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华裔女作家
处女作
征服欧美文坛
横扫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除了写字,还有三十多本必须要读和自己很想读的书等在那里。
有时,整个人的思路如同酒后的木讷,双目直瞪,知觉迟钝,大脑一片空白。
于是,《无声告白》成了我refresh的首选书籍。为什么偏偏是它?肯定是那些撩人的关键词,一个和我同一种族的80后小女子,可以横扫欧美文坛,这是一件与我无关却让人莫名兴奋和自豪的事情。印在封皮上的slogan:“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让人不由的感叹,漫漫人生,与其探奇他人,不如更好的了解自己。
这是一个让人压抑甚至有些窒息的美国“混种”家庭的故事,但它却真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种族、性别的观念和社会的舆论导向,以及作为时代的“异类”所面对的负担和压力。
故事以二女儿莉迪亚的死开头,引人入胜。进而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逐一描述,引出家庭中不为人知的一面---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对这个家和其他成员的理解、无奈和妥协。
爸爸詹姆斯---一个生活在白人世界里的“异类”黄种人
詹姆斯虽然出生在美国本土,却为自己的身世深感自卑。自己的父母是“冒名”留在美国的,为了詹姆斯能接受免费的教育,父母接受了朋友推荐的在贵族学校工作的机会。詹姆斯虽然成绩优异,但却弥补不了父母作为底层工作人员在学校频频出现而带来的尴尬和自卑。在校园里,他拒绝和父母说话,也拒绝和他们走在一起。詹姆斯甚至为了口音不再与父母讲中文。
面对白人对“异类”黄种人的排斥、调侃和奚落,以及自己身份的大幅度落差,詹姆斯也只能选择远离和回避。
妈妈玛丽琳---不甘于命运安排、无力挣扎的女人
玛丽琳三岁后便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在她的世界里,父亲唯一给她留下的就是胡须茬扎在脸上的感觉。玛丽琳的母亲对父亲的离开闭口不谈,在父亲离开后母亲成了家政老师,她训导女儿,每一个女人都要“管理住宅”。而玛丽琳却对此表现出深深的不认同,她拒绝学习“家务事”,尽管那是必修的课业。
她自小就追求与众不同,通过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玛丽琳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在那个年代的美国,医生这个职业被男性统治着。但她却要通过不断的挑战和与众不同来博得外界的认可。
他们的婚姻
詹姆斯在哈佛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习后,认识了玛丽琳,他是玛丽琳选修课的老师。虽然詹姆斯的东方面孔引起了各路自命不凡的哈佛学子的议论,但正是这一点让玛丽琳爱上了詹姆斯。
生活背景如此迥异的两人,为何会一拍即合?
表面上看,两者没有相同,然而内心深处,却是如此的惺惺相惜。
詹姆斯因为种族和身份的不同,期待着被接纳和被认可,渴望与白种人并无异处;玛丽琳因为性别的歧视和母亲的束缚,她想要挣脱和证明,挣脱女人必须要“管理住宅”的命运,证明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样选择职业和被尊重。
玛丽琳追求与众不同,而詹姆斯却是当时那个社会里、她生活的半径内最与众不同的选择。詹姆斯渴望融入和趋同,没有什么比娶一个白种人更能让人融入这个社会了。
但两人对彼此的家庭都是三缄其口。直到接近婚礼,两人才轻描淡写的拖出自己的父母,但也只是父母,却无关乎家庭状况和出身。詹姆斯的父母双双因病去世,而玛丽琳的母亲却不祝福这一桩婚姻。母亲坚定的认为:只有找同类,以后自己的孩子才不会因此而招来烦恼。
面对彼此都不愿意面对的过去,两人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回避过去,你不说我不问,我们一起先前看。
然而,故事的冲突点就此而起。
玛丽琳还差一年没有毕业就做了妈妈,她不得以放弃了自己的学业,然而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的生,她的医学院和医生的梦想在脑海中不断清晰却无法实现。这不仅仅与她的人生目标背道而驰,更无法逃脱母亲关于“女人管理住宅”的预言。她如笼中鸟,纠结、难熬。
詹姆斯博士毕业没能如愿留在哈佛任教,原因是不得不让人直面的种族问题。俄亥俄的小镇取代了波士顿。然而移居新地,他们的哈佛title也无法掩盖周遭对如此不同的家庭组合的好奇和评论,所以,他们并没有什么朋友,和邻居也来往不多。
莉迪亚的哥哥内斯—被父母忽视的哈佛小子
内斯虽然是长子,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儿,却无法成为父母的最爱。因为谁也逃不掉基因的安排。内斯,个子不高,因为爸爸就不是人高马大,内斯的头发和眼睛都是黑色,因为爸爸是地道的东方人。这一切的外在特征都让内斯和爸爸有了一样的童年。爸爸对此无能为力,他自己无法融入,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被大家所接受,然而,这只是自欺欺人、一厢情愿的想象,当他看到内斯所经历的一切时,爸爸选择了沉默,除了逃避,他并没有从童年的经历中获取任何一点有用的方法去缓解因为异类而带来的压力和负担。
内斯厌倦了在家中无论如何努力都要被忽视的事实,于是他一心要离开这个无法得到被关注的家。事实证明,被哈佛录取的惊喜确实没有莉迪亚考试不及格重要。
莉迪亚—不堪负担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早夭女孩儿
莉迪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为她有着妈妈一样的眼睛和爸爸一样的头发。詹姆斯对她的喜爱,是因为她在外表上很像妈妈玛丽琳,白种人的基因总算有了些许的延续;而玛丽琳对她的喜爱,不是仅仅是因为外表,更是因为小姑娘莉迪亚承载着妈妈没有实现的梦想,她是母亲梦想的实现者。
莉迪亚四岁时,妈妈为了挣脱自己母亲的魔咒,“离家出走”两个月,为的只是完成自己的学业。然而,妈妈的不辞而别,让莉迪亚深深的认为,是自己做了错事,妈妈才会离开。她默默许愿,只要妈妈回来,她对妈妈所有的要求都说“可以”。这段只有开头却没有明确收尾的经历,让小小的莉迪亚失去了安全感。她对外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确定和诚惶诚恐。
如她所愿,莉迪亚对妈妈的迎合得到了妈妈的关注,也成为了妈妈在三个孩子中的重点培养对象。妈妈在莉迪亚很小的时候就送给她各种医学大部头,只要过节,礼物就是书籍,妈妈要求莉迪亚成绩优秀,跨年级提前学习各种学科。莉迪亚对妈妈提出的任何一种要求,都会说“好的妈妈”。尽管有时很累很烦,她都几年如一日般和妈妈拥抱互道晚安。
而詹姆斯对女儿莉迪亚的期待,依然是融入,他以女儿有朋友聊天和一起玩耍而高兴不已。
而对于莉迪亚自己,却全然不是父母眼中的样子。
她不喜欢大部头的医学书籍,她更喜欢适龄女孩该喜欢的东西。她并不想做医生,她的优秀只是因为妈妈的要求,她只是不想让妈妈失望,不想再让妈妈离开,她认为倘若妈妈再次离开,这个家就散了。她虽然有着妈妈的眼睛,却仍然逃不出外界对她投以“异类”的眼神。她因此孤独一人,没有朋友。她假装每天都在和朋友通话,假装喜欢父母送的书籍,假装喜欢学习、假装要做一名医生。她孤独的在校园里游荡,回到家里仍要不断的加戏才能不让父母失望。
她苦苦的支撑着这个家,哥哥内斯考取哈佛后的离开,让她万念俱灰。那个唯一和她有着共同经历、并能为她分担的哥哥,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她无法再去独立面对这个貌合神离的家,于是在14岁的那个晚上,她决定做回自己,彻底解脱了。
莉迪亚小妹妹汉娜---家庭里的隐形人
妹妹汉娜出生的那年正是妈妈离家出走求学未果的一年,她粉碎了妈妈的求学梦,无论长相还是排行,汉娜都没办法挤进父母的视野,有时甚至成了家庭里“被嫌弃”的对象。她在家里就像隐形人一样,在与不在都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她冷眼旁观的注视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她知道姐姐莉迪亚并没有为通过驾驶证考试而去复习,她知道哥哥内斯一直仇恨的杰克并不是让姐姐坠湖的凶手,她看见了姐姐坠湖那夜孤独步行的背影。她知道许多,却不能与任何人分享。
谁为莉迪亚的死买单?
一个14岁女孩儿的早夭,让人不得不去思考,到底是什么让她走投无路?
是时代?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排华法案》。1943年罗斯福总统上任后,废除了法案。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
詹姆斯应该出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那时的世界还是封闭的,文化上并不包容,没有“全球一体”的概念,他和他的孩子们就生活在那样一个排华余威的环境里。有谁可以去改变呢?
是家庭?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就像每个人身后的影子,黑暗中你看不见,阳光下你无法摆脱。玛丽琳一心要打破的来自母亲的魔咒却是她日后无法摆脱的生活的全部,詹姆斯不愿面对父母却仍然逃不出东方面孔带来的困扰。
一个没有朋友的家庭,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也不会有朋友。
时间会让我们淡忘很多事情,但却不是受伤的事。
无法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注定无法过好自己的家庭。
二人不愿面对各自原生家庭带来的隐痛,最后成了失去女儿的罪魁祸首。
承载父母梦想的孩子,是痛苦的、压抑的。TA 没有自己的选择,没有自己的一生,更没理由拒绝,因为父母是爱TA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TA更好。于是,孩子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着,TA没有快乐,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但TA深爱着自己的父母,TA不想看到自己的父母失望的样子,于是TA背着期待,直到无力再前进的一天。
无论是谁让这个14岁的小姑娘陷入绝境,这都是一个让人痛惜的故事。
不得不为《无声告白》引人入胜的情节、跌宕起伏的节奏、扣人心弦的设计而拍手称好。作为母亲,我也深深地为不愿接纳过去和现在的詹姆斯和玛丽琳夫妇感到怜惜,为如此分别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而叹息。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也许,莉迪亚如此无声的告白,才会让这双父母学会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期待你的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