、做对事,跟对人。
4、还是反省自己(我最近有做过让自己自豪的事情吗?我认识我自己吗?我为我的小念头和大理想做过哪些改变?我为别人做过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