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 1、2)1、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表现了至高的德行。他多次把天下让给人,百姓却找不出具体的德行来赞美他。”
泰伯,也叫做吴太伯,姬姓,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周太王)的长子。太伯还有两个弟弟,叫仲雍和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古公亶父(周太王)因此有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传位给姬昌。太伯知道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于是便和二弟仲雍就逃奔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正是有了泰伯的退让,季历而后姬昌,将周国发扬光大,姬昌就是周文王;而后有姬发、最终成立商周、取代了成汤。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 1、2)
“三以天下让”
一让季历。
二让文王。季历死了,姬昌(季历儿子)继位,不争。(其实吧,让位给季历,主要就是看在他有个儿子姬昌)
三让武王。姬昌死了,武王继位,不争。
泰伯这种能够舍弃权位的做法,表明了他对正道的追求。即使做了大贡献、也并不宣扬让百姓称赞,更证明了他所做的只是合乎内心仁义之道,已经到了不需外界的名誉、而内心足以自适的状态了。所以孔子称之为是“至德”。我们能做好事,但不求一点称赞并且要隐没无闻,后一种状态还很难达到。
在历史上,很少有长子主动让位的故事,大部分故事是太子和各位王子争权夺位的故事。周朝祖先古公亶父是贤明的一家。首先,古公亶父是一位有先见之明的人,他看到自己的孙子姬昌很贤明,想要传位给姬昌。古代一般传位与长子,而古公亶父没有根据惯例,而是从长远来考虑,传位给最合适的人。第二,泰伯也是非常贤明的人。他看出了父亲的想法,就主动与弟弟仲雍逃奔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他这样做,也是避免父亲选择时的尴尬,以及后人对父亲的指责。
权力是有些人毕生的追求,因此各种宫斗剧也是层出不穷,很少有人能够坦然地让出天子之位。现代社会,虽然不再有王位,但并不是说就没有权利之争了。政府,公司,各种组织机构,都可能会有权利之争,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很少有人能够有自知之明,或者让位给贤人。大部分人,即使自己确实不如别人适合某职位,也必然争得头破血流。
淡泊名利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 1、2)2、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ǐ),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绿窗幽梦:
处事的分寸感是孔子一直非常强调的,任何做法、只要是过度或者不及都不行。恭敬、但没有礼节,就会徒劳无功;一味审慎而失去礼节,表现出来就是拘谨和畏惧;徒有勇猛、没有礼节,表现就会混乱;只有直接、没有礼节,就会表现出尖刻和伤人。礼仪的存在,是给我们在真诚散发的情感之上,添加一层外衣,让混乱、畏惧、尖刻等等可能出现的伤害人的情况都变得平和和有尺度。君子仁心仁德,不忍轻易伤害别人。
“礼”即礼的节制。谦恭、谨慎、勇敢和正直,都是美德。但是所有的美德都需要一个适当的方式,也就是以“礼”来节制。若没有礼的适当规范而走向极端,则后果难以预料。
傅佩荣:美德也需要适当规范
“直而无礼则绞”,《增广贤人》上也说:“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利剑虽伤人,但伤口经过一段时间仍可复原。如果以恶语伤人,这种伤害烙印在心里,难以消解。
此处的“君子”与“民”相对,指政治领袖。“仁”指人生正途。每个人都有或近或远的亲戚,如果一国之君对亲族比较宽厚,社会上就会渐渐养成淳厚的风气。由此慢慢推广开来,最后整个国家都能获益。
“偷”字代表风俗的刻薄。有时候我们因为搬家或移民,不免与昔日的好友逐渐疏远。如果在官场上,能不遗弃旧日的朋友,百姓看在眼里,自然不会刻薄无情。因为在上位的人温和而重感情,百姓也会跟着学习,这就是上行下效的结果。
“笃于亲”“不忘故旧”同时也是我们能够最力所能及开始的善举,对身边的亲朋好友,保持着耐心与友爱,不要轻易伤害。
这一句更多的是强调上行下效,居高位者的品行良好,老百姓自然会效仿。这一句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是有帮助的。老师要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嘴巴上的教育,更要以身作则,有些嘴上讲一套,行为又是另外一套,孩子自然不会听从嘴巴上的教育,反而会模仿你的行为方式。对于老师来说,首先要言行合一,要以身作则,教育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
论语学习心得(泰伯篇 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