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72828/5c23c216bd6d185d.jpg)
前几天,一则“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的新闻朋友圈和网上传播,消息一出便迅速占据了各大网站的头条。
老实说,一开始我只是一眼带过,并没有在意和过多的停留,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偶然,不能预知也无法避免。
可当我看到坠江原因视频公布之后,心中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这明明是一场可以避免的“人祸”,可由于其中多方面的原因和责任,十五条生命戛然而止。
他们并没有到站,只是伴随着一辆没有终点的公交车渐行渐远,再没回来。
他们中有要过江去给儿媳过生日的82岁的婆婆,有现场救援人员的父亲,有带着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
他们中有些人还没尝够这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为人父母的喜悦,没来得及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就随着沉重的铁皮一起坠入冰冷的江水中。
他们的家人更不会想到:一次开开心心的出门,换来的却是满目疮痍的事故现场和几个家庭的支离破碎。
生命无常,既然悲剧已经发生了,真相也大白于天下了,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思考与反省:是什么造成了事故的发生?今后怎样做才能避免?
在我看来,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原因有四点:
1.女乘客的无礼纠缠
因为没注意听司机的提醒而错过车站本来是一点小事,可女乘客刘某偏偏不这么认为,感觉是自己吃了亏,便上前与司机理论。
司机明确解释因道路维修改道,行驶路线不再经过该站。可面对司机有理有据的解释,女乘客非但没有接受,反而要求司机停车。
我们应该知道公交车行驶是有规定的,没到站是不可以停车的,见司机没有照做,刘某心中怒气被点燃了,于是拿起手机开始殴打司机。
无视秩序与规则,干扰司机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公共场合对司机进行殴打这属于违法行为,而刘某已经构成了犯罪。
可她脑子里只有:“司机没有提醒我,我坐过站了还要走路回去,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就没把这一车人的安危和丝毫的公德心与法律意识放在心上。
公交车之所以会发生坠江这样如此严重的事故刘某首当其冲,责任重大。
从她殴打司机这一行为可以看出她压根儿就没认为自己有错,甚至还有些理直气壮;因一件小事起纠纷,就可以无视社会秩序与交通规则;遇事不思己过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施加于人,这样的人真的很可怕。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2828/bf6b3609f32a7d9d.jpg)
他们就像是潜伏在人群中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免不了伤及他人。可以说事故中失控的是车辆,崩坏的是道德,失色的是文明,混乱的是秩序。
他们脑子里只有自己是对的,跟他争辩,即便你再正确,再占理,也是错的,因为跟没素质的人,你是没有办法去讲道理的
如何对待这种人,参照《欢乐颂》里的一句话:“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所以,如果你周围也有这种油盐不进,蛮横无礼,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人,对待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离他们远点。
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能不与之纠缠就不纠缠,纠缠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不清楚。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2828/67a5fa83aba19abe.png)
有人说:“刘某自己只是坐过了一段路,却让14个人错过了下半生。”
但人生很无奈,只能说遇上这样的人是22路公交车上所有人的不幸。
2.司机的失职
这里会有人为司机鸣不平了:“明明是女乘客无理取闹,不分黑白的纠缠,司机也只是被动格挡,这属于正当防卫。”
可这次跟当初的“反杀案”性质完全不同,正当防卫也救不了他。
本次事件刘某当然该负主要责任,但要说司机冉师傅没有责任,也不太现实,因为导致车辆坠江的直接原因——正是司机面对紧急情况的操作不当。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2828/13f569bbcfb550d9.gif)
作为一个接受过司乘培训的专业人员,在遇到有乘客干扰正常行车的特殊情况时,正确的做法是一手脱离方向盘去格挡回击,只用一手把方向吗?
显然不是,他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方式,让13名乘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无论他在家中是谁的儿子,谁的父亲,但在那一时刻,在公交车上,他就是司机,他的职业肩负着一车人的生命安危,谁都可以跟刘某争吵,唯独他不行。
他是死者,的确理应得到一些同情,但他的失责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事故发生后,很多明星也是纷纷发声,其中蒋欣发博建议为司机安装防护罩或是隔离栏,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乘客与司机发生肢体接触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行车安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2828/817e381febcfeb98.png)
可是安装防护网隔离得了人们的身体,却隔不住人心,所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才是根源所在,势在必行。
正如《人民日报》提出的:“我们的社会也需要一场文明革命。”
但公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素质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3.桥护栏的问题
事到如今,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刘某和冉某都已不在人世,可由于事故发生的原因中“人为”占很大比重,所以有关桥护栏的问题也很就成为了事故中很容易就被人们忽略的一点。
为什么桥的护栏没有拦住公交车坠江?
大桥护栏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缺陷?有关鉴定机构还在调查中,不过对于城市路,桥,隧道等设施,交通部门是不是应当定期组织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维护修缮,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由于本次事件影响很大,所以我觉得最近这段时间有关桥梁护栏的检查可能会严格很多。
但以后呢?
安全问题上我们不能总是三分钟热度,事故发生了严格一段时间,之后该放水还是放水。安全无小事,我们心中要常存忧患意识,要警钟长鸣。
4.人们的冷漠和袖手旁观
“动手的人和袖手旁观的人比较,袖手旁观的人更坏些”——(法国)雨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2828/e0c33576a1ae4f6d.jpg)
表面上看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责任在刘某,而乘客们作为受害者,不该被牵连。
可仔细想想,他们真有那么无辜吗?如果当时有一个人面对车上的争执能有所行动而不是袖手旁观和无作为,结果都可能不同。
悲剧的发生揭开了这个社会一个一直以来隐隐作痛的伤疤——冷漠。
不知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变得不再愿意彼此相信,这个社会开始变得越来越冷漠。也许是“小悦悦事件”让人们不再相信人性,也许是“扶不扶”事件寒了无数的乐于助人者的心,也许吧。
可十多年了,时过境迁,问题依然存在,冷漠如此的根深蒂固,就好像它在这个社会,在现代人之间扎根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人们的冷漠,究其本质是心理学上的“责任分散效应”。
据百度百科解释:
“责任分散效应”亦称“旁观者冷漠”,指的是在群体或社会中,由于责任分散,每个人都觉得此事他人会去做,结果变成人人都该做的事,最终反而没人管的现象。
同时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程度的事件,人们的援助行为也确实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也不能仅仅以结果论说是众人的冷漠无情或是道德沦丧造成的,毕竟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实话实说,假如当时我在那辆坠江的公交车上,也很难选择去发声。
一是因为自己是个内向腼腆的人,总有一种:“即使我不去说话,也会有人别人站出来”的想法。正是由于每个人都这样,想着靠别人去发声,结果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勇敢跟性格关系不大,说出口与沉默有时可能只是一念之差,欠缺了那么点儿勇气。
第二个就是事情其实是由一个很小的开端迅速演变成为剧烈冲突的,世事难料,谁能想到竟能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一时的犹豫和措手不及,就可能是一生的悔恨和遗憾。
因为在场的人多了,求助者的责任就有大家来分担,这就造成每个人的责任都很小,小到可能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小到可以冷眼相看,袖手旁观,从而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这真的很遗憾和可惜。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2828/7539d669f902c8e3.gif)
而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公交车上的不文明现象也的确有所改观,面对纠缠不清的乘客与司机,终于有人愿意站出来说话了。
这是血和泪的教训,但事件热度过后呢?这次又能坚持多久呢?是不是又会被人们遗忘也不得而知。
人们是真觉醒,真有奉献精神,真正我为人人了吗?
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我承认有一部分人经历了这个事之后心中的想法的确发生了改变,但大多数人都只是看清了要为自己的安危着想,仅此而已。
这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家长教育我们的方式都是:你小子在外面安安分分的千万别给我惹事,出事了跟你没关系就赶紧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能不沾边就不沾边,省的惹麻烦。
梁山好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崇尚热心肠和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2828/c20680e4e0076ff0.jpg)
当今社会每个人的身上都多了点小心翼翼,自顾不暇和互相提防,我们怕麻烦,怕惹事,所以都宁愿做个沉默的大多数也不愿去当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头鸟”。
但我还是想要引用作家江意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你是一名旁观者,请你牢记:我们应该永远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时一样行动。”
因为这世界需要有个‘他’能够站出来,这个‘他’既是是你我的‘他’,也是勇敢发声的我们每一个人。
再回首
犹记得新闻中提到,司机冉师傅出门前心情很好的唱了一首《再回首》。
如果再回首,也许刘某不会因自己的一点小事而选择与司机起争执,因为她心中的道德标尺约束她在公共场合要讲文明守秩序;
如果再回首,也许司机冉师傅不会再理睬乘客的纠缠,而是专心开好自己的车,因为他知道自己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方向盘,更是保障全车乘客生命安全的最后一条防线;
如果再回首,也许车上那三十多位乘客不会再选择冷漠和袖手旁观,而是及时的劝阻和制止,将矛盾化解,让秩序井然。
再回首,恍然如梦
再回首,我心依旧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太晚了,可惜没如果。
恍然间,我想起了电影《大话西游》中的一段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但生命不是爱情,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台词缺失的那一句到了这里又是另外一种凄凉:别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2828/2a3184069efef2d5.png)
所以关键时刻别再犹豫,勇敢一点,多说一句,哪怕是一句缓和气氛、无足轻重的话或是一个对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鄙视的眼神。
你的一次动作,一个声音可能不仅仅是你自己,它点燃的是全车人的正义和愤怒,保护的是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就像中国长安网说的:“在社会这辆大公交上,没有人能置身车外。”
希望我们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数,不再犹豫,不再待在原地袖手旁观无作为,行动起来,别让一次的冷漠成为一生的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