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静默赏诗词
凤凰择木,非梧桐不栖;夕阳余晖,非西天不息;落英缤纷,非黄泉不止。而我心何所归属?终是那千回百转的诗词,那流芳千古的名句,扣人心弦,动人心扉。
“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南的清明,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虽是在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气候却也发生了变化。而那让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倾盆大雨,而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绵绵细雨。和着瑟风潇洒的雨丝,凄迷而又美丽,而雨中那位行路者的心情又是如何呢?诗人雨中漫步,不想细雨唤出了心中的那一抹惆怅失意,想要借酒消愁时却又无处可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个多愁善感,一个天真无邪,诗人的落魄,乡间的淳朴,多么闲适美好的场面啊!寥寥几笔,一幅清明漫步图便挥毫于书卷。句句桀骜,字字珠玑,初读诗词,便感受到了它独一无二、倾国倾城的美。
我自静默赏诗词,赏罢它倾了天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新年伊始,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共迎新年来到。百姓的家门口,朝阳沐浴,桃符换新,诗人不禁发出“千门万户曈曈日”的感叹。爆竹声声,美酒盏盏,还有什么比在除夕之夜倒计新年更美好的事呢?再读诗词,我看到了历朝历代的繁荣,阅读这记录历史的美文,当作者的心情与时代的发展碰撞,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
我自静默赏诗词,赏罢它方知繁华。
中秋的琼瑶,勾起了多少诗人的回忆,引发了多少才子的感叹!“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短短两句话,便将月圆之夜的美好景色勾勒得淋漓尽致。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应是难以辨别出树上的乌鸦的,可月色皎洁,已栖息的鸟儿误以为是天色明亮,纷纷亮出歌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之夜,有人团圆举杯邀月,有人在异乡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好友亲朋。诗人以问句收束全文,荡气回肠。而那绵绵的秋思,那愁绪,那思念,不正是落在了诗人的心头吗?千百年来,多少游子望月兴叹,多少异客借月抒怀。任何一个身在他乡的中国人,都会理解这恋乡的情结;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在诗词中觅到自己的灵魂。
我自静默赏诗词,赏罢它散落百家。
千年之前,墨香挥毫尽书不羁内心,千年之后,诗卷书声体味中华品格。当华美文字尽人皆知,当朗朗诗句脍炙人口,泱泱中华最独特、最细腻的本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而在当今社会,传统习俗与外来文化相碰撞,诗词,不正是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无法忘怀的归宿吗?
难忘那流芳千古的名句,那最淳朴、最真实、最美的文字,那记录着历史、篆刻着文明的佳话,打动人心,动彻心扉,相信它终会名扬四海,名垂青史;相信这美好的诗词,终会永久。这,是属于中华的骄傲!
我自静默赏诗词,赏罢它方知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