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问答:咏史诗和怀古诗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4-06-17 21:52 被阅读0次
    线上问答:咏史诗和怀古诗5

    问:近年来,语文高考选择咏史诗和怀古诗命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能否从高考复习备考的角度,系统地讲解这两类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步骤和应试技巧以及相关的知识、典型题例?谢谢。

    线上问答:咏史诗和怀古诗5

    十、高考真题

    1.(2011年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04年全国卷)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⑴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⑵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1)请简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反衬。一二句先从视觉写梁园的繁盛不再。仰望空中乱鸦翻飞,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三、四句作者别开生面,从“庭树不知”的角度以乐景写哀情,其吊古之情便愈见伤痛了。

    附【典故举隅】

    1.《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遗曲》,后人都视为亡国之音。杜牧《泊秦淮》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句。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2.《黍离》之悲:《黍离》是《诗经·王风》的名篇。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后来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3.封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常来形容建功立业。
    4.塞上长城空自许:《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齐,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处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战国时赵国的名将,赵王想起用他,恐其衰老,派人探视,廉颇仍能一饭斗米,肉十斤,报国之心不衰。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劳,可是朝廷一味屈膝投敌,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
    6.燕然勒石:燕然是指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指刻石记功。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记功而归。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7.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历宋、齐、梁、陈,皆为台省(指中央政府,晋、宋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称)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台城。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8.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9.淮水:秦淮河古称淮水。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有时指淮河。南宋为宋金分界线,为战争前线。
    10.“燕然”、“燕然勒石”:表示对大将武功的推崇;
    11.“新丰客”: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喟,希冀能被明主所用(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12.“封侯”:表示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
    13.“楚狂”、“接舆”:指代不满现实、佯狂处世的隐士,用来抒发牢骚或表示甘于隐匿的思想;
    14.“王孙”:指游子或高人隐士;
    15.“式微”:表示国势或门庭衰落,或政治上不得意,打算归隐田园;
    16.“不系舟”:比喻自由不羁的思想或生活,也可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17.“新亭泪”“新亭风景”:表示对国势衰微、山河变色的感伤;
    18.“天狼”表示敌人、战事;
    19.“烂柯”表示离家日久,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
    20.“青冢”即昭君墓,用来描写塞外景色,抒发征人悲壮凄凉的情怀;
    21.“南冠”、“楚囚”指被羁的正义之士,或诗人自己深陷囹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线上问答:咏史诗和怀古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ox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