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祖父王通是隋代声名显赫的儒者,叔祖王绩是初唐著名的诗人。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无不陶染着诗人的才思,同时也激发了他那经国安邦之志和强烈的功名之心。年十四,被授官朝散郎,为沛王召署府修撰,可谓年少有为。而因“檄英王鸡”事件被高宗逐出。其后遨游蜀地,尽情咏歌以释郁结。此时期,诗人曾补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而祸连其父,同遭贬谪。后来诗人渡海省亲,溺水而亡,可谓天妒英才。
王勃有作品集《王子安集》,代表作为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七言古诗《滕王阁诗》。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解
滕王阁的故址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章江门附近,前临赣江,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修建的,故有“洪府滕王阁”之称。高宗时,洪州官吏阎伯屿于此阁中大宴宾客,时为九月九日。王勃南下省亲,路过此地而莅临其宴,即席而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这篇文章与骆宾王的《讨武氏檄文》被称为中国骈文史上的“双璧”,至今传诵不衰。按其序末所言的“四韵俱成”的“四韵”即指称本诗。
*诗味
滕王高阁独自矗立在滔滔流逝的江水之边,它的气势是何等的雄浑啊!曾经的这里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金銮不住鸣,可谓是歌舞升平,通宵达旦,繁华热闹的景象不胜言语。
而今呢,这儿好像一下子凄清了下来。早上似乎只有那南浦飞来的白云,萦绕在这壮丽的楼阁周围;傍晚呢,只有那西山的风雨与之为伴,那风雨又时时地吹卷着无聊的帘幕。
阁外是悠悠自在的云日,映照在那深蓝色的潭中,似乎能够感觉到自己不变的存在。然而,时间在不停的发生着,一刻也不停息。只有风物的改变,星宿的推移才让我们生发着物是人非的惆怅。
嗨,建阁的帝子现在不知归往何处,经历几度春秋而始终不变的应该惟有那栏杆外面的流水,她记忆着这里曾经所发生的一切。
*诗评
此作品既显王勃的诗才,又见其心志。清人毛先舒《诗辩坻》评价他的七言古风说:“能乐府脱出,故宜华不伤质,自然高浑矣。”即诗人能够驱动凝练而华美的语言来吐露人生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虽露年华易逝的惆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无奈,但仍不失积极进取的热情。诗中使用“临”字旨在突出滕王阁形势的高耸与雄浑,其后诗人由空间转入时间,由往昔转入现实。昨日此地的莺歌燕舞已经消失了踪迹,留下的仅仅是一片冷寂与阑珊。“飞”、“卷”二字使用的特别精妙,将滕王阁的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的融合,难怪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赞叹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亦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衬托了建筑物的瑰伟耸立,无不令人神往。同时,“飞”、“卷”这两个虚字不自觉地带活了整个诗句,使人叹其精工丽美。诗歌的后半部分,转入诗人情致的流露,寄情于景,景中蕴情:风物、星宿都发生了变化,阁中帝子早已逝去,而不变的似乎只有槛外的长江流水。而“槛外长江空自流”尤其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
从诗律的角度来看,王勃的这首诗对唐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王力《诗词格律》评价说:“这首诗平仄合律,粘对基本上合律,简直是两首律绝连在一起,不过其中一首是仄韵绝句罢了。注意:这种仄韵与平韵的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高适、王维等人的七言古风,基本上是依照这个格式的。”
诗风总评
1.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评价四杰:“他们的诗虽也未尽脱六朝藻绘余习,但流丽婉畅之中,有宏放浑厚的气象,显示出唐代诗歌正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他们对于五言律诗格律的建设和七言歌行的提高,也有很大的贡献。”
2.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王、杨、卢、骆四家体,词意婉丽,音节铿锵,然尤沿六朝遗派,苍深浑厚之气,固未有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