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许多年前,在新思考网上面写博客的时候,那个时候,进入新思考网博客社区中写字的人们,似乎都是比较认真的,在其间学习着一些教育行业里面研究者的发文,还有一些教育行业中践行者写的记录行动文字,其乐融融。
那个时候,社会还没有宁静,还没有很浮躁的社会风气,很多人都是很真诚地,在博客中写自己的叙述,自己的感受。可能那时还是属于精神饥渴后的言说自己年代,不管是学者也好,或者是读者也好,都显得很真诚。从现在去看,那股真诚劲头足以让人感动。
那个时候我也一样,我在博客上面,认真的读文字,然后认真的写评论。每天把所写评论的文字写完了,还要复制出来,粘贴在一起,然后合成一篇文字,文字的题目一般叫做《写在博客屋后的闲言碎语》。
那一次,当我把学习刘良华老师的文字之后写的评论,组合成了两篇《写在博客屋后的闲言碎语》发出来,一篇都是接近1万字左右,刘良华博士看到这样的文字时候,他立即被感动,感动之后他还说了,网络时代学习竟然还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整理思路,他觉得是非常可取的。
后来,他在发表《教育自传》这本书的时候,在每篇文章后,截取几篇好的评论一起放在书里面,我的评论文字也出现在他的那本书中了。
当然,简书的功能要比博客强多了,只要我们在哪里发表了评论,可以沿着自己的“评论”里面去寻找出来,整合成从“评论”文集,这样倒过去反思自己的学习与阅读过的文字。
因为简书平台提供了“动态”的痕迹的寻找。
这种方法,我觉得现还是可取的可用的。
20190217斧正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