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终生学习的职业,学习形式、方法、途径多样,整理一些学习的方式,共勉之
1.参加培训学习,快速提高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是集中性的学习,分为内训和外训,内训由由经验的老师开展,外训可以选择专业度高的培训机构。但社会上的培训鱼龙混杂,在决定培训项目时可以从课程体系、口碑、机构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来考量,往往选择有实力的机构,是比较靠谱的。这个培训有一个弊端,就是成本比较高,所以要和员工在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培训协议,比如参加一场培训后,几个月,或者几年内不得离职。比如,我之前所在机构,一般是5000左右的培训规定3个月内离职,将补偿培训费用。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自身学习
互联网时代为我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同时在教育领域也为我们开辟了一片天地,无论是PC网站,还是移动手机,上面都能找到海量的教学资源。比如教育家APP上有很多实用的课程,囊括最新的教学材料、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基本上拿来就可以用,但需要老师系统化吸收。这种方式就比较经济,但是要注意目前针对教学的培训内容还比较少,原因之一在于教学本身是产品,难以公开售卖,其次教学产品本身也有地域差异,难以全国性标准化。但是,网络上一些普遍性的知识,比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基本的老推续费知识也是对教学有益的,您可以筛选后组织老师们学习。
三、专业老师,1对1有针对性的指导
1对1是针对性最强的指导,效果自然立竿见影。也就是所谓的,师徒制,我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优良传统。沃顿商学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追踪一家高科技公司里一千名参与师徒制的员工在参与之后五年的发展。结果发现,有师傅带领的员工获得升迁的比率,是没有师傅员工的五倍。学校可以推行老带新的师徒制,签订协议,明确权责利,老员工带新老师,每天进行磨课,每周公开课,对教研教学、课堂管理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会让一个老师快速成长起来。这种成长,不仅仅是教学教研层面的,更多是人格层面的,比如都教学的理解,对学生的看法,对教育的理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