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956912/34b9358069830b55.jpg)
读书笔记之《论语·子罕篇第九》-19
读书的时候不理解,踏入社会才懂,普通人的奋斗过程就像儿歌唱的一样:“蜗牛它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平步青云”、“一步蹬天”这样的剧情,或许只存在于小说和影视剧里面。普通人的梦想都掺杂着浓浓的烟火气,拖家带口、步步为营。唯一决定成败的,大概就是谁能够坚持到最后了。正如《论语》中记载: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还差一筐完成,就停止了,这是我自己半途而废。譬如填土平地,虽然只刚倒一筐土,但是如果继续下去,那是靠我继续坚持啊!”
梦想的成功,必然离不开两个元素——目标和坚持。《法华经》中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坚持的意义大家都心知肚明,但真正能坚持到底,达成理想的并不多,为什么呢?
一、有人立志,有人立愿。
从定立目标的角度来说,大部分人的梦想都没有那么高尚,不过是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丰足而已。这个可以叫做立愿,达成的难度不是很高。简单的生活,平凡的人生,亦不失幸福。
有些人的梦想格局就大了,比如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让国人全都吃得饱;比如邓稼先成功规划研究了两弹一星,让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他们的梦想达成并非为一己私利,而是改变人民生活质量,改变国家实力,甚至是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进步的。
二、有人重过程,有人重结果。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很多人付出了诸多努力,却发现离目标似乎越来越远了。读书时候的梦想,多多少少都缺少点烟火气。真正踏入社会才发现,一旦涉及生存,梦想就像翅膀沾了沥青的飞鸟,不再轻盈。
这些人往往会质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方向选错了?是不是该改行了呢?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才会功亏一篑。
另外一些人却恰恰相反,他们不以达成某一个结果来衡量是否成功。比如孔子一辈子为了推行仁德而努力,至死不渝;比如钱学森等科学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的建设,为人民造福,令人敬仰。
这种人对待理想,并不认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而是具有使命感的志向,他们不以某一个结果为衡量标准,甚至能接受任何结果。
孔子此言,意在教育学生们,立志目标之后,要懂得坚持,不能功亏一篑,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莫轻言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