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丫儿 来自/海绵实验室(Sponge_Lab)
导读
美国学校停课后,我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现象:
1.年龄大一些的孩子,除了每日固定的网课安排,美国妈妈还会把”自由玩耍“,”家务“,”户外活动(后院,小区走路骑车遛狗等不社交接触的活动),及”家庭游戏时间“ 等也算一门“课”加到孩子的日程安排中。而我很少看到中国的父母会这样安排孩子的一天;
2.各大电商网站上的各种户外游乐类商品卖得非常快,小到一根跳绳,大到后院的滑梯秋千设施都是秒断货。孩子们的每天户外玩耍时间一点也不能少;
3.所有图书馆已经借阅的图书都暂时无限延长了还书日期,鼓励大家在家阅读;
4.对于没有网课的幼儿和低年级学生,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这段时间的”触电“时间也可能大幅度增加。美国很多电子图书资源不是限时打折优惠,而是全部免费,并鼓励大家打印出来给孩子看书。
· 写在前面 ·
别看网络、平板和电脑是美国人发明的,但是整体来说,大部分美国家长还是比较重视控制孩子每天的屏幕时间。就连每次带孩子去看儿医,医院根据当前年龄段给的育儿手册中都会建议家长要严格控制好孩子“触电”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各州的健康卫生部门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每日接触电子产品(包括电脑、电视、手机)的建议时间也不一样。对于18至24个月以下的儿童应该完全避免使用任何电子产品(除非与家人进行视频聊天);2到5岁的学龄前儿童的屏幕使用时间限制为每天不超过一小时;而六岁以上的儿童则需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酌情给予。
过多的屏幕时间会影响孩子的视力,也会影响孩子当天的睡眠,更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我家哥哥上刚preschool的时候,老师给每一位家长发了一些资料,其中关于"玩”对孩子发展和发育有重要意义的观点非常打动我。面对现在资源丰富的免费学习网站和APP,如何玩,如何控制孩子屏幕时间也成为我们要学习的重要的一课。
那么首先,孩子这种生物到底是如何来学习和认知这个世界的?
看书?上课?还是通过电脑和iPad?肯定不是。
1.孩子用他们的全身和五感来认知这个世界
孩子在玩耍的时候,需要用到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感知,大脑需要转动处理信息,信息才能被理解。如果你想要养育一个对周围事物有感知能力的孩子,却把他长时间放在电子屏幕前学习,无疑是减少了他探索周围事物的机会和好奇心。
哥哥两岁多的时候,我就让他在iPad上利用绘画软件画着玩,当时觉得既干净又省心又不浪费绘画材料。但是,当孩子们触摸纸张,用画笔蘸取颜料,或用蜡笔用力涂抹,我明显能感觉到他们更加投入地感受着色彩的真正魅力。
而当孩子很投入地观看电子产品时候,他们的注意力被屏幕吸引,并不会去移动他们的肢体,最多动动手指。
就比如我家两个孩子看电视时,会呈现出“痴呆”的表情:哥哥有时候会张大嘴巴,妹妹会不自觉地吸手指。屏幕像一个无底洞,牢牢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如果这时候我突然把电视关了,他们往往会大发雷霆,哭喊大叫,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简单来说,看电视时,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都是纯粹的被动接受者,很爽,因为大脑不需要活动,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屏幕里所给出的信息。
还有,电子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海量的信息存储,所以孩子们都不需要思考,手指一点就什么都有了。久而久之,他们的大脑会习惯这种被动接收模式。而惯性一旦形成,再想改变过来会非常艰难。那么主动的思考和记忆的能力,甚至阅读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成越来越难得到的奢侈品。
2.孩子是从真实世界里最直接的,第一手的经验 来学习和认知这个世界
哥哥在三岁多的时候,有段时间特别痴迷”Stop Sign" 。经常在Stop Sign前让我多停几秒,也经常去游乐园里找Stop Sign标志。有一次,我在家随手在墙上画了一个给他,没想到他立马指出我画错了形状。我在美国住了那么多年都没有仔细注意过Stop Sign竟然是八边形的,一直认为Stop Sign是圆形。这件事着实让我惊叹孩子在真实世界里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再看似内容涵盖广阔的游戏或学习软件,和无穷无尽的现实世界比起来也都是模式化、单一的。虽然现在有很多app都会加入真人来呈现类似真实互动的场景,但是这些都是程序设定好的。很多网课虽然也是真人授课,看似有趣,但是也是按照固定的课程流程在进行。
我之前在一所私立学校工作,有一次中午吃饭的时候和一个教人文课的老师聊天。当大家聊到如今的科技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的改变的时候,这位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以后穷人的孩子因为没有钱去获得体验,只能用各种APP和网站学习。渐渐地,他们中大部分人会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习惯被灌输,喜欢追求简单的信息刺激"
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却让我记忆深刻,甚至有时候再次想起来还会让我毛骨悚然。
因为体验和经历是昂贵的,它需要你为此付出金钱和时间,而得到真实的感受。要读万卷书也要“走万里路”。就比如去国外游学学语言和文化,和在网上泡美剧学英文,也许都可以多少学好英文,但是游学所带来的第一手的真实体验肯定是最直接和真实的。
对于成人来说,网课真的省时省力省钱,但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这个真实世界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屏幕会切断了与真实世界和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3.孩子通过对现实的真实感知和想象加工的过程来学习知识
孩子需要自己创造游戏。有时候看着孩子无所事事,特别想把他们拉过来,坐下来”学习知识",其实,正因为孩子无所事事,他们才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变得充实,自己去创造事物或者游戏。我在观察孩子自己编故事时也发现:他讲的故事一部分会来自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一部分来自自己的想象力。而亲身的体验才是他们发挥想象力的基础。
哥哥快四岁的时候,出门看到的建筑物回家用磁力片复原
再比如,同样是学数学,一个是ABC mouse的数学学习界面,一个是我孩子用橡皮泥来学习数学中减法的抽象概念的认知,你们觉得孩子会对哪一种方式更加感兴趣呢?用橡皮泥,乐高,积木等开放性玩具创作事物,孩子不仅能摸到,感受到,还可以在视觉中观察到实体的数量的变化。
真实的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升他们的想象力。而现在孩子从小的竞争压力就大,户外活动的时间也明显减少。首份《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同样玩手机,用电脑,美国孩子的近视率,仅为中国孩子的1/7!缺少户外活动是目前能确定的造成近视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相对的,孩子被教学的时间越来越多。教育改革近二十年来,学术的标准和测试范围已经涵盖到了学龄前儿童。孩子在学校里玩游戏,玩艺术和户外活动的越来越少,而更直接的指导和上课时间却越来越多。似乎大部分的学校和老师都认为,多加些”acdemic time学术时间”才是对学生教学负责的表现。
4.孩子通过玩来建立自己的内在适应力和技巧模仿能力
玩耍对于儿童的情感和精神健康非常重要,因此“玩“也被称之为“发展的引擎”。
当孩子们有机会每天玩耍时,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创造力的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未来生存需要的技能。长此以往,他们的内在的适应力会加强他们未来处理生活中的挑战的能力。
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创造和发挥想象的开放性的玩具和材料游很多。比如用橡皮泥,面团,蜡笔和纸,他可以画和做任何他想象中的事物。
给孩子们开放性的材料,他们能够通过向内延伸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创建自己想要的道具和符号。而当我们给固定玩具或屏幕应用时,因为图像是设计者事先预设好的。这个先入为主的过程就会阻碍儿童对想象力和情感需求的探索。
橡皮泥作画
哥哥做”甜甜圈”,妹妹“搞破坏“
哥哥把妹妹混在一起的珍珠泥做了“冰激凌
一些学习类的屏幕应用和游戏很多也是把孩子的兴趣点集中的在“玩耍”上。
比如,在教哥哥学汉字的时候,一开始我自己手写了很多汉字卡,每次教他的时候,他都会脑洞大开地先告诉我这个字像什么。我们用画画,联想和游戏的方法认识了很多汉字。虽然进展慢但是记忆很深。
后来,我开始用一款学汉字的APP,当时觉得做得非常好,有动画,有游戏,有句子排序,可以帮我省去很多精力。哥哥也很喜欢玩,有段时间天天吵着要学汉字,但是,渐渐地,我发现他对这个app中的游戏环节的兴趣多于学汉字。而且,遇到有自己特别偏好的几款汉字游戏,就反复地玩这个字的游戏,而失去了学下去的兴趣。加上后来我发现有几款游戏是类似通过找到对应的汉字从而来“打”对面的动物等相对比较暴力的情节,就果断停用了这类APP。
5.孩子生活和学习在一个充满各种社会关系的世界里
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曾经去一位朋友家里做客,看到几个朋友的一群孩子一人拿着一个iPad围成一圈,六七岁的小朋友们熟练地操作着平板电脑,各玩各的游戏。
这和我们小时候一大群孩子一起玩耍的场景截然不同。
孩子,作为社会的一员,也是每天生活在和人需要连接的社会关系里。
他们从彼此的听觉中学到了的想法,他们玩耍时互相交流,学会了相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和同伴玩耍是学语言最快的方式。
哥哥妹妹在家里玩角色扮演
想想自己小时候在学校里学的知识现在都已经还给了老师。而很多童年时和自己的玩耍的玩伴,一桩桩好玩的,搞笑的,伤心的,温暖的事情却都印象深刻。而为数不多记得的知识点或者印象深刻的语话一定是当时和自身发生了连接。
这里也有个小插曲:我在申请图书馆中文故事会的时候,曾经问过图书馆的负责人是否可以放一些简短的动画被拒绝了。负责人说,我们喜欢孩子和真人和书互动,而不是电媒。故事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个和真实的人和纸质书接触的机会。如果他们可以在图书馆看动画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冷冰冰的电子产品永远也替代不了你抱着自己的孩子坐在你的双腿上,一起讲故事的那一刻的亲密和感情交流。
如何控制“触电”时间?
1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给他们尽量创造机会动动身体。去户外运动,去玩沙,玩水,种花,玩落叶,做家务等都是简单又不用花一分钱的活动。
观察种子发芽
去后院捡石头
在浴缸里“度假”
帮忙清理后院的落叶
做蛋糕
妹妹玩水,顺便洗了自己的脏鞋子
2
给儿童创造一个能用到他们一切的感官去探索各种事物的环境。
玩各种自制的sensory box
3
多挤出时间陪伴孩子,两岁之前尽量不接触电子产品。每次想用电子产品来打发他们的时间的时候,先问自己或者孩子还有什么活动是可以替代屏幕的?如果要玩游戏,家里是否有已经买来很久没有玩过的游戏或者玩具现在可以利用起来。
买来一直落灰的玩具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4
在家里创造出一个专门给孩子每天玩耍的游戏房或者游戏区(任何地方都可以,如果空间比较小,可以创造一个游戏角)。
5
给孩子开放性的材料(橡皮泥,美术材料,积木等),不要限制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能自己去创意和扩展。
一支笔,几块石头:家里任何的材料都可以拿来创作
开放性的艺术材料,让孩子随意创作
几乎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到处涂鸦
乐高玩具也是能让孩子马上安静下来的神奇
6
定好规则。比如,完成今天自己该做的任务就可以有20-30分钟的电视时间。
7
练习与孩子相处的技巧,培养他们全神贯注,哪怕只是几分钟而已。在陪玩的时候,尽量将电子设备放在一边,高质量地专心陪伴。
8
不要让电子产品去控制孩子的情绪。孩子在公共场所一哭闹,用手机一播放动画片就立马安静下来,这种"一哭就有奶"的甜头多尝试几次之后,孩子就很难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也学不会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可以给孩子开放性的玩具,比如橡皮泥或者水彩笔等,让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玩其它游戏转移注意力。
9
如果孩子确实需要利用电子产品来完成学校功课,则要控制好时间,每20-30分钟休息一下。在用电脑的时候不乱开其它网页,高效地完成作业。
10
定时。利用儿童定时钟或者手机自带设置限制屏幕时间
我非常喜欢这种可视化的定时闹钟。孩子可以自己设定时间,视觉化看到时间的流逝。比如,在家规定,看电视每次最长不超过15分钟。
· 写在最后 ·
这一代的孩子,也被称为谷歌的一代(the generation of google),或者数码电子的一代(The generation of digital)。纸媒正在渐渐被各种电子数码资源代替,要孩子完全不接触任何电子产品也是不现实的。
对于两岁以后的孩子,也不是所有的“screen time屏幕时间”都是不好的,比如孩子们可以快速地查到资料,可以和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线上互相交流,可以阅读电子书,也可以用电脑做一些有趣的project。
海绵实验室线上中文故事会
疫情期间,为了鼓励孩子们在家阅读,美国各路名人录制了可以看到真人互动的绘本阅读视频
把手机交给孩子,拍出他们眼里的世界
特别是现在的特殊时期,在家边工作边带娃已经成了常态。
世上没有双全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和队友轮流带娃。如果单打独斗,那安排好适量的屏幕时间暂时解放自己,腾出手来做个饭,处理一下工作上紧急的事情也未尝不可。
希望我们都能够好好工作,安心带娃。
参考资料:
Dr. Carlsson-Paige:Young Children in the Digital Age: A Parent's Guide
本文作者
校对:Amber
排版:陈小米
海绵实验室往期讲座回放
很多小伙伴们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我们的在线讲座,为了让大家能随时随地收听讲座内容,反复收听温故而知新以及请到更多大咖老师们来分享,我们特意付费升级了讲座软件,增加回放功能,同时建立了荔枝讲座平台。
扫码下方海报
进入海绵实验室荔枝线上讲座培训平台,
回看所有往期讲座,
关注我们,就不会错过讲座更新啦!
如二维码过期,复制网站 http://weike.fm/Jr6Hi1
至浏览器或微信。
近期海绵实验室免费线上讲座预告
海绵实验室专属社群介绍
往期回顾
精选内容
【What School Could Be】 高中最后一年,这群美国学生参与设计了自己的高中!
资源共享
限时免费:140多页原创电子教案书——跟着绘本学中文拓展活动介绍(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