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代有一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指的是人在年少的时候不应该读《水浒传》,年老的时候则不应该读《三国演义》。
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学里面的英雄好汉,形成不良的习性,所以少不读水浒。
“犹言年纪到了这地步,经历颇多,不宜再看三国——看到各种图人的计谋,不免缅怀自己的遭遇,吃了别人不少亏,猛然觉醒,突然愤恨而已;或因学习了那一套,用以对人,甚至进行报复,都非美事,所以认为不如废卷。”
02
由此想到一篇关于男不读纳兰容若,女不读仓央嘉措文章,便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纳兰容若,仓央嘉措.这两个灵魂与名字一样美丽的两个人,都写下过动人的情诗。
之所以男不读纳兰容若,是因为男儿应胸怀博大,仗剑走天涯,读多了纳兰容若,容易让自己被感情所羁绊,走不出小我,成就不了大我;
之所以女不读仓央嘉措,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和背景,而他的情诗蹈空一切,容易让女性把一切美好的向往,编织成美丽的童话。坠入爱情的漩涡。
为什么男人不读纳兰容若,女人不读仓央嘉措03
仓央嘉措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他岀生时,具说天边出现了七个大阳,而这一切说明将有一个伟大的人物诞生。这便是先知的指引。
他的很多诗令后人咏唱传送,"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惹得无数痴男怨哀怨,引无数人喜欢,《见或不见》诉说一段真挚的情感。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
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
我的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
如流星划落天际,短暂而耀眼。一个孤独的朝圣者,在情感和佛法中诀择。在他的诗词里可见一斑。"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他的诗淡淡然两三句,便是你中有我。孤月青灯,一个有才情的男子。半生荼蘼,半生寂。清净而生,清净而去。
仓央嘉措,一个离经叛道的翩翩情僧,一个被严重误读的雪域传奇。
岂是我们这些后人枉加惴测的。
04
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清朝初年词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卒时年仅三十岁。
纳兰容若的"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早已经成了经典名句。
为什么男人不读纳兰容若,女人不读仓央嘉措纳兰容若写了许多缠绵悱恻,哀卓思念,寂寞悲凉的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背灯和月就花荫,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销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心待来生,愿来生再续未了缘,可有来生?”
但他短暂的一生,留下几多苦楚,虽是清初最有名的词人,在寄托对爱妻哀思的诗词中,更充满一种忧伤的气息,伴随他八年的消沉时光。他的诗词都是哀伤凄凉的,隐隐伤感的。
05
纳兰容若的词是太过悲伤,太过伤春悲秋,疼不欲生的感觉让人不能自禁,所以才有了,男不读纳兰容若的说法。
或许怕男子读了他的词会深陷悲伤之中,缠绵悱恻,或沉湎于感情思念之中,悲悲切切不能自拔。
古时的男子,更应身披铠甲,征战沙场,报效国家,岂能沉湎于儿女情长之中。
所谓女不读仓央嘉措:
我想可能是因为:他曾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翩翩情僧,是西藏的王,更能让女子崇拜于他,精神臣服于他,对他的情感超越灵魂与时空。
加之仓央嘉措的诗描写细腻大胆,感情的热烈与深遂。
仓央嘉措与宗教伦理上的叛逆,在他精神领袖的身份上又浓墨重彩的添上一笔,所以怕痴情女子从而迷失了自己,奋不顾身的,飞蛾扑火,成为爱情的牺牲品。
其实,纳兰词、仓央诗词都一一显示了人性中的至性至情,至真至美,是中华文学的瑰宝,任何人的自我灵魂在诗词情愫中得到提升。
300年的历史,让这美好的诗词流传至今,艾也好怨也好,爱也好恨也好,将成为千古绝唱。
为什么男人不读纳兰容若,女人不读仓央嘉措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也是一种生存哲学。
哈哈,三国还是看多了。
网友评论
我很讨厌情种式的语病呻吟
好见解
好文笔
梳理是道
叙说含哲
收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