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克奈普的十阶段理论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关系。
关于关系的发展阶段最著名的一种模式是有马克·克奈普发展出来的。他讲关系中的起起落落分为十个阶段。(见上图)
克奈普模式最适合用来描述恋爱双方的沟通,不过在很多方面也适应于其他类型的亲密关系。比如朋友,情侣甚至是生意伙伴的关系。
(一)初始阶段。
目标在于表现出你愿意与对方接触,并且你是值得交谈的那种人。
初始阶段的沟通通常是简短的,往往依循常见的公式,比如握手、谈论天气这样无关紧要的话题,友善的表达自己。
这样的关系特点,看起来缺乏深度且没有意义,但它却是一种信号,表示我们有兴趣对方建立某种关系。
(二)试验阶段。
目标是我们是否有兴趣进一步追求这段关系。
这个阶段包含不确定性的减少——通过获得更多有关他人的信息,逐步了解对方的过程。不确定性减少的一个常见部分就是寻找双方的共同点。比如,“你从哪里来?”“你的专业是什么?”“你喜欢什么?”
特点。闲谈是这个阶段的最佳保证,也是特点。闲谈,让我们找出共同的爱好;也提供了一种实验对方的方法,帮助我们决定这段关系是否值得追求;第三也是一种缓和关系的安全方法。
(三)强化阶段。
真正的质化人际关系开始发展。
两个人的强化阶段的沟通模式会发生一些改变:想对方表达情感的次数变多,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出现相互支持,相互帮忙的现象,去了解对方的朋友家庭,饼是让自己更有吸引力。
强化阶段包括共同参与的活动,跟共同的朋友出去玩或者旅行的。
这个阶段是令人兴奋甚至欣快的时期。
(四)整合阶段。
邀约与承诺阶段。
在这个阶段,双方开始具有作为一个社会单位的身份,社会圈开始整合,双方开始想彼此做事承诺,有很多共同的东西。比如我们的公寓,我们的车,我们的歌等等。
整合阶段是我们放弃自己旧有的一某些人格特质,与他人发展共同身份的时期。
(五)结合阶段。
双方会有一些象征性的公开姿态来告诉全世界他们的关系是存在的。
结合阶段,是此阶段是聚合期,是一段关系发展的顶点——如果是情侣,他们的整合阶段正式化。
会有一些仪式。比如,生活伴侣,合法同居,或正式签约等。
(六)分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从“我们”的信息,更多的出现了“我的”信息。曾经两人都同意的关系,一体现在可能成了挣一点。
分化就意味着不同。他们吉祥打造自己独特的生活和身份,但同时又想维持与别人的关系。——会有一些矛盾冲突。
成功分化的关键在于,当我们为个体存在创造一些空间的时候,还能维持的关系当中做出承诺。
(七)各自阶段。
在关系中成员沟通的品质和数量都在降低。
限制和约束是这个阶段的特征。
面对一个意见不和的话题,成员选择退缩而非讨论(讨论需要双方付出经理),要么在心理上(选的独自沉默,做白日梦和幻想。),要么在生理上(花较少的时间在一起)。
(八)停滞阶段。
在这个阶段,成员用老剧玩熟悉的方式对待彼此,双方都没什么感觉,无聊就开始滋生。
我们可以在很多人身上看到停止阶段,比如对公在实体热情的人在辞职之前,依然会敷衍好几年。同样悲惨的事也发生在厌倦相同的对话,相同的人和每天随之而来的例行公事。却没有一点愉快和新奇感的伴侣身上。
(九)逃避阶段。
当停止阶段变得过分令人不愉快时,关系双方就会开始在彼此之间知道物理距离,这就是逃避阶段。
关系的恶化从结合各自为政停止的逃避,并不是不能避免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效的沟通,是否正式彼此关心的问题,并且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协调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十)结束阶段。
并非所有关系都会结束,许多职场伙伴、友谊和婚姻关系,从建立之后就延续了一辈子。但是的确也有许多关系恶化,并走到最终的结束。
这个阶段包括进行终止关系和希望分开的简要谈话。
关系并不总是一下子就走终点的,而是一种来来回回的模式朝着瓦解前进。
其实不管这阶段花的时间是长是短,都不必把结束当做完全负面的经历。了解到彼此的关系中付出的经历及自我成长的需要,或许可以减少难过的感觉。
克奈普模式虽然对关系的不同阶段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但是对沟通在每个阶段中的起伏却缺乏描述。
二、德斯蒙德·莫里斯三个阶段。
德斯蒙德·莫里斯认为每个人都得重复三个阶段的表现:“抱紧我”、“放我下来”、“让我一个人”。
(一)在少年之前。
这个循环开始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当孩子从“抱紧我”这个寻求亲密感的婴儿阶段转变到新的“放我下来”阶段以后,他们会通过爬行,走路,触碰和品尝来探索这个世界。
一个三岁的孩子,可能在八月份还坚持“我可以自己做”,却在九月第一天上幼儿园时缠着父母不放。
当孩子成长为青少年时,“让我一个人”的倾向变得很明显。从前很快乐的和家人待在一起的少年,现在很可能会嘟嘟囔囔的抱怨家人提出来的家族里行,或者每晚在他桌上用餐的建议。
而当青少年成年时,他们通常有会再次和家庭变得亲密。
(二)在成人的关系中
在成人的关系中,这个亲密和距离的循环仍然重复着。
比如在婚姻关系中,“抱紧我”通常出现在结婚第一年。之后,自主的需求慢慢增强。这种需求可能通过一些方式表露出来,比如想交朋友,参加不包含配偶的活动。
三、辩证张力模式。
近几年沟通学家提出了一种辩证的力量,成功的挑战了传统的沟通模式。
他们认为经营辩证的张力会的关系,沟通中创造出最有力的张力。
(一)这种模式表现为
1、联系和自主。如上面的得斯蒙斯·莫里斯。
2、公开和隐私。
3、循例和新奇。稳定是关系中的重要需求,但过多稳定才会让人感到了无新意。
虽然太过熟悉会带来厌倦,喝完关系停止的风险,但也没有人会希望有个完全没有规则可循的伴侣。
在本书中谈的,在一份研究新婚夫妻的报告中,研究者发现,“联系和自主”是最常出现的张力(占所有张力的30.8%),“循例和新奇”位居第二(21.7%),最不常见的是“公开和隐私”的张力(12.7%)。
(二)在沟通中经营上述辩证的张力可能呈现出下列挑战。
1、否认。他们重视一端而忽视另一端。往往选择继续遵循和彼此有关的惯常模式。
2、无所适从。无法正视自己的问题。可能会吵架,冷战,甚至离开这段关系。
3、交替。在一些时候,他们选择这样的,另一些时候他们选择那样。也就是说有时候会在一起,有时候选择独立。
4、分割。也计划分出他们关系的不同区域,以此来经营公开和隐私的辩证张力。
5、平衡。运用妥协的方式,就是每个人都会放弃一些来寻求平衡。
6、整合。接受相反的力量,而不是图削弱他们。
7、再界定。共同商定一些可以公开的东西。
8、重申。知道关系中的张力是无法消灭的,所以选择重申沟通者接受甚至拥抱经营张力所呈现出来的挑战。
后三者被认为是最有效果的,也是最明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