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心良知

作者: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 | 来源:发表于2022-10-13 23:45 被阅读0次

    第7天(2022-10-14)答顾东桥书之《拔本塞源论》(4)回归本心良知

          【原文】

            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畜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

            故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持、足行,以济一身之用。目不耻其无聪,而耳之所涉,目必营焉;足不耻其无执,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盖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易学易能而易成才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殁,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之属者,至不可名数。及其久也,斗争劫夺,不胜其祸,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霸术亦有所不能行矣。

          世之儒者,慨然悲伤,搜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于煨烬之余。盖其为心,良亦欲以挽回先王之道。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于是乎有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备之以为丽。若是者,纷纷藉藉,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知其几家。万径千蹊,莫知所适。

            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欢谑跳踉、骋奇斗巧、献笑争妍者,四面而竞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眩瞀,精神忧惑,日夜遨游淹息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于其说,而终身从事于无用之虚文,莫自知其所谓。间有觉其空疏谬妄,支离牵滞,而卓然自奋,欲以见诸行事之实者;极其所抵,亦不过为富强功利,五霸之事业而止。

            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其间虽尝蛊惑于佛老,而佛老之说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虽又尝折衷于群儒,而群儒之论,终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见。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其出而仕也,理钱谷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与于铨轴,处郡县则思藩臬之高,居台谏则望宰执之要。

            故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誉。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辩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是以皋夔稷契所不能兼之事,而今之初学小生皆欲通其说,究其术。其称名僭号,未尝不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其私而满其欲也。

            呜呼!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又讲之以若是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为赘疣枘凿;则其以良知为未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所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

          呜呼!士生斯世,而尚何以求圣人之学乎?尚何以论圣人之学乎?士生斯世而欲以为学者,不亦劳苦而繁难乎?不亦拘滞而险艰乎?

            呜呼!可悲也已!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侧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

            简单理解翻译:

              阳明在这段文字中谈到尧舜禹三代,人们比较单纯,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功名富贵高下之分,大家基于职业分工的不同,通力合作,尽心尽力。真正体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这也是与圣人之心最接近的时代。

              三代之后,人心就变了,王道熄火,霸道成了主流,孔孟所倡导的道也就淹没了,人们假借圣学为了谋其私利所用,管仲、商鞅、苏秦、张仪之流,不可胜数,他们相互欺诈,巧取豪夺的行为,把整个社会风气给带坏了。

            这些儒者又怎么做了?由于这个霸道成为主流,王道熄火,儒者们虽然有愿望恢复圣人之学,可是究竟只是把学问搞得越来越复杂离谱,记诵的目的为了现显示自己记忆广播,学习词章之学,只是为了体现自己词藻华丽。各种学说各宗各派都在竞逐,不知道真正有几家能够入流入道的。

            这些当今世上的学者又怎么做?我看都是一群逢场作戏之徒,他们都是在卖弄学说,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连有些君主也为这些歪理邪说弄得神魂颠倒。说到底,这批人学问底子本质上还是很空虚的,其全部的用心都是在追求富贵功名与行使霸道之上。

              圣人的学问被功利主义主导了,佛与道也曾介入过,但是佛与道也化解不了人们的功利心。后来又寄希望于群儒,但是群儒究竟也逃不掉功利二字!

            功利之心的流毒极深,都几千年了,丝毫没有改变过,读书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升官发财,晋级更高社会阶层,做财政官的想某一天能掌握军权,小县城做官的老想着到京城做大官,做台谏的很想谋求宰相的位置…

           

            看看这些知识分子,读很多书,无非显示他的学问渊博;学很多知识无非为了谋求自己私利;见多识广,无非增长自己的辩才;写文章华丽词藻,无非掩饰自己虚伪…为天下大众服务的诚心实意,究竟何在?其本质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私利欲望。

            现在最大可悲之处就是,世人认为圣人之学都是无用的学问!

            问题是何为圣人之学?

            那些想要求学的人,不也是劳苦而艰难吗?不也是阻碍重重而前途艰难吗?哎!真可悲啊!幸亏天理在人心中,终究不会泯灭,而良知本然光明,万古永存。听到我这番拔本塞源的言辞,定有人会恻然悲伤,忧戚而痛苦,毅然崛起,像江河决堤一样浩然奔放,不可抵挡!如果不是那些能够无所顾虑、毅然奋起的豪杰志士,我还能寄希望于谁呢!

            个人感悟:

              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之《拨本塞源论》,阐述自古以来王道与霸道的博弈,王道的力量代表圣学的力量,霸道的力量代表人的动物性,竞争性。良知天理永远存在,但是我们人性贪嗔痴慢,人性的功利主义,导致我们在求学问道的路上走偏。走着走着,王道走向霸道,不仅仅古代如此,当今世界何尝不是如此,每每出现这种情况,儒家就成了这个社会正义的中流砥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刚毅木納近乎仁,以对冲为了人性贪婪与追求名利的虚伪。目前的社会,人们读书求学的目的究竟为了什么?大部分人本质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就是为了高人一等,就是为了不落后他人。这种人性与社会心态,不是今天存在,阳明先生认为存在几千年了。如果不回归圣人之学,不回归本心良知,任由功利之心的流毒泛滥,不但个人不幸福,整个社会也会随之进入混乱与堕落的险境,就会沦落到孔孟时代那种霸道横行的社会,沦落到无处躲藏的弱肉强食的人世间。

    《王阳明传习录疏解》余超林解读之7

      答顾东桥书之《拔本塞源论》(4)回归本心良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归本心良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kh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