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下五千年中国古神话
《中国史前史大事记》(三)公元前5-4万年

《中国史前史大事记》(三)公元前5-4万年

作者: 李少峻 | 来源:发表于2020-07-06 11:23 被阅读0次

    公元前5万年

           西藏定日县东南苏热山和申扎县雄梅区珠洛勒河谷有古人类活动。

          5万年前“马” 这件马骨化石距今约有5万年以上,不到1米的地方竟发现了两件马骨化石,说明当时的生态环境非常好,雨水充沛,草原茂盛。

          据一位考古工作者推测,这匹马可能是“马失前蹄”从裂隙口跌了进来摔死了,被水又冲出10多米远。

    公元前4.5万年

    盘古开天劈地时期

           巨人族盘古氏带领族人用石斧劈开洞穴的积雪坚冰,重见阳光。

             盘古氏时期  天地初分之时,盘古生于其中,能知天地之高低及造化之理。

          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盘古氏原为混沌族的后裔-lsj)。开辟天地,盖首出御世之人也。

          皇王大纪曰:盘古生大荒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生矣。

     《黑暗传》——盘古开劈天地

          盘古原名曰金坤,身高万丈无比伦。混沌里面生长成,渐渐长大难容身。

    盘古

    史册中的记录:

          时有出类一人,生于大荒之野,身材高大常人,肢体密砌绀毛。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博古通今,是谓盘古氏,又曰浑敦氏。见山岭崎岖,川源浩荡,彼此阻绝不通,乃教众人于济渡津头,搭起浮梁,填平冲激。自审山石之精坚者,持之以椎凿险峻巉岩(制造、使用细石器),一时否塞开辟(开辟:打开通路),相通往来。众皆服其作用,相与尊奉之。盘古遂出御世,是为三才首君,始有君民之别。盘古常坐高处,众人聚立听教,乃分讲天地回旋,阴阳消长之理。上说三光,下谈四海,听者忘倦。由是混茫肇开矣。迨盘古历世既久,一旦化去,民皆哀恸。

          有子十七人,长曰赫天氏,埋父尸于中山(中山:中央山、中皇山、中黄山,今河南省北部林县、辉县与山西省西南长治市、晋城市之间,漳河以南太行山。子孙迁东之泰山(今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北)以居。),自揣不能治世,避入东之泰山以居。众民思念盘古,将其凿山之物埋之,以为纪念。西方人民忆盘古昔探河源,转寻江流,来此规画,其所践之迹,相戒敬礼勿犯。

          后有鉅灵氏,又曰尸气皇,出于汾阴脽(今山西省万荣县)上。到蜀中,征服5丁。令5丁对盘古时的道路、桥梁进行了修复。盖盘古削平之路,依然崎岖,疏导之渠,仍旧壅塞。或桥梁毁折,或树木丛生。。。盘古所未到者,都辟为路径。

    盘古的家乡

           权威专家确认:湖南沅陵县是盘古的故乡。

          日前,记者从湖南省沅陵县了解到,该县发现中华始祖盘古生活实物遗存佐证,经权威专家多次考证并确认,该县是中华始祖盘古的故乡。

          据悉,2002年夏天,几个狩猎的村民,在位于湘西的沅陵丑溪口村半溪山腰的一个乱石丛生的万年古洞中,无意发现了一把大石锁。当时,这把石锁倒插在古洞的乱石岩中,呈金字塔状,有50多公分高,底部是个正方型,大约半个平方米,足有几百斤重。在石锁的顶部,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圆孔,是用来插锁栓的。村民们将它挪移位置后,惊奇地发现它原来是紧锁在一个半米见方的洞穴上:这个古洞的底下,还隐藏着另一个神秘的洞穴!在这个神秘的洞中之洞内,村民们又发现有56张石床规则地排在一起,石床材料,都来自洞外,是一块块厚薄差不多的片石。更为惊奇的是,在一张石床上面,长了一根两人合抱的钟乳石,足有两米高,色彩斑斓,像是一个身披彩衣的老人。按照钟乳石形成的速度来推算,这根钟乳石至少已经有了上万年的形成期。那样的话,它下面的这张石床,距今不知又该有多少年了。

          石床的发现,很快吸引了历史、考古、民俗、民族、文学界的强烈关注,短短几个月,就有数百名专家、学者前来实地调查,大家最终将这个拥有石床和早期人类生存遗迹的山洞定为盘古洞。盘古就在沅陵从此得到远古遗迹佐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我国著名历史、民俗学家何光岳教授说:“盘古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他就在沅陵,这是谁也争不去的!”

          据了解,沅陵是盘古的故乡,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水经注》等诸多文献中就有记载。晋代的《荆州记》记载说:“沅陵县居西口,有上就、武阳二乡,唯此是盘古子孙。二乡在武陵之北。”这里所说的二乡范围,就为今天的湖南沅陵丑溪口乡。宋代的《溪蛮丛笑》记载说:“五溪之蛮,皆盘古种也,居落区分,名既随异,沅其故壤。”《宋书》《太平寰宇记》《舆地记胜》《桂海虞衡志》《太阳一统志》等古籍文献,也记载我国南方的人口,都是盘古的后代,他们的祖先都是从沅陵迁去的。这充分说明,沅陵的盘古,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

          即使千百年来流行在沅陵境内传统农历五月端阳划龙舟,就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竞赛活动,而是一种舟祭祖先活动。它祭祀的不是别人,正是盘古。“人家划船祭屈原,我划龙舟祭盘古。”

          据介绍,在沅陵县丑溪口乡荔枝溪村半溪岸畔还有一座盘古山。在诸多山峦中,它位置不是最高的,但只要一登上这座山的峰顶,却可以一览周围百里山川,视野非常开阔。盘古山头是由一个圆形的三层台阶组成,远古人类祭天的天坛被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所笼罩着。盘古峰顶的天坛,虽然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却没有半点霸气。

          盘古峰下,和盘古峰隔着一条小溪而望的是一大片平整光滑的陡峭山壁,当地传说这里是盘古开天辟地时一斧子劈出来的。

          盘古开天石壁前,是默默流淌了上万年的半溪,从来没有干涸过,它始终如一地伴随着盘古,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罗泌《路史》:“虽然治故荒忽,井鱼听近,非所详言。而往昔载谍又类不融正闰、五徳终始之传,乃谓天地之初,有浑敦氏者出为之治,继之以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在《洞神部》又有所谓初三皇君,而以此为中三皇,盖难得而稽,据然既揄之矣。此予之所以旁捜旅摭,纪三灵而复着夫三皇也。”

    初三皇: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

    中三皇:天皇君、地皇君、人皇氏(伏羲氏)

    后三皇:太昊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

    五  帝:黄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三命通会》论支干源流曰:“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旃蒙、柔兆、疆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 、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 滩、作噩、阉茂、大渊献。蔡邕独断曰:‘干,干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是也。’谓之天皇氏者,取其天开于子之义也;谓之地皇氏者,取其地辟于丑之义也;谓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于寅之义也。故干支之名在天皇时 始制,而地皇氏则定三辰,道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而干支始各有所配。人皇氏者,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气而 有子母之分,于是干支始有所属焉。至于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与人,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作甲历而文字生焉。逮及黄帝授 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命大尧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子配五行纳音之属。”

    公元前4万年 

    有巢氏时期

    有巢氏生息年代当在4万年以前。

    在位起讫:距今约4万——3万年前。

    生 卒 年:略。

    出 生 地:苍梧(今湖南九嶷山以南)。

    立 都:石楼山(今山西吕梁市兴县东北)。

    年 号:巢皇。

          有巢氏,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史书上说:上古时人类少而禽兽多,人类居住在地面上,经常遭受禽兽的攻击,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伤亡危险。在恶劣环境的逼迫下,部分人类开始往北迁徙。

          他们来到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受鼠类动物的启发,在黄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里面,用石头或树枝挡住洞口,这样就安全了许多。但是北方气候寒冷,许多人宁愿留在危险的南方,也不肯往北迁移。

          这时候有巢氏出现了。传说他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经游过仙山,得仙人指点而有了超人的智慧。他受鸟类在树上筑巢的启发,最先发明了“巢居”。他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即挡风避雨,又可防止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人们非常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尊称他为有巢氏。

          有巢氏被推选为部落酋长后,为大家办了许多好事,名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认为他德高望重,有圣王的才能,一致推选他为总首领,尊称他为“巢皇”,也就是部落联盟总部的大酋长。

          传说有巢氏执政后,迁都于北方圣地石楼山。

          石楼山就在今山西吕梁市兴县东北,当时有巢氏命人在山上挖了一个洞,他就居住在山洞里处理政务。所以后世人便把石楼山称作有巢氏的皇都。

          其实有巢氏时期连一座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哪里会有都城呢?

          有巢氏时期的地质年代为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的晚期。

          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此时人类已经进入到早期智人(古人)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的人类及其文化主要有:

           1954年发现于山西临汾丁村的“丁村人”及其文化(距今10万——6万年前);

             1956年发现于湖北长阳的“长阳人”及其文化(距今10万——8万年前);

            1958年发现于广东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岩洞穴的“马坝人”及其文化(距今10万年前);

            1973年发现于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村的“许家窑人”及其文化(距今10万年前);

           1976年发现于陕西大荔县的“大荔人”及其文化(距今20万——15万年前)等。

           有巢氏时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已经进入到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当时的社会活动主要是男子打猎和捕鱼,女子采集野菜和挖掘块根。

           此时人类的婚姻形式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选择其它族团的女子为“妻”,女子只能选择其它族团的男子为“夫”。就是说甲族团的一群男子(或女子)可以和乙族团的一群女子(或男子)互为夫妻,这便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族外群婚。

           族外群婚只准许甲(乙)族团的一群男子夜里到乙(甲)族团和那里的一群女子过性生活,第二天早晨这些男子就得回到本族团去,不准许留在女子所在的族团。而女人一生都不准许离开本族团。

          这种族外群婚相对于血缘群婚,显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有巢氏的晚期,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来临,历史上称之为武木冰河时期(距今7万——1.2万年前)。

           约在距今7万年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大规模冰块的推进,冻结了大面积的海洋,使全球的气温下降了摄氏10度——12度,海平面降低100米以上,全球的冰川面积扩展到4960万平方公里,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东南亚海及台湾海峡都完全冻结,与大陆架连城一体。

          原来曾经阻碍人类和动物通行的海洋障碍消逝了,中国通往日本列岛的路直接相通,生活在我国东北和华北的动物群(猛犸象、河套大角鹿、普氏野马、野驴、野牛等),越过黄海大平原,一路东奔,直接进入日本,继而又北上通过白令海进入美洲。

           约在5万年前,一部分中华人种自亚洲通过东南亚,从冰冻的海上进入澳大利亚狩猎。

         与此同时,另有一部分中华人种也通过冰冻的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狩猎,成为美洲最早的人类。

          此后大约每年都陆续有一些中华人结伙前往澳大利亚和美洲狩猎,他们于春天时出发,猎取大批动物后,用自制的雪橇拉着猎物返回家乡,与族人共同享用。待到猎物吃得差不多了,第二年春天则又有另一批狩猎者出发了。

          于是,澳大利亚和美洲便成了远古时代中华人的天然狩猎场。

          有巢氏生太古之先,觉识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俾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天下九头咸归。有巢,始君也。动止群群相聚,而尊事之,寿一太易。

          这一时期,‘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食橡栗,暮栖树上。’(《庄子·盗跖篇》)‘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蛇虺’,于是,‘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篇》)。这一历史阶段是指人类则从猿人类进化而来不久,‘冬则居营窟(用土垒成的洞穴)夏则居橧巢(用柴草堆集而成的巢,《礼记·礼运篇》)’,仍保留着巢穴生活习惯。接着是‘燧人氏’时期。有巢氏仿造鸟窝搭房子,并教会人们建造,从此人便不再受风雨欺寒、猛兽攻击了。

    有巢氏

    《丹壶书》分别记有“大巢二世”、“有巢七世”,“大巢”、“有巢”别为二人,那么 《因提纪》的“有巢氏”是为“大巢氏”,《禅通纪》的“有巢氏”是为“有巢氏”。

    《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相传远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为防御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庄子》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时代。因居巢得名与有巢氏发明巢居有关,而被视为巢湖人。它与同时出现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林邑记》也说:“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

    《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周去非说;“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考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岭外代答》卷四)这都说明巢居可能起源于南方。

    有巢氏生籍地望考

    1、山西省(石楼县、洪洞县、临汾县)

           石楼县——历史地理学者王尚义教授考证:“《韩非子·五蠹》中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有巢氏这位圣人就是今山西吕梁山地区石楼县人氏。《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云:‘有巢氏诞生石楼山。’《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曰:‘有巢氏治三百载,栖于石娄。’石楼山,即是晋西吕梁山中部今石楼县东与交口县(古温阳县)交界的大山,亦称太阴山。”

           按一:王尚义教授此文旨在追溯山西文化根系深远,论述“山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因此特意考证“有巢氏这位圣人就是今山西吕梁山地区石楼县人氏”。其据《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关于有巢氏在石楼的资料,大约原出于《遁甲开山图》所载“石楼山在琅邪, 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这当中的“石楼”、“琅邪”到底在哪里?历来有争议。比如安徽省有琅邪山,山东省有“石楼”、“琅邪”,浙江有石娄,各有所执,难成定论。

           按二:王尚义教授此文论述失误,自我否定,下文将有续评。

           按三:有文章称洪洞县、临汾县是有巢氏生籍地望。

    2、河南省(舞阳县)

          台湾学者詹招琳先生说:“有巢氏、混沌氏是伏羲时代的两个帝王。有巢氏先都舞阳,后迁巢湖,混沌氏都舞阳。”(《中华姓氏同源共祖统一辈序(昭穆)表·有考证的三皇五帝时期》)

          按:依照此文,有巢氏是为巢湖人,但其原籍地望在舞阳,不知所据何典。

     3、山东省(东夷地、齐地、沂蒙地区等等)

           《传说中的东夷人》称:“东夷传说中还有几位神话色彩更浓的东夷人,主要是盘古氏、有巢氏、蚩尤、仓颉、后羿。 ”“有巢氏,也称大巢氏,传说为东夷人的先祖之一,是远古时代巢居的发明者。《庄子·盗跖篇》写道:‘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名之曰有巢氏之民。’”

           《春秋战国志·齐国渊源》称:“史传有巢氏兴起于东夷,栖居在齐地的石楼山(石楼山又称‘石娄’)。构巢筑屋的技术从这里兴起。所以石楼山也称‘屋楼山’。从此,人类逐渐脱离了‘穴居野处’的时代。有巢氏生活在考古时代的旧石器早期,也就是地质年代的更新世早期,距今约170多万年以前。”

           《莫言创作与齐文化精神》称:“蚩尤造冶,夷羿制箭,修兴舟车,舜作《韶》乐,有巢氏构巢筑屋等,都对古代东方文化和华夏文化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创始垂统的贡献。所以,齐地也是人类文明的肇始之地。”

          《齐鲁风云》称:“在距今至少一万多年以前,有巢氏大王率领人民造房子,从此大东夷民族摆脱了野蛮人的穴居生活方式,开始从野蛮人的社会中脱离出来,进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大东夷文明。(《有巢氏东夷略考》:关于有巢氏大王是东夷人还是西戎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 ‘巢者,鸟窝也’,因此单从‘巢’这个字的解释来看,显然有巢氏是东夷人。为什么说一定是东夷呢?东夷文明的最大特质就是鸟崇拜,从鸟图腾到鸟生传说等等,都是判定东夷民族的重要依据。”

           《牟娄古城考》:“对于牟娄,《路史》还有这样一段记载:‘古有巢氏治石娄山,即牟娄也,本牟夷国。’(《齐乘》卷一引文)牟夷国是在杞国据有牟娄之前的小国,与牟娄前后同为一城。有巢氏则是传说中的原始部落,今涓河西岸的李家庄子龙山文化遗址,或为有巢氏之治所。”

            日照市及莒县有关旅游文章称:“城东屋楼崮是有巢氏架木为巢的所在,也是莒地先民观天象、分四季、定农时的标志山。”“莒为巢楼之制的故乡,相传有巢氏始起于此地。《通志》认为:‘有巢氏又曰大巢氏,伏羲之后,大庭氏十传为有巢氏,居石楼’。人类‘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起源于莒地,其先祖有巢氏,便是栖居于屋楼一带的莒地先民,山因以得名。《通志》和《绎史》均以有巢氏所治的石牟山又名屋楼山或屋楼崮,在莒城东 20里,是巢楼之制始起的地方。”

    按:山东地灵人杰,向以古圣贤众多而自豪。论说有巢氏是山东省人的文章不在少数,就大地域古名称说,或说是东夷人,或说是齐人,或说是沂蒙人,就小区域今名称说,或说为诸城县人,或说为莒县人,或说为高密人,或说为胶州人,还有说为邹县人,但纷纭复杂,各有所认,甚至彼此争论,相互抵牾。《传说帝王之有巢氏》一文即曾发表评说:“琅琊山在山东诸城县,所谓有巢氏治于此,实不足为信。”该文并以《始学编》等所论为据,认为“巢居开始于南方”,有巢氏当为南方人氏。

    公元前4万年

               正处于“间冰期”,气候转暖,亚洲大陆架裸露,长江向东延伸1000里。

            这时的陕西鄂尔多斯高原和内蒙古河套地区,水草丰肥,气候并不过分寒冷,很适合“鄂尔多斯人”游猎生活。

    盘古创世神话长篇小说《神斧》 《史前密码》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史前史大事记》(三)公元前5-4万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kw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