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增强归属感和联系感的策略
关于增强学生联系感的策略:
1.帮助学生学会移情性倾听技能。
2.帮助学生学会以不攻击或伤害他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3.花时间系统地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对于他人的接纳和支持。
4.帮助学生学习和练习解决冲突的技能。
5.尝试在课堂上发展小组目标和相互依赖。
6.培养要为实现班级和小组目标做出贡献的个人责任感。
7.避免学生因他人的行为而受到处罚。
8.避免强迫学生为有限的奖赏竞争。
9.肯定课堂上情感目标的重要性。
10.运用反馈程序评价和讨论班级的人际氛围和班级个性。
策略1.合作的两难问题
2.测量动机氛围
教师向全班说明,填写调查表的目的是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自己是如何看待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以及为了增强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做些改变或改进。
3.感谢网
4.头脑风暴
感悟:
我最喜欢“测量动机氛围”和“头脑风暴”这两个策略。给学生出一份老师设计的动机氛围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划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填写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
5.螺母和螺栓
6.随机分组
7.破冰行动:押韵名字、一分钟独白、珍贵物品、生日圈
8.大小伙伴
9.热带雨林论坛
本策略通过创办一份班级报纸建立起强烈的小组联系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教师将会发现,创办一份班级报纸对于几乎任何学习单元来说都是一项丰产的项目。
在文章都写完之后,学生编辑在教师的帮助下决定采用哪些文章。他们也退回文章以便修改完善。编辑负责资金、编排版面和其他细致的工作。有争议的标题和标志设计等由全班表决决定。
该单元学习结束时,复印和发行最终产品。
下半年,他们创办了第二次报纸,以便更多的学生可以发表作品。现在,每年都由新的六年级学生重新创编两期报纸。
10.五个正方形
感悟:
这几个活动应用最多的还是“破冰行动”,很多老师和教练都喜欢在大家活动前开始破冰行动,让彼此之间拉近距离,不太陌生。
我一直设想着开学后也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设计属于自己的报纸,然后编辑、排版、设计等,最后发行出来。我相信同学们看到自己设计的报纸一定很激动,因为这是他们的原创作品。
11.自信的、侵犯的或者被动的反应?
侵犯的方式交流的人:清楚地表达感受,但为了要尽力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常常压制他人或者引出一种防御的或反对的反应。
被动的方式交流的人:屈服以避免冲突,并且经常表达自己不情愿的真实感受。
自信的交流:真诚而直接但不伤害他人的。
12.橡皮糖塔
13.小组的幻灯片
讨论故事构思时,要求他们决定故事题目、背景、人物的数量、情节和事件顺序。一旦各组就故事大纲达成一致,鼓励他们分配下列工作任务:摄影师、讲解员、美工、字幕制作员、角色。
14.风车
15.信息大师
16.多元文化节活动
17.你能登顶吗?
女生可以选择记住台词还是采用提词卡。一旦着手排练,学生可以轮流坐在导演位置上提出建议,如“我听不见,请大声一点。”或者“你说得太快,请慢一点。”
要让学生知道,出错并不重要,目的只是一起娱乐,这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喜爱这样的演出,随着学生扫起最后一点甜点碎屑,他们可能会显得精疲力尽,但又沉浸在难以估量的自豪之中。
18.陷入困境
19.班级照相薄
20.超级方块
感悟: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1这个策略,让我理解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哪种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侵犯的、自信的、被动的三种。我们可以检测一下自己日常交流方式到底属于哪种类型,更好地让自己交流方式更成熟美好,逐渐向“自信的交流”靠近。
“小组幻灯片”也很有意思,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形式很特别,分工明确具体,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优势,最后制作成他们自己创作的幻灯故事。
“陷入困境”让我了解了在野外遇到困境怎样选择有用的、最有价值的必需品,以及他们的先后顺序。
“班级照相薄”给我了一点灵感,我们平时在班级、学校搞活动总是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拍照,其实我们可以委托给学生,召集志愿者组成班级摄影队,发挥他们的拍摄才能,学生有可能将来成为出色的摄影师。对我们教师来说,还多了几个拍摄小助手,给我们减轻工作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章:增强学生自尊的策略
1.对所有学生给予高期待,并帮助他们实现。当教师相信学生时,学生就会相信自己。
2.向所有学生提供充分的、积极的反馈信息。
3.对于规章、作业和学习活动的缘由或者目的,都要尽可能作出说明。
4.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并间或向他们提及。
5.重视学生的努力及其所完成的工作。
6.教师通过偶尔示范分析自己的错误和成功,帮助学生学会接受自己的错误和成功。
7.接受学生是有价值的个体,尽管你可能不得不抵制他们的某些行为。
8.向每个完成任务和取得成绩的学生表示祝贺。
9.鼓励学生参照他们的目标和先前的成绩水平评价自己的行为。
10.营造一种鼓励学生表达观点、愿意冒险、与众不同的心理安全的氛围。
策略1.三维自画像盒
2.丑小鸭
教师可以阅读下列传记简述,让学生猜测所描述的人物,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比如丘吉尔、爱迪生、爱因斯坦的故事。
尽管这些人在学校或者与他人相处时存在问题,但是成年后都取得了成功。接下来,教师问学生是否知道或者听说其他类似经历的人。
3.赞美之词
“赞美之词”指学生观察到某位同学的积极行为或者助人行为后给予的积极陈述或评议。
4.名字虫
5.生活经历线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关注有关运动、数学、阅读、艺术、音乐、干家务、夏天经历、帮父母回邻居做事、照顾小孩,或者家庭旅行和度假等方面的积极经历,向学生提供帮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那些曾让他们大笑、感到骄傲、取得成功或者做出重要决定的事情。在学生完成之后,让他们核查他们的列表,从中选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八件事。
6.相似轮
7.我的“自述书”
鼓励每个学生制作一本“自述书”,可以说明每个儿童特性的重要事例的故事、图片和说明组成。可以用“我的自述书”作为书名,并将学生的照片放到封面上。书中每一页都要求学生思考并写出自己的某一特征或者某一方面。
写好的书页由教师保存或者放到文件夹中,以便他们在活动结束时可以编辑成书的形式。
教师可以将这一项目延长至一周或两周,或者可以全年持续进行。最终作品可以全班分享,然后由学生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8.即可贴鼓励语
9.诞生之日
10.性别透视
感悟:
“丑小鸭”这个策略很不错,可以鼓励学生克服自己的弱点,增强自己的实力,建立自尊和胜任感。老师可以使用这些出名的人物传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生活经历线”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尊。“我的自述书”也是让学生自己编辑故事,然后自己出书。这个我一定要试试,准备给我家大宝出一本幼儿园的书籍,等到她上了小学可以自己出书。
11.随机行善
12.性别之旅
13.静默交流解决方案
在整个解决方案演示过程中,禁止讲话很重要。应该给所有学生机会进行非言语演示解决方案。
14.关心卡
15.常驻专家
16.名字和身体藏头诗
17.谁与我相像?
18.通缉海报
19.家庭档案
20.成就和目标单
第六章: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享受学习的策略
建议:1.寻找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方法。
2.将学习目标与学习的经验相联系。
3.评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外的活动。
4.间或呈现信息,站在与学生的假设相对立的立场进行辩论。
5.用幽默、个人经验、相关信息和课文中反映人类特性的轶事支持教学。
6.运用发散问题和头脑风暴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7.在保持课程核心内容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变化教学活动。
8.当自发行为强化学生的学业兴趣时给予支持。
9.通过尽量控制声音、姿势、身体动作、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教师可以评估自己在教学中所传递热情的程度。
10.应该回顾和修订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师认识到它们的价值并保证所有学生都达成目标。
策略1.角色转换日
教师编制一张教师志愿者表,然后与学生讨论从事每一角色所必须的各种技能。在讨论好所要求的技能后,教师问学生是否愿意接任其中的一个角色一天,并简要说明他们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选择。
2.函数计算器
3.节奏披萨
4.动物的事实或者虚构
5.定向越野赛跑
6.引导预期
7.了解作者
为班级选择一本新书,尽可能多地寻找有关作者的信息。第一种方法,如果你与你的班级有着良好的关系,并且你愿意冒不适合扮演的风险,扮作作者向全班介绍自己。谈论你的背景,分享你在研究作者时所发现的有趣信息。描述你所写过的、作为当前作品的前导的其他故事。
第二种方法是描述作者及其背景。你可以从作者的观点,但不用第一人称介绍该书。
8.好奇问题
9.如何计分
10.放大模型
可以由志愿者扮演小燃油滴,当他们沿油路移动时,可以演示或解释在燃烧的各个阶段所发生的事情。其他人可以扮演活塞或者阀门,演示在燃烧期间或者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如果教室足够大,可以将海报放到墙上,并在整个单元的教学期间用于辅助教学。
11.农夫的难题
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农夫、农夫的狗、兔子和一袋种子。这些角色可以随机分派。如果分组后剩下一,二或三个学生,让他们与其他组的农夫搭档。
在许多情况下,寻找解决一个复杂问题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奖赏——我们不需要外部激励以控制这个过程。
12.词汇飞溅
13.圆桌说唱
14.“15”
15.笔友野餐会
制定一个每隔三周或四周交换一次信的计划很有用。学生可以就个人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比较,可以交流有关所在学校及其教师的信息。内容还可涉及诗歌、艺术作品和他们所编写的故事。
笔友信件可以由个人邮寄而不是全班一起邮寄,允许学生更频繁地写信。年龄较小的学生可能更加喜欢交换艺术作品而不是写信。教师可以隔一两年采用“大哥哥”和“大姐姐”笔友方法匹配班级。
16.钓鱼
17.人工加法器
18.打完筹码
19.爆米花学
20.地板拼图
感悟:
我一直很喜欢书信交流,总觉得这样很有仪式感,所以对“笔友野餐会”很感兴趣,这个也可以改编一下,教师和学生也可以互相写信成为朋友,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写信,都是可以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促进师生感情、同学之间的友谊,让班级氛围更加融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