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悠扬
人的一生中充满了各种问题和挑战,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本能性地逃避,有少数的人会勇敢面对。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那些自律的人可以选择性地让自己在问题和痛苦中获得心灵的磨炼和提升,也就是心智获得发展的过程。
富兰克林说,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
这些都与书中提到一个概念“推迟满足感”相关。
所谓推迟满足感,就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先承受解决问题所带来的痛苦,之后再去接受问题解决后的满足。在处理问题时做好先面对痛苦还是先享受快乐的时序安排。
关于推迟满足感有研究者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给一组孩子分糖吃,如果现在就想吃那只能吃一颗糖,等老师过来后可以分得更多的糖。
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糖,这个过程就是让孩子通过克制想要立刻吃到糖的欲望,学会忍受和等待,获得心灵的成长。
奇葩说里,李诞曾经这样解释过这个词:
我们人类,曾经有两种人。一种是采集文明,他今天饿了,一伸手,够到一个果子,当时就能快乐。但这种人,被淘汰了。
活下来的,是我们这些不快乐的人,是压抑了欲望去种地的。我们是春天播种,等好几个月,秋天才收获,才能吃到,这个叫“延迟满足”。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极致践行先苦后甜,遇到问题时要主动去承受最先的麻烦,才可以得到后面更多的快乐。
做事情要懂得设置长线目标,信奉长期主义。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曾说:
“如果你一毕业,就把目标定为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你把精力都花在这些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很大影响。你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不愿冒风险。”
如果太过计较一时的得失,只考虑当下的利益,不顾长期的发展,一直在原地踏步,最终会被别人远远甩在身后。
真正自律的人都有强大的推迟满足的能力。
踏出舒适圈,丢掉暂时的享受,去学习,提升自己,在舒适圈外锻炼自己的心智。
学习是一种复利成长,我们即便有着旱涝保丰收的工作,也要不断学习,才有可能紧跟时代不被抛下太远。
罗曼罗兰认为,通过痛苦,获得欢乐。稻盛和夫认为人的一生就是启迪灵魂,磨炼心智的过程。
学会主动承担正确的痛苦,才有可能获得复利的快乐和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