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用的改变方法就是自责、自责、自责。不断自责的结果就是不改变,因为你在自责的过程中已经把能量消耗殆尽了。
樊登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来让我不由心惊。“自责”的现象太普遍了,对我而言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孩子摔跤,我会自责“都是我没有看好”;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会自责“都怪我没有讲到那道题”……
很多时候,我以为自己拥有谦虚这一美德。当旁人夸赞我的时候,我往往会不好意思地说:“我哪有你说的这么好?”当下以为自己这是谦虚。可仔细一琢磨,我为什么不能坦然地接受别人的表扬呢?难道人家说的都是假话?还是说,在我的潜意识里,是认为没有资格成为人们口中那么好的人。
既然如此,那我所追求的“遇见更好的自己”岂不是海市蜃楼?
难怪樊登老师说我们首先要自尊而不是自责。改变,从不自责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