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杂谈 —— 《黄帝内经说什么》读书笔记(上)

中医杂谈 —— 《黄帝内经说什么》读书笔记(上)

作者: 小蒋不素小蒋 | 来源:发表于2020-11-15 15:31 被阅读0次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注意:《黄帝内经说什么》说的特别杂乱和零碎,且有些地方不成体系,所以本文又借鉴了 《中医基础理论》 的内容。

    一、中医本身


    1、著作

    我们中医学说有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还有《温病条辨》。

    (1)《黄帝内经》

    除了《黄帝内经》其实还有 《黄帝外经》,但是已经失传了。

    《黄帝内经》很多时候是讲道理、讲法则,而《黄帝外经》里可能还有很多的操作方法。比如有人说,《黄帝外经》里讲了不少外科手术方面的理论。

    相当于一个内科、一个外科。

    (2)《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伤寒杂病论》几经战乱!东汉末年,三国纷争,再加上瘟疫流行,这本书到了晋朝都散乱了。后来,一个叫王叔和的人重新整理,把它编成了两本:讨论外感病的叫“伤寒论”;讨论内伤杂病的叫“金匮要略”。

    注意:《伤寒杂病论》不是张仲景自己发明的,是古代先贤传承下来的,由他结合当时防治瘟疫(伤寒流行)的经验撰成一本书。

    在古代,“匮”发 gu 的音。“金匮”是古代皇室储存最珍贵经书的柜子。我曾经参观世纪坛博物馆,里面有个柜子,贴了个标签叫“金匮”。仔细看那个柜子,木材质地非常好,还镶了金边。所以,要为“金匮”做一个对联的话,下联应该叫“玉函”。什么是玉函?它是个匣子。“金匮”和“玉函”,一个柜子,一个匣子,都是珍藏珍贵典籍经书的地方。

    2、中医讲究手术吗?

    中医其实有手术:

    • (上面提到的)《黄帝外经》的一部分内容
    • 据说华佗临死前写了一本叫《青囊经》的书,总结了他外科麻醉的药方等内容,想传给狱卒,结果那厮不接受,他只好“索火而烧之”。

      比如著名的失传了的“麻沸散”

    3、中医就是伪科学

    有人老说中医是伪科学,伪科学没错,中医就是伪科学,不是科学,但中医是另外一门认识自然的学问。梁冬:对,在到达真理的路途上有很多的路径,科学是其中一种。宗教、艺术、文学都是

    4、中医学派

    (1)伤寒派 vs 温病派

    《伤寒杂病论》撰写于东汉末年,这个年代战乱比较频繁,就像曹操的诗中所写的那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种情况下,人们得伤寒证居多。

    而到了清末时期,人们生活比较富足,这时热证比寒证多,所以诞生了另外一门学派——温病学派。温病学派发现,同样是发烧,用《伤寒论》里那些麻黄、附子、细辛、桂枝等热药来治病,反而越治越坏。继续探究原因,发现这种病其实是人们营养过剩造成的。

    所以,温病学派诞生的地方,就是现在最富庶的江浙地区——江苏、浙江。温病学派出的几个大师,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薛雪)等都是江南一带出来的名医。他们用的那些药都比较清灵,药性偏凉,比如连翘、桑叶、菊花等。

    经济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越富裕,得温病的可能性越大。梁冬:温病派应该在江南地区流传比较广吧?徐文兵:富庶地区的达官贵人得温病的非常多,得伤寒病的基本都是穷苦老百姓。

    (2)其他派

    5、贵族医学

    中医本来就是贵族医学。古代留下传统叫“穷人治病,富人还钱”,大夫给一个有钱人治好了病,还会收取除诊费以外的酬金。然后,大夫用这些钱免费给那些穷人施药。虽然这不能说是“劫”富济贫,但中医确实起到了一个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作用。

    6、医生

    (1)以前医生没有社会地位

    在过去,医生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你看华佗被砍头,扁鹊被暗杀,做医生的得留千万个小心。

    (2)凭良心

    中国有两个职业是凭良心去做的,你拿再细的管理,定再细的法律,也管不了——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是老师。

    7、中医与道家

    道家与中医极为深厚的渊源。中医说白了,还是道家传承。

    (1)传承严格

    道家之所以不像其他的教派那么昌明、昌盛,其中有一条就是对学生的选择非常挑剔。

    所以中医也一样。

    (2)少数人信

    所以我觉得中医和道学注定只能是少数人的享受,它不是大众娱乐的东西,也不是大众喜欢的东西。

    (3)并不无为、并不无用

    很多人说道家不入世,但你看我讲的几个开国的人,都是道家。再往后走,刘邦的开国谋士宰相张良,他是师承黄石公的,也是道家。所以在汉朝秉承的是什么?修身。梁冬:黄老之术。徐文兵:对,修身养息、无为而治,结果才有了“文景之治”,为将来汉武帝打匈奴、稳定边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你再往后看,诸葛亮、明朝国师刘伯温等都是道家。梁冬:所以道家才是中国古代帝王术的真正根源。

    (4)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为什么很多医生(抛去被人陷害、迫害死的华陀、扁鹊以外)都很长寿,他每天就沉浸在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中,那种成就感不是说自个儿干了件什么事,而是替天行道,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成就了一件事,这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哪怕你不看表,也大致知道现在几点了,不看日历就知道现在是什么节气,这就是古人说的“天人合一”。

    (5)医不叩门,愿者上钩

    道家是个被动的东西,它不会主动拉着你,“你一定要信我的教啊”

    道不远人”,道就在你身边,道无处不在。

    为什么叫“愿者上钩”呢?正如姜子牙钓鱼。

    兵:对。病得不行了,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你把他救了,他才感激你。如果你都没什么感觉,就跟蔡桓公一样,认为“寡人无疾”。这时候,我就算帮你拨弄好了,你会感激我吗?不会,你甚至还会怪怨我!所以,古人讲“医不叩门”,从来没有医生会主动来敲开你家的门。

    所以,有句古话叫“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就是说,我用大黄把你肚子里面堆积的残渣余孽、痰浊瘀血给泻出去,我救了你的命,结果你不谢我。因为你让我泻了,你让我拉肚子了,你伤着我了。

    病人并不懂中医,反而有时会容易错怪中医。

    (6)他修

    所以,“修”有几种类型:一个叫“修身”,另一个叫“修心”。一个叫“自修”,自己修,自己站桩去。还有一个叫“他修”。老师帮助学生去调理身体,调理好了以后,把“非其人”变成“正是其人”。

    8、药

    (1)分类

    中医讲中药有寒、热、温、凉之分,这讲的是药性。另外,中药还分五味——酸、苦、甘、辛、咸,这是讲它的气味或者滋味。

    这种分类同样适合于食物。

    (2)是药三分毒

    对,如果药没有偏性,那么它也无法纠正病人身体里出现的偏性。中药里面有个“和事佬”叫“甘草”。“甘草”这味药好像在什么药方里都能出现,百搭。但“甘草”能治病吗?有些病它也治不了。

    真正治病的药,像大黄、附子,它们都是鲜明的、个性的,具有毒性的药。附子有毒,大黄也有毒,细辛也有毒,但一个善用药的人,就像一个善用兵的将军一样,知道这个人的特点,会给他一个发挥特点的机会。

    身上有邪气的人要用有毒的药。身上没有邪气,就不要整天乱吃药——是药三分毒。

    (3)并不是越贵越好

    根本不能用补药,也用不着开人参之类的药。但是你要不开,他还不高兴。你方子开得便宜了,他还不乐意。他认为自己是贵人,就应该用贵药。

    他就将一两人参烧成灰服用。我开人参的时候,也把它烧成灰,变成消食化积的药,既满足了你的虚荣心,又没有给你增加副作用。

    告诉你,吃冬虫夏草,你还不如去好好地睡个觉,好好地去吃五谷杂粮。种子都是植物的精,它就是最好的补肾药。很多人大病一场后,就想吃小米粥、咸菜。因为当你身体消耗得很厉害、元气不足,又想依赖于外界补充自己的精气神时,五谷是最容易转化的。

    世间的食材其实并不是越贵重越大补,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服药为什么叫”服“药

    其实“服”在中国古代特指内衣。徐文兵:贴身的衣服叫“服”,外穿在上面叫“衣”,下面叫“裳”,“上衣下裳”,古代分得很清楚。

    而“服”是内衣,那为什么“服药”要用这个“服”呢?徐文兵:这是中医的一个传承。早期治病不是把药汤直接灌到嘴里,而是闻药的气味。所以“佩服”是古代治病的方法。

    我们经常说你服气不服气,其实正确意思是指服的这个药气。

    (5)没有副作用

    比如,中医治疗感冒效果是最好的,而且没有副作用。

    (6)治标也能治本

    二、中医看病


    1、不给亲近的人看病

    医不自治“。”为什么呢?医生给他自己或家人看病,效果就不好。因为那会儿心是乱的,不冷静,情绪很难保持理性。

    当时我妈也慌了。为什么说医不自治?医生给别人下药狠着呢,对自己和家人心态不一样!梁冬:掺杂了个人情感啊!

    我认识那些易经大师给自己算命没一个算得准的。

    如果医生是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亲近的人看病,一动心,就容易出问题。

    2、第一感觉

    中医认为,病人一进门,打眼的第一感觉非常重要。

    3、问你

    (1)叫什么

    医生看病,第一要问姓,第二呢,就要问名。第三,问氏。

    • 名者,命也。名是父母给起的,
    • 字则是自己给取的。所以说“字者,志也”嘛。
    • 氏,一是指你从哪儿来的,二是指你从事什么职业,三是指你是什么职位。所以一说到“氏”,指的绝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所以古书上说,“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其实,这绝对不是神农一个人在那儿尝,是神农氏,而这个氏可能延续了好几代人。

    (2)岁数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说虚岁,我们算计你的年岁,不是从你出生那会儿开始算的,而是从受孕的那一刹那开始算, 这叫虚岁。因为你已经是个人了,

    4、开药

    (1)不要找中医开西药,也别吃西医开的中药

    你到药店买药,头疼吃头疼的药,拉肚子吃拉肚子的药,这就叫 OTC,非处方药。所以,很多厂家都为了争这个 OTC,把中药变成非处方药,打破头。最后,吃坏了很多人。所以,不要找中医开西药,也别吃西医开的中药。梁冬:这就是“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2)先开一个疗程

    我很反感有些大夫一开药就是半年或者一年。你要看自己开的药有效还是没效。有效,那病人的症状就变了,再吃你的药就不对了;如果没效,多吃半年的药干嘛呀!

    5、煎药

    绝对不能用铁锅来煎药。如果你用铁锅煎药,就说明你在大夫开的药里边又加了一味补肺的药。如果这个药是补肺的倒罢了,如果正好是跟肺相反的——人家肝气弱,要补肝,你却拿铁锅煎药,就等于给人家弄了一副毒药,所以古代人煎药都是用陶瓷器皿。陶瓷是土的,中性的,不偏不倚的。实在不行的话,穷人家用铜锅,铜锅的腥味儿不重,比较中和。皇室讲究用金锅银铲。同仁堂制作“安宫牛黄丸”用的就是金锅银铲。金本身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

    6、跟病人的关系

    (1)博弈

    很多按摩科的大夫,或者是中医里搞外科的人,包括帮人按摩的人,如果不会用力,不会用气,不会自我保护,他们的手也会变形。什么腱鞘炎、关节炎,都会有,医生和病人之间其实是互相感染的。所以,我们古人见面不是握手,而是作揖、抱拳问候,别来无恙。干吗不问青红皂白就伸手?

    难怪古人不兴国外的握手礼。

    我慢慢接触病人多了,突然发现,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是医生的能量、气势把病人压倒,还是病人把你干掉?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我对他说:“我给您推荐一个更好的大夫吧!”我就不敢治了。做医生做到一定程度,你会本能地感觉到自己能力的局限。为什么很多做心理咨询的人自杀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2)合作

    中医有很多方法,比如针刺,这是谁跟谁接触?梁冬:人和物品,人和针。而“肉肉相亲”是比较高明的治疗手段

    大夫用心开方,病人用心煎药、服药,“两好”合“一好”,效果最好!

    三、中医基本理论


    0、五行表

    五行(五材)
    五脏
    五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五方 西
    五色
    五音
    五数
    五味
    五季 长夏
    阴阳 少阳(阴中之阳) 太阳(阳中之阳) 阴中之至阴 少阴(阳中之阴) 太阴(阴中之阴)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就不表述了。

    1、介绍

    (1)历史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两个方面。

    (3)思想

    1、研究关系

    我觉得关系姑且这么理解:就是一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如果没有这个交换,关系就不成立。

    道家的文化是研究关系的文化。中医的理论,如阴阳学说,就是把所有的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管理者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人,领袖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的人。

    古人有句话叫“刀笔吏不可以做公卿”,还有句话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是把握宏观大局的人,可以容下一些是是非非的小事。可是刀笔吏是拘泥于细节,抠着字眼不放的人,做不成大事。但是具体事情让他去办,你放心。

    可见,中医大夫是一个宏观的战略家。以前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所以,我认为医生一定要有哲学素养,医生一定要学哲学,一定要学中医。因为中医就是在战略高度上,把患者当人,而不是把患者当作机器——可以分拆、分解。

    2、求缘(环境)不求因

    就叫有智无慧。他有智力,但他没有那种转弯儿的智慧。哲学是拐弯的学问,如果要上升到玄学的话,它就是门圆圈的学问。为什么有因不见得有果呢?因为因果之间还有个“缘”字,因、缘、果。

    所以中医关心的不是那个因。很多人反对中医说:“你们中医连病毒都搞不清楚,怎么治病?”要我说,这种人的思维就是很拙劣。难道我们家进了贼,还必须得先问清楚那个贼姓甚名谁,哪方人士,哪个门派,然后才去把他赶走吗?没必要吧?他是个贼,你要么关门打狗,把他暴打一顿,顺便也把你们家的坛坛罐罐打烂了;要么就开门逐寇,围三缺一,你从哪儿来,让你出去,然后我再总结经验,把我们家的篱笆扎紧了。至于那个贼是谁,我们有必要知道吗?我看护好自家的院子就得了。所以中医治疗是重缘,通过改善环境来达到消灭细菌、病毒的结果

    按照现在的科学来看,可以理解成中医通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愈疾病。

    2、整体观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平衡

    正常的人是什么状态?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或者胜似闲庭信步——外面气候的变化不会对我有任何影响。我们身体有个小气候,内环境是恒温的,不能外面热你也热,外面凉你也凉。如何调节这个小气候呢?靠的是自身阴阳平衡

    大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平衡系统。

    心是火,肾是水,正常的人冷的时候心火会旺点儿,保持体温;热的时候肾水会多一些,让体温降下来。不正常的人是什么状态?外面一有风吹草动,里面就有呼应。

    (2)不过度

    其实过强和过弱都会导致过度,一旦过度就会失去平衡。

    曾有人问我抽烟否,我当然抽烟了,中医不抽烟,还叫中医吗?

    一般人会觉得医生是有很多禁忌的,其实没有,只是忌过度。

    中医和道家认为:人老想做超越自然、超越他自己的事情,最后做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干掉。

    3、辩证

    中医看病,首先要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你笼统说肝病,那它是肝虚还是肝实?

    中医是讲“异法方宜”的,不同的病、不同的症,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调治。

    (1)阴阳

    1、介绍

    阴阳学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有些人理解错误,以为中医是搞有神论,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把握阴阳是典型的辩证唯物主义。徐文兵:很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

    2、表现

    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自和,从不同角度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 阴阳交感:是阴阳之间不断发生交互作用的前提,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基础;
    • 阴阳的对立、互根是事物两个方面的固有属性,说明阴阳之间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
    • 在阴阳对立、互根的基础上,阴阳的消长、转化体现事物的量变与质变过程,说明阴阳的运动变化是使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 阴阳自和是阴阳自身通过彼此之间制约和互用,自我调节以维持相对、动态的平衡。

    3、例子

    • 背为阳,腹为阴;背的上半部是阳,背的下半部是阴。

    当你四肢着地的时候,后背是冲着太阳的,腹部是背着太阳的。
    从抗击打能力来讲,背上的抗击打能力强,胸腹的抗击打能力差。
    还有,老子有一句话: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背负着北面,面朝着南面,这个姿势是养生的最佳姿势。

    • 五臟是阴,六腑是阳

    • 阳中之阳是心,阳中之阴是肺,阴中之阴是肾,阴中之阳是肝,阴中之至阴是脾

    4、应用

    因为茶性质阴寒,所以古代人泡茶的时候是用阳水,也就是天上的水,比如用雨水、雪水煮沸后来冲泡。

    中医认为地下水带有阴寒之气,重浊之气比较重。这种水用来炖一些滋补阴液的药非常合适,但是用来泡茶就不行。这样就是阴上加阴。

    中水也可以,中水也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水,请问是什么水?梁冬:露水。

    (2)实虚

    1、介绍

    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机变化。发病后,邪气的致病力强盛,而正气的抗病能力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斗争激烈,反应明显,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变反应比较剧烈的、亢盛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

    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机变化。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不足或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减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的正气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反应,临床上表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

    什么叫虚?该有的东西没有。什么叫实?梁冬:不该有的却有了

    2、表现

    • 虚实错杂。

    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机变化。

    虚中夹实 指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机变化

    实中夹虚 指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机变化

    • 虚实变化

    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变化,形成了疾病的虚实病机变化。

    (3)表里

    顾名思义,不赘述了。

    (4)寒热

    比如,那怎么判断病人患的是寒邪还是热邪呢?同样是发烧,一个自己要盖被子,一个要蹬被子,这大概是最简单的区分方法。

    4、四气

    “四气”不是四季,而是指寒、热、温、凉。中医讲,人吃的食物和药物分四气五味。四气就是说它有四种性质,吃了以后会让你热,让你温,或者是让你凉,甚至是特别寒。这是四个不同的等级。

    拓展:中医教你如何区分寒性和热性食物

    另外,“四气”也代指天气对地球或者对我们居住环境的影响,分成温、热、凉、寒(春、夏、秋、冬)这四个带有明显特点的阶段。

    5、五行

    (1)介绍

    五行学说,是多元关系的系统论观点。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 “五材”有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2)表现
    • 五行制化

    是指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结合

    下面的介绍不做阐述。待写。

    • 五行胜复

    表现为“子复母仇”

    • 五行异常

    1、相生关系的异常

    表现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

    2、相克关系的异常

    表现为相乘和相侮。

    6、六邪

    中医讲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只有“暑”是复合邪气。为什么叫复合邪气?因为暑必夹湿。

    7、常见词语

    (1)病的等级
    • 有个词叫“别来无恙”,“”是指小毛病;
    • 有点细微的病症出来了叫“”;
    • 如果病来得快,去得也快,比如说发高烧,第二天就退了,这叫“”;
    • 如果已经有了明显的形质改变,这才叫“”,意思就是落下把柄了。
    (2)症、证、病

    待写。

    (3)痒 、疼 与 痛

    疼是“二声”,往上挑的;痛是什么?“四声”,往下降的。疼描写的是性的疼痛。梁冬:往上浮的。徐文兵:尖锐的、浅表的、开放的、热性的,这叫疼;痛是寒的、内敛的、沉闷的。梁冬:在里面的。

    里边是甬道的“甬”,痛者不通,通者不痛,碰到痛者,赶紧把通道给他打开,自然就不痛了。我们简单举个例子,有人说“我牙疼”,我就问你是牙疼还是牙痛?当牙出现了龋齿,里面有感染,出血或者化脓,人的感觉是痛。当你到牙科,医生拿个牙钻,给你开口,把里边的液体放出来,马上不痛。但是牙被打开,牙髓牙神经暴露以后,嘶……你吸口冷气儿,一下就变成开放的感觉,开始疼了。不开放,是痛;开放以后,是疼,不一样。

    痒叫小痛,就是说属于不充分的痛。痒是热性的、尖锐的、发散的。痒跟风的关系特别大。当邪风在身体里面游走不定,人就会感到痒。如果是外风引起的,把患者的风邪给驱走,他就不痒了。如果是内风引起的——精枯血燥引起的内风,这种情况就特别不好调治。

    痒是生机萌动的那种感觉。

    人需要被关爱的时候渴望被拥抱,搔痒其实是用一种感觉压制另外一种感觉。就好像你吃芥末会辣鼻子,受不了了,咋办?闻一下白酒。酒的味道,一下把辣的感觉给压下去了,但是刺激还在。

    我看病,就是要把病人的气机和神机引到患处,不怕病人说疼、说痛,我就怕他说:我没事儿,没感觉。

    (4)魂 魄
    •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 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

    古代抢救垂死的病人,第一件事儿是干嘛?梁冬:不让他大便?对,堵肛门,用一个软木塞子一样的东西,先把肛门塞住,就怕他泄气,为什么?古代中医将肛门称为“魄门”,意思是魂魄从那儿泄,所以先把那儿塞住。

    是不是放屁太多的人魄力不足?徐文兵:可以这么说。魄力不足的人是什么样的?你可以趁他晚上睡觉时考察一个人的魄力。因为人睡觉以后,魂休息了,魄在工作,所以到晚上,那些打呼噜的、心跳骤停的或者憋不住尿的人,魄力都不足。

    8、人的划分

    下面介绍两种划分方式

    (1)精、气、神

    1、区别

    精,泛指有形状态之精微物质,比如粒子状态的基本粒子。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体或液体状态。

    气,泛指无形状态之精微物质,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无形元素,常呈气体状态。

    神,泛指精气之活力,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形态功能变化活力,比如: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过程,显然是由浑然天成、与生俱来的一套自组织自稳定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运作。

    广义的调神,泛指调整我们的这种生命活动自动控制系统,使之接近更加健康的境界。所谓顺从神,即是顺从更加健康的生命活动自动控制系统。
    狭义的调神,即是指调节心理活动。

    精气神一体观,是指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形成有机整体。

    兵:“神”是“气”的最高境界。比如说一桶汽油,汽油本身是精,把它点着了,发出来的热和光是它的气。而点着后产生的那种漂亮的火焰,最顶端、最热烈的部分,我们可能叫它为“神”。作为一个人,我们有肉身,这是我们的精;我们去动作,去运化,这是我们的气;最后诞生了我们的思想、情绪和情感,那是我们的“神”

    2、精

    精的来源,有先天、后天之分。

    先天之精是秉受于父母的造化生殖之精,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断地有物质补充才能保证其精不亏,才能发挥其功能,这种物质即是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微.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古人云:“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3、气

    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

    4、神

    一个人最本质的不是肉身。普通的人能观察到他人的举止行为,能看到他人的气,而那些有着高智慧的古代中医,看到的都是他人的神。

    中国人的学问是通神的学问,不是意识学问。

    相由心生,这个心就是神。

    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小孩子在那儿专心致志地玩儿,心无旁骛,我觉得那是一个通神的过程。

    中国人判断一个人生死的标准,不像西医那样。西医原来的标准是看心跳,如果一个人心率、呼吸都没有了,就判定他为死亡;后来发现有的人死了又活了,尽管没呼吸、没心跳,但是他脑子没死,所以现在判断的依据是“脑是否死亡”。而中医判断人的死亡标准是“是否有神”,一个人如果没神了就说他死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人虽然能吃能喝能做,但他其实已经死了。我们管这种人叫“行尸走肉”,意思是说这个人的元神已经离开他的身体了。所以中医认为我们的躯体,只不过是我们的元神寄居的一个小旅馆。如果你一辈子将元神侍候得好,让它高兴、愉悦,又将它保护得很好,那它就会在你这个旅馆里多住几天。如果你侍候得不好,它就会离你而去,这样你也会活得很痛苦。有些人会自杀、自残,原因就在于他的元神不想再呆在身体里了,走掉了。

    古话说 “形与神俱”。

    (2)精、气、血、津液

    1、功能

    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精、血、津液具有营养、滋润等作用。

    稀薄的叫“津”,粘稠的叫“液”。

    2、阴阳

    气属阳,精、血、津液属阴。

    3、形神

    ”形“:精、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皆归属于 “形”的范畴。

    ”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表现,包括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皆归属于 “神”的范畴。

    "形神兼备"。

    感觉这一节提到的 精、气、血,在中医里还有别的意思,这种歧义性对初学者真的不友好。

    9、人的修炼级别

    从高到低依次卫: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庶人

    举例:

    • 很多中国古代的道家达到了第二个境界。
    • 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而追随他们学习的这些学生也达到了贤人的境界。

    我们普通人,可以把“圣人”是作为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踮踮脚后跟儿,没准儿就能够得着这种境界。所以一定要“ enjoy your life”,“处天地之和,从八方之理”,吃好、喝好,把生活的享受都安排好。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就顺应自然。找适合自己呆的地方,即“天地之和”的地方。

    10、天时 地利 人和

    (1)天时地利

    我们的健康受五运六气影响。

    1、天时

    什么叫“五运”?我们以前讲了,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变化。五运是由天干来控制的。天干一共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五运就是上面说的五行。

    2、地利

    什么叫六气?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它对上半年和下半年气候的影响不一样。这个六气呢,跟地支有关系,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分为两组,一组有六年,每两个年都有相同的气。

    六气就是上面说的六邪。

    (2)人和

    1、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

    人的身心健康和天有关系,和地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受人与人之间关系影响,它们都会让你健康或者生病。

    2、需要做好人和

    中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和。或者是“中知人事”。

    (3)和

    下面延伸说说”和“

    1、和 vs 谐

    “谐”就是一样,共振频率是一样的。天亮了你出来,日出而作;天黑了你休息,这叫“谐”。

    什么叫“和”呢?就是天气太冷的时候,你要去穿棉衣、睡火炕,不要冻坏了;夏天太热了,你稍微在树荫底下坐会儿,扇扇扇子,不要让自己热得中暑,这叫“和”。

    “和”是不同,“谐”是同。快到崩溃的时候一定要“和”,往极点走的时候一定要“谐”

    所以我们说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难道就是和吗?

    2、和的例子

    夫妻拌嘴吵架也一样,丈夫发火了,老婆忍让一下,这叫和;丈夫发火,妻子火更大,这是不和。

    所谓的调和就像两口子吵架一样,你脾气大的时候老婆就声音小点;老婆脾气大的时候,你就声音小点,这样就调和了。

    梁冬:如果我性情稍微好一点的话,老婆可以凶残一点。

    冬天保暖,夏天别太凉,这也叫和。冬天跑出去受冻,夏天在火炉边烤火加热,那叫同。

    古人吃凉菜全是为了下酒,因为要烫一壶热酒喝才吃凉菜的。我们现在又不喝热酒,有些人喝的是冷啤酒,你还上盘儿凉菜。

    “徐大夫,一到下午下班那会儿,我就困得不行。你说我是睡还是不睡啊?”我说:“你这个问题问得有趣,你当然应该睡!好多人问我,什么时候吃饭?我说,那要看你什么时候饥、什么时候饿啊!关注自己,叫“贵人”;跟着别人的点走,叫“贱人”。梁冬:萨特说过,“他者即地狱”,用他人的方式要求自己,就是地狱。

    最后一个叫“和为贵”。就是说,我了解自己了,然后还能跟所有奇奇怪怪、形形色色的人和谐相处,这叫“和为贵”。

    所以有句俗语说,三辈子学会吃和穿。这样的生活方式,不是说你今儿有钱,你就会。“三辈子”的意思就是传三代,

    3、不和的下场

    我们可以想想文明的诞生,你看南极和北极,没有太多生物,谈不上文明;赤道太炎热,也没有太多的文明;只有处于北纬40°的温带,这个不凉不热、四季分明的地方,诞生了伟大的文明,比如埃及的金字塔。

    可惜的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四季分明的国度,却不去调,不去适应,还跟它戗着,最后闹得自己成了病人。

    现在人最可怕的就是“不应”和“逆”。比如,“天亮了”是阳,你就去“应”那个象,该起床了;天黑了,是阴,你去应它的象,去睡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就叫“应”。

    11、经脉

    (1)经 与 脉

    1、介绍

    经脉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我们经常说“经脉”,分”经络“和血脉经络走的是血脉,它走的是有形的物质——

    所以气脉常通,其实就是讲经脉常通,意思就是:我们的血管,包括我们的动脉、静脉,还有毛细血管,它们都是通的,也就是血通。

    血通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没有瘀血。别以为中医说哪儿有块死肉,发青发紫了才叫瘀血。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会出现什么?温度不够。比如测体温,西医测量时,腋下、口腔、肛门分别是一个温度。

    2、例子

    你跟人握手,有的人手不热乎或者冰凉,但那个手还是正常的,没有腐烂、溃疡,说明什么呢?说明血通,但是气过不去。这个叫血通气不通

    还有的人不仅手是凉的,甚至连皮色都变了,手指头发紫发暗。那就是气血不通。西医称之为血栓闭塞型脉管炎。严重的需要截肢。

    (2)经脉分布

    人的身体里面共有二十条经络。

    中医将这二十条经络分成两组,一组叫十二正经,它联系的是我们的脏腑,六条属于“脏”,六条属于“腑”。其中行走的气叫“后天之气”,是指人出生以后,吸入的空气加上吃的食物所产生的能量的那种“气(氣)”。

    人还有另外一套系统走的是先天的元气,它是由你的元精—肾精所化。肾精所化的元气在身体里面走,其路线、方向和十二正经完全不一样,它起于俗称“小肚子”的丹田。肾精在丹田里面化生,然后走到人体的体表,这个路线一共有八条,所产生的经络叫“奇经八脉”。它不同于十二正经,而“正”的反义词就叫“奇”,所以我们叫它“奇经”。

    “奇经八脉”里面最重要的两条就是任脉督脉。梁冬:我们经常说打通任督二脉。徐文兵:督脉属阳,走在人体的阳面,任脉属阴,走在人体的阳阴。

    “奇经八脉”里面的任脉、督脉和冲脉这三条脉都是从丹田,然后从会阴出来。会阴在肛门和阴道中间或者是肛门和睾丸中间。从这儿出来以后,就分开走了。

    (3)经脉的具体介绍

    1、冲脉与生殖

    冲脉跟人的生殖功能有直接的关系。

    原来他的老婆总是不怀孕,他的冲脉一通,老婆怀孕了。

    你们叫荷尔蒙,我们中医叫冲脉气血旺盛。

    太监被去势之后就没胡子了,女人不长胡子是因为她的冲脉上不来,女人的冲脉散到胸中,发育乳房,除非你把她底下塞住,她不来月经,冲脉再往上冲就长出胡子了。长小胡子的女青年,一般都是月经有问题。一个男的,胡子稀稀拉拉的,是冲脉有问题。冲脉沿着任脉两侧 0. 5 寸,其实就是肾经的那条线往上走。我调治很多有胃病的男人,本来是胃有毛病,结果一看,原来是冲脉被堵住了。

    (4)把脉

    号脉可以提前探查病气。

    1、方式

    • 三部九侯

    按切全身动脉,以体察经络气血运行情况,从而推断疾病的脉诊方法。又称遍诊,为古代脉诊方法之一。

    • 寸口脉

    指头往病人脉上一搭,这个脉只是我们古代三部九侯的一个部分—寸口脉。寸口脉是从谁那儿流传下来的呢?以前人们看病都要摸全身,扁鹊则独取寸口。

    2、种类

    李时珍写的《濒湖脉学》里面有 27 种脉象。愿意学号脉的话,可以看看李时珍写的《濒湖脉学》。李时珍晚年就住在“濒湖”,自号濒湖老人。他把二十七种脉象全部以七言歌诀的形式总结出来了。

    3、变化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人的脉是不一样的,你通过探查人的脉象,可以得知他到底是哪个季节得了什么病。春天应该浮,冬天应该沉,这是中医检查人号脉的理论依据。

    左右手的脉象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我只有一个心臟,为什么左右手脉象不一样?因为从解剖学上来讲,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左胳膊离心臟比较近;右胳膊离心臟比较远,还是有不同之处的。即便根源相同,还有个位置的不同。所以,中医认为左手和右手的脉象是不一样的。

    在北半球的时候,左手代表生发——太阳从东边起;右手代表肃降。所以,左手食指代表心、中指代表肝、无名指代表肾,肾阴。右手食指代表肺、中指代表脾胃、无名指代表肾阳。这就是通过这三个指头去“谨察”五臟六腑的变化。

    还有:

    • 男女
    • 不同体质

    4、原理

    古代没有表,是怎么确定脉的频率的?一息四至,一息——一呼一吸之间跳四下。梁冬:这个呼吸是医生的呼吸还是病人的呼吸?徐文兵:是医生的呼吸。

    前面我们讲过,一般人是一次呼吸三、四次心挑。

    常人之脉跳三下,病人的脉跳四下。迟脉,要么就是阴寒内盛,要么就是阳气不足。脉动超过四下,五下、六下就是有热,这叫数脉,体内要么有虚火,要么有实火。这些起码的脉象,医生在号完脉以后应该告诉病人。

    健康的人心律是齐的,是匀速跑,不会出现停跳、间歇,否则就叫心律不齐了。

    5、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脉

    觉得号脉这件事情说明,中医绝不可能批量生产。

    大家想学号脉,要先去修身,气脉通了以后,手会发热,手指的末梢就会有感觉,最简单的感觉——当你把手放到没生命的桌子上,能感觉到指尖有脉动在跳,这样你才有资格给人号脉。

    医生给你号完脉,你要看看大夫给你号脉时那个手指头是不是凉的。如果医生仨手指头是冰凉的,你就别让他看病了。号完脉后你问问他,我的心率是多少?

    同样的脉,不同的人摸完了以后得出的结论不一样,这就是说“脉象”不同,为什么不同?梁冬:因为摸脉的人不同。徐文兵:简单来说,同样一张 X 光片,不同的大夫看,得出的结论不一样。谁更接近于真相,说明谁的诊断水平就高。

    好的医生就是要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人肉 CT 机。甚至是比 CT 还精细的是 MRA,核磁共振。

    6、”看“”见“ 、”视“ 和 ”察“

    肉眼去看东西叫“”、叫“”,但不能用“视”,也不能用“察”。

    视和察都带一个“示”字边。”视“和“察”是要用心才能达到的一种状态。

    所谓“”是处在一种通神的状态下,我们经常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个“视”就是说,我在入定的状态下,没有体会到、没有感觉到眼前的东西。道家修炼中有一个考察学生的方法,比如说咱俩今天晚上开始静坐,正好天上有一个月亮,但我们是在一个密闭的没有窗户的屋子里静坐,所以不知道天昏地暗,也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然后,老师就问,月亮在哪儿?就是考察你在肉眼看不见的情况下能不能感觉到月亮的存在,并确切地指出它的方位。如果你能做到,那么考试通过,你可以去练下一级。

    长桑君把扁鹊培养到了什么程度呢?扁鹊出师时可以视见垣一方人,意思是能够视见墙对面的那个人。扁鹊甚至能够描绘出那个人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这叫出神入化。

    号脉有肉的接触,叫“”。我干脆不摸你的脉,叫“”。所以,“视”要比“察”高一级别。

    梁冬:“警视厅”要比“警察厅”高。

    (5)穴道

    1、作用

    一个人的血能在自己的身上周流不止,可能不仅仅是依靠心臟的血压。徐文兵:完全不是。人的十二经皆有动脉,都有元气驻的穴位,我们叫原穴。这些都是协助心臟工作的。就好像你有个主泵,泵到一定高度或地方以后,接着还有一个小泵,接着再往下泵,动力持续不断。

    2、个数

    在人体上,就目前来讲,官方承认的穴位有361个。梁冬: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365个。徐文兵:《黄帝内经》讲有365个,因为膀胱经在后背分成了四条经络,它把肺俞这个穴重复计算了,所以最后是365个。

    3、分类

    能量有出有入,入的那处地方叫“”,是凹下去的,这一块的气是往下沉的;但有的地方是冒气儿的,是往外突起的,那个穴叫“”,就是左边“月”字旁,右边一个“俞”——就是愉快的愉的那半边儿。这个正确发音叫shù。

    4、小心一些脆弱穴位

    所以,古代很多书上记载,风府风池穴是不许扎针的,你可以揉一揉、按一按。为什么呢?因为针沿着脊髓孔进去以后,可能触及延髓脑干,而延髓脑干是控制我们心跳呼吸的中枢,如果扎到那儿,就把人扎死了。所以,这个地方禁针。梁冬:古代的点穴术,真的是有依据的。

    5、例子

    想戒烟就揉阳溪穴。

    大猩猩有个招牌动作——捶胸。捶胸捶的是哪个穴?膻中穴。大猩猩学过中医吗?没有。是先天的本能告诉它,发怒、不高兴的时候,捶那儿很舒服。我们跟大猩猩学习,心情不愉快的时候捶一捶胸,心情肯定舒服许多。

    12、阳气

    下面单拎一个中医大家最常见的一个词来讲。这个词其实指向的意思很多很模糊。

    (1)介绍
    • 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
    • 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
    • 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
    • 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
    (2)作用

    为什么阳气足,夏天还不觉得热呢?徐文兵:阳气足可以推动两个功能:一个是制热功能。阳气足,冬天不觉得冷;另外一个是制冷功能,表现就是夏天不觉得热,因为阳气就相当于氟利昂,把肾精发动起来以后,人就凉快下来了。

    那些阳气不足的人,一到夏天就手心热、烦躁。而阳气足的人就会很安静,不过要是打架,他那劲儿就大。

    (3)小孩阳气最大

    小孩子的脉搏和心率都比成人要快,所以中医管他们叫纯阳之体。“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是拉扯小孩子的法则。所谓饥呢,就是说别给他塞得太饱了。大部分人家对待小孩是:妈妈喂,爸爸喂,爷爷喂,奶奶喂,塞得孩子肚子鼓鼓的。然后呢,还捂得特别严实,就怕他着凉。小孩子的特点就是耐寒不耐热,不能给他捂得太严了。

    (4)阳气不足要小心

    很多人都千里迢迢跑到西藏。一般人就会遇到两个问題:一个是高原反应,再一个就是强烈的紫外线辐射。梁冬:我听说,有些自身阳气不足、神不守舍的人去西藏,回来之后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5)艾灸 与 针灸

    1、艾灸

    (1)介绍

    为什么要用艾

    • 第一,做艾灸用的艾草曾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用的材料,这种草有一个特点,它能捣成特别细的绒,引燃的效果特别好。钻木钻得温度特别高的时候,最先燃烧的就是艾草做成的绒,别的草都不如它;
    • 第二,艾草本身有一种香味。五月端午节家家户户挂什么?挂艾蒿,用它那种鲜香之气来避开邪气、湿毒。

    兵:所以说,同样是热,但是热的感觉不一样。古代一些有神通的大巫们千挑万选,神农氏尝百草,才挑出了一个艾草。艾草点燃了以后,它的气能跟人的气和谐共振,它的波长也与人体最接近,从而人体才容易接受它,让艾灸之气渗透得更深。

    (2)实践

    兵:古人有句话叫“三年之疾,必求七年之艾”,不是说要做艾灸做七年,而是要用存放七年的艾蒿来做。

    我有一个朋友的肠胃比较凉,相比之下还是水暖舒服,加温后的水散发出来的热量的振幅、波长等,跟我们人体相对更接近一些。而最接近的,还是艾草,而且它放的时间越长,渗透性越好,烟也越小。

    2、针灸

    (1)介绍

    直接用针扎在特定穴位。

    (2)实践

    “针刺麻醉”,不仅不伤神,而且不伤人的脊髓,而现在医院里的全麻都是在脊髓里打药。

    ”针刺麻醉“效果肯定不如西方的麻醉,只能居于辅助地位。

    以前我们做针刺麻醉,就是在合谷穴扎一针,或者强刺激,或者通上电。这时候你给他切开肚子做手术,他都没有知觉,何况拔牙。梁冬:怪不得我小的时候牙疼,我妈就叫我捏虎口。我以为我妈是让我转移疼痛位置呢。

    3、艾灸 针灸的联系

    针刺的发明其实比艾灸要晚一些。相传,艾灸这种代表母爱的治疗方法是女娲发明的,再往后,代表父爱的治疗方法就比较严厉一些,就是扎针。九针据说是伏羲制造的,他做了九种不同规格的针具,有大有小,有粗有细,还有三棱的,最大的针跟小刀子一样。

    艾灸有点补的作用。真正可以祛邪的方法是针刺。

    可以看出针灸比艾灸更狠、效果更好。

    4、针刺 针灸的联系

    针灸者,久也。针刺更快。

    13、毒

    古代中医文献中,“毒”这个词汇出现的比例并不是很多,出现的语境主要有以下三种:

    • 药物之毒,如半夏、附子、大戟、芫花、甘遂、乌头、巴豆、铅丹等。

      在上面介绍“药”的”是药三分毒“里提到过。

    • “疫疬”之毒,如“禽流感”“流行性感冒”

    • 偏胜之“毒”:如寒毒、湿毒、热毒、浊毒等。

    一般来说,前两种是狭义之“毒”,第三种是广义之“毒”。

    下手这么狠毒!”狠是狠,毒是毒,古代这个毒的意思是指凝聚起来的那个能量

    (1)”解“毒 vs ”释“毒

    就是把外在强加给你束缚心性的那种东西给解脱开,这叫“释”;从内部给它分开则叫“解”。另外,这个“释”还有稀释的意思。

    所以我们经常说的“解毒”,有的是从内部给它瓦解掉,这叫“解”;而你从外部给它松绑或把它的浓度给降低了,这就叫“释”毒。

    庖丁解牛 与 释放、稀释。

    [拓展] 大解 vs 小解 的出处

    当年,明朝搞了个大移民。山西这个地方是“躲在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不管外边的事,所以山西一直是安定的,人口繁衍得很好。可其他地方战乱频繁,人口稀少,所以明朝皇帝就强迫山西人往其他地方迁。怎么迁?就是捆上你的手,拴根长绳子,强迫你走。途中你要去大小便怎么办?就得解手。他们对官兵说:“求求您把我手解开,我去撒尿。”官兵就问了:“你是大解还是小解?”如果是小解,松一下就行了,大解就全松开。

    (2)排毒

    我们背上的膀胱经,据说是全身最重要的一个排毒经。

    关于中医排毒的理论,我感觉被现在的保健品或者医疗美容市场玩坏了。

    14、用进废退

    不用就会导致“用进废退”。

    冬: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情,一对恋人分手了,女同学说:“把我的青春赔给我。”男同学就说:“自行车放在那里不骑,它自己还会坏得更快嘞。”所以对女同学来说,你反而还要感谢他呢。道理就在这里,对不对?徐文兵:对,这男同学说得还比较客气,他应该说我们互相滋养,谈不上损失,如果你有损失,那我也有损失。梁冬:你有获得,我也有获得,是吧?

    15、身体求全

    我们说要有一个健全的身体,所谓“全”,就是说自然赋予你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用的,可现代人认识不到这些,常常干一些蠢事。比如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把阑尾给切了,把扁桃体给割了,一说胆发炎了结石了就切掉胆囊,这就叫“不全”,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残”。

    阑尾这个器官是专门消化动物的毛发的,就是说我们把那个生肉连皮带肉、连毛带血吃进去以后,动物的那个毛发是通过阑尾消化的。进化到现在,我们吃肉之前会剃毛、刮毛,把它弄得干干净净,慢慢地这个阑尾的功能也退化了。但是它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消失,所以不要轻易切除它,要保持“全形”。还有一个扁桃体的问题,我说过孩子是纯阳之体,不要给他吃烤鸡翅、鸡肉等热性的东西,否则吃完后就容易上火,导致扁桃体发炎。有人认为,防止扁桃体发炎的最省事办法就是切掉它。我告诉你,咽喉是心的门户,扁桃体切除以后,心的门户大开,就会直接伤害到内心。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这一节并不值得推敲。单论其中一点:”阑尾这个器官是专门消化动物的毛发的“:根据科学研究显示,阑尾有助于消化植物中的过多纤维素。

    16、看相

    (1)印堂

    印堂发亮就是督脉的气很旺,不管社会关系上的运怎么样,起码他的身体是好的。好多人走“背”字,倒霉的时候,印堂就是暗的。

    (2)其他

    包括“面相”、“骨相”、“声相”、“手相”、“乳相”等等。

    17、风水

    中医跟风水也有渊源,略。

    为什么开国皇帝就走运、末代皇帝就背运呢?因为气变了!古代真正的风水大师能体会到气的存在。

    18、房中术

    中医学奠基的理论著作是《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并没有房中术或者房中保健一类的内容。而是反复强调的是房事要有节制,并且把“房劳过度”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但道家由此发展出另一门学问叫“研究房中”。内容很广很深,这里不赘述了。

    四、四季


    0、介绍

    (1)“天”、“候”、“气”、“节” 区别

    古人把每五天就会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叫什么?梁冬:一候!所以中医一般开五服药让你回去吃,五天后回来复诊,这叫一候。

    古人把一年计为了七十二候,然后又把三候,也就是十五天的一个变化叫“一气”。

    有个词语叫“过气”

    三气四十五天,叫一节

    而二十四节气,其实多了一个字,标准的叫法应该是二十四气。

    (2)节气

    我们经常说“四时八节”,“四时”就是“四季”,“八节”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还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按照科学的研究,春天什么时候到呢?日平均温度连续五天维持在 10℃ 以上,那才叫立春,这是科学的、理性的认识。可中国人讲究的是慧、感觉,就是说这一天的温度哪怕是在零下 30℃,但今天立春了,气就不一样了

    1、春 - 发

    (1)介绍

    我们经常说冬天要闭藏,要进补,要养精蓄锐,留到春天干什么呢?不是让你去增加脂肪,提高血脂、血糖浓度,而是留到春天让它去生根、发芽、开花,所以叫发陈。这种“发陈”,我们叫“伏邪”,在秋冬它就埋伏下来,到了春天,“哗”一下勾起来了。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人活这一辈子,长短和质量真的取决于春天。

    (2)应该做什么

    1、春天,多立志,多做事

    一到冬天,我就变得很消沉。一到春天,我就开始蠢蠢欲动,老想干点什么事儿。

    2、多给予,促生机

    这叫“生而勿杀”。接下来是“生而勿杀”后的“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徐文兵:予是给予的予,夺是夺取的夺。这时候,作为老板,是要给员工发奖金,发工资,鼓励他们去做计划、去创新的,而不是去苛责他们。

    比如:

    • 应多“植树”
    • 大家都知道,春节我们是要给红包

    2、夏 - 长

    (1)介绍

    这时,要疯狂生长,去孕育自己的果实

    ”万物华实”,为什么春有华,秋有实?为什么有的花朵华而不实?因为它在夏天没“”。所以,“秀”是植物在开花、受精后,开始孕育果实的那个状态,春天开完花了,到夏天,树上结满了青色果实的状态叫“秀”。而具体到人,女人怀孕后挺着个大肚子叫“孕”。这就叫“夏三月,此谓蕃秀”。

    兵:“秀才”啥意思?怀着才的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不是一肚子草包的叫“秀才”。

    (2)应该做什么

    1、不要怕热

    农民伯伯最怕的是夏天不热。在夏天,要是连着几个阴雨天,完了,种下的麦子该灌浆的灌不了浆,该抽穗的抽不了穗,就成不了实,结不了果。

    (1)适当接触阳光

    “无厌于日”,就是说在夏天这么激烈、奔放的时候,我们不要讨厌太阳。

    营养物质,比如说对钙,对维生素 D 的吸收,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有光照。为什么有人一到秋冬就会患抑郁症?

    但也别在太阳下面暴晒,免得中暑。

    (2) 不要贪冷

    ① 冷气

    所以现在真是一个可怕的冷气新社会。

    夏天最容易受寒,因为在夏天,我们的毛孔是张开的。所以在夏天,身体其实是最痛苦的,好多人的病都是受寒后“做”下的。

    冬:以前你说过,很多老妈妈们正在热火朝天做饭的时候,突然忘了根黄瓜,或是忘了拿甜面酱。打开冰箱,手一伸进去,得,寒气一下就窜到身体里了。结果肩膀疼、关节疼,有时候疼得一晚上睡不着觉,到医院检查也查不出啥毛病。

    热得实在不行,就把隔壁房间的空调打开。特别热的时候,我一般是把空调的除湿功能打开。这不是让它降温,而是让它除湿,因为我觉得湿气比热气对人的伤害更大。除湿以后,屋里会稍微干燥、凉爽一点儿,趁着这个劲儿,赶紧盖毛巾被一睡,等再热的时候你已经睡着了。人睡着以后,各种代谢活动都会降低,人的体温也会降低,那会儿外边热你会不觉得热。

    ② 冷食

    兵:“泄”和“泻”之间有什么区别?“使气得泄”的“泄”是无形能量的流失;而能看得见的水泻、大便溏泻的“泻”用的是三点水加一个“写”字的“泻”。它们分别指的是无形和有形的能量流失

    兵:要“使气得泄”,这是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在夏天,很多人喜欢喝冷饮、吃冰棍,把自己“冰镇”起来。想一想,气被这些冷东西冰镇后能从身体里泄出去吗?不会,反而被镇在身体内了。

    ③ 解决办法

    越到这个时候,你就越要吃热性的东西。我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为什么要吃姜?为了温暖肠胃

    如果要喝水,也要尽量喝点热水。什么叫“生津止渴”,只有让自己体内产生津液,才能真正消除焦渴的状态。如果生不了津,你就是吃再多的冰,喝再多的冷饮,也还是会渴。所以人家是讨碗热茶喝,之后唇齿留香,唉,舌下津液一出来,那股焦渴劲就没了。作为回报,然后他就送对方一块冰。

    (3)心静自然凉

    到了夏天,人会觉得热,觉得特別躁。

    古人讲:“心静自然凉。”谁能让心火静下来,谁克火?水克火。这个水不是指冷饮,而是我们的精化成的体液,体液循环起来以后,自然能够让你平静下来。所以,肾精足的人,体液循环会好,好像空调里面的氟利昂加得足,致冷效果就好。

    人有一套制热系统是心火,心火苗一撩就热了;还有一套制冷系统是肾水,你把这套系统打开以后,就好像身体里面有一个循环,它会平静。

    (4)要出汗

    可是现在很多人夏天不出汗,很可怕的一件事儿。第一,说明他们没有阳气;第二,说明他们没有体液;第三,说明他们经络闭塞。

    夏天如果你不让汗出来,到了秋天就要落病的。黄帝说了“秋成风疟”,如果夏天你没有把邪恶的东西排出去,秋天一闭藏,把这些东西收回到体内就成了伏邪。

    2、不要急躁发脾气

    “制怒”。

    3、保持开放

    冬:因为毛孔是开放的。夏天你应该让自己处于开放、开泄的状态,但也不要像某些膀爷,一到夏天,光着个膀子横着就出来了。

    4、示爱

    夏天是示爱的最好季节。兵:不仅是示爱的季节,甚至是做那个的季节。“

    秋天想谈恋爱,除非你的阳气特别旺。

    (3)小心什么

    1、中暑

    夏天有个特点:温度高,湿度也高,如果一个人同时受了热邪和湿邪,就会中暑。

    具体用药略。

    夏天预防中暑切记:第一,虽说“无厌于日”,但别到太阳底下暴晒;第二,千万别把自己的脾胃闹凉了,脾胃一凉,便容易中暑。

    3、秋 - 收

    (1)介绍

    你看啊,所有的动物一到春天、夏天都脱毛,因为天气热了嘛。有个成语叫“明察秋毫”,还有一个成语叫“秋毫无犯”,什么叫“秋毫”?梁冬:就是动物在秋天长出来的小绒毛。徐文兵:任何动物,包括人,知道天气要转冷了,立秋一过,身上就开始长出细细的绒毛。

    (2)应该做什么

    1、收心

    一到秋天,神和气都要收一收。你就该收心了,不表达爱了,要开始回归了,这就叫“使志安宁”。梁冬:这样看来,秋天不是一个谈恋爱的好季节。

    2、养膘

    秋天是增加皮下脂肪含量的季节

    广东话叫秋风起吃腊味。

    3、多吃水果

    应时。

    (3)小心什么

    1、小心肃杀

    秋天是肃杀的时候,古说“秋后问斩”。

    如果不得不做准分子手术的话呢,最好春天去做。

    4、冬 - 藏

    (1)介绍

    就像动物都会“冬眠”。老百姓把这叫“猫冬”。

    (2)应该做什么

    1、藏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或者说“冬伤于精,春必病温”

    ① 身体

    冬天只要做好保暖就行了。一定要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要受寒气。但是偏偏有一些人要与自然抗争,冬天去跑步、冬泳、洗冷水浴。

    作为一个医生,我接触的病人其中不少都是因为冬泳落下的病根,来找我看病的。冬天,大部分树叶都凋零了,只有松柏还依旧青翠。这个时候,体质特别好的人是可以冬泳的,比如马寅初教授就喜欢冬泳,而且活到了 100 多岁。他就相当于是树木里面的“松柏”。所以,您在冬泳之前要先掂量一下自个儿的身子骨,看自己是不是松柏。如果是,您就去;不是,那您还是悄悄地把“叶子落了”,把自己裹严实一点。

    古代的北方人养生,冬天是睡火炕的。

    冬天毛汗孔是严格关闭的、收紧的,在这个时候出汗是极蠢的。

    原则上,《黄帝内经》说的主要是针对中原地区,它不像东北那么冷,又没有南方阴冷。

    ② 精神

    将过去的回忆和将来的计划都藏起来。

    这时应该整理、修复,关爱自己,不要去折腾,不要去张扬,不要去外露了。如果有什么想法和愿望,到了严酷的冬天,也不要露出来了。

    2、不折腾

    一天的“冬天”是在晚上。所以,冬季如果你还去折腾、张扬,那就跟你晚上不睡觉是一个道理。

    3、自爱

    冬天应该多一点自爱。

    4、好好享受成果

    你拼命工作,拼命奋斗,最后是不是要享受应有的成果?我们在春天播下去的种子,夏天长了,秋收了,到冬天了,是不是就应该去品尝,去享受这一切?

    5、进补

    我为什么说冬天是个进补的季节呢?因为在冬天,人体的阳气不散布在体表,而是回缩到了体内。所以这时候你吃进去的东西可以被充分地消、化、吸收。

    • 猪肉是非常适合在冬天进补

      笋搭配其他肉都不香,只有搭配猪肉时才香。

    • 冬天吃什么果最好?坚果。

    5、对应关系

    1、到什么季节保养对应的五脏

    参考五行图

    2、如果得病、容易伤害对应的五脏

    参考五行图

    3、到什么季节适合吃对应的饮食口味

    参考五行图

    注意:原书中四季对应的饮食口味跟我网上查了不一样。我迷惑了??所以下面仅供参考。这里待写。

    • 夏天吃西瓜的时候都会稍微洒点盐,喝绿豆汤时也会加点盐进去。

    • 到了秋天,水果熟了,那你就该吃点应季的水果,最好是酸的,滋补下自己的津液。

    • 到了冬天,该吃些什么呢?烧烤的,炙的东西!烧烤的东西是什么味道?苦!

    • 最后,一年四季我们都应该吃甜。(补脾)

    4、吃肉

    春天不是杀戮的季节,也就是说,春天是一个不吃肉或者少吃肉的季节。立秋那天要贴秋膘,冬天是要进补的,这俩季节都是要吃肉的。但是很多人在春天还使劲地吃肉,这是不对的。

    春天是消化的季节,是把冬天储存下来的营养转化成气血、精神能量的时候。所以春天不是吃肉而是吃青绿色植物的季节。

    5、作息

    • 春,早睡早起。春天的早上,地气升腾得最厉害,我们一定要好好接地气儿。
    • 夏,晚睡早起
    • 秋,早起早睡
    • 冬,早睡晚起

    要做到”与鸡俱兴“。现在鸡、鸟都睡得比较晚,是吧?徐文兵:现在都市的光污染很严重,很多鸟误以为太阳还没落。为什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亮特别亮的时候,鸟儿感觉天好像还亮着,它还能飞,其实那是假象。

    6、身体状态

    我们说人在春天要“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是要自由散漫的,而到秋天,我们就可以穿紧身衣来紧紧身子,收敛一下自己。

    五、地理方位

    0、介绍

    出生地影响你一生的体质。

    我觉得出生的季节也影响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会对这里人的体质和健康,乃至心态造成不同的影响。

    1、东

    (1)介绍

    《黄帝内经》里说的这个东方指的大概就是北起秦皇岛到连云港,再往南到浙江、温州这一带。

    东,属木,东方的特点是什么?

    • 生发之气大
    • 草木丰茂
    (2)容易得什么病

    1、多盐

    所以东方文明的诞生,很大因素就是因为靠海,不缺盐。在东方,吹的风都有鱼腥味儿,有盐的味道,所以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就是吃一些海产品,也就是“嗜咸”。

    • 易生内热,易发“痈疡”
    • 皮肤黑
    • 肾亏
    • 耳背

    注意,我们说的鱼不是淡水鱼,是海鱼。

    现在发现,但凡是夜场旁边,大多都有火锅店。男男女女,夜间出来吃宵夜,都爱吃火锅,而且特别喜欢点麻辣小龙虾吃。看来,他们都是一群肾亏的人啊!

    2、西

    (1)介绍

    金,主肃杀,所以在中原地区往西,一般都是戈壁、沙漠这样的地方,草木不生。

    西方人则穿得“粗枝大叶”,他们穿粗毛、粗麻织成的衣服。在西方要是穿细软衣服,纯粹就是在找病。

    (2)容易得什么病

    1、肺

    西方风沙大。

    2、结石

    水土刚硬,所以西北方的水水质都偏硬,而且水碱特别大,水土刚强!在这种地方煮水,茶壶里结的水碱、水垢就会特别多。一壶水煮出来,你就能看见底下厚厚的一层。

    而真正能泡出茶性的水必须是什么?软水,只有软水才能把茶香。

    长期喝这样的水,容易得结石。

    3、肠胃

    西方人为了抵御这种刚烈的西风,或者多风的天气,所以吃得很厚重,皮下脂肪特别厚。

    东方人就吃鱼盐,总吃一种东西,偏了,往往会造成五脏六腑的失衡;而西方的人是“华食”,“华食”就是说他们吃的东西品种比较杂、比较多。容易得肠胃疾病。

    但对西方人来说,既然病不在表,在收引,在自己的肠胃里面,那用的治疗方法就不是外治法,而是内治法。这个内治法是指服药。

    3、北

    (1)介绍

    北方游牧民族有一个生活特点——逐水草而居。他们没有固定的居处,搭个帐篷、蒙古包就能住了。

    北方的地气是“闭藏”。

    古代的北方就是蒙古,蒙古有漠南和漠北之分。

    (2)容易得什么病

    1、脏寒

    比如肺寒、心脏寒。

    北方人脏寒,要多做艾灸。

    2、牛奶

    乳食是北方人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饮品或者食品,包括它的衍生品,如奶皮子、奶酪、奶油等。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在劝说身处内陆的人少喝牛奶?这是因为在北方生活的人,长期处于高寒的生活环境,肾精闭藏得比较足,肾精所化出来的消化酶、消化液也相对足,所以喝进去的牛奶,对北方人来说很好消化。可是到了南方或者是到了东方,人们肾精本来闭藏就不足,消化能力差,再喝牛奶,就不容易适应。尤其是中原地区的人喝奶,效果就更差。

    喝酸奶,就不容易产生那么大的寒性。

    而在广东吃奶叫姜撞奶,要把姜汁跟奶混到一起吃。

    长期喝乳食,不消不化的结果就是导致脏寒。

    所以,传说中“牛奶解酒”是有道理的。徐文兵:这个酒的热性和牛奶的阴寒之性,恰好可以平衡一下。要是光喝牛奶,不喝烈酒,而是喝点儿啤酒,更寒!

    4、南

    我家属于皖南,属于“南”。

    (1)介绍

    在《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南方没有到达现在海边的广东、福建,它是指的吴越,就是江苏、湖南、湖北这一带。

    我们现在说的南方都是长江冲积形成的平原,地势比较低,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就是湿气比较重。越往高越爽,但是越往下,越容易出现湿气

    北方人吃小米、黍子、小麦,都偏热。可南方人主要吃什么?大米。大米又叫水稻,南方人体内有那种火热之性,吃大米正好平衡。

    另外,南方还有一个特点,水土弱。水土弱对应的是什么?水土刚强。西方就是水土刚强,水的碱性大,水含的矿物质多,洗衣服不干净,或者说肥皂、洗衣粉消耗的量大。而到了南方,水质比较软,洗衣服特别干净。而且,南方这种软水对人也特别滋养,所以这里人的皮肤就显得水嫩、光滑,江南的美女都比较水灵。

    南方湖泊比较多,所以在南方打井不用打很深,挖个坑就能冒水。这种水的特点是自洁能力特别差。在北方,我们打一个深水井,水都是经过岩石、砂砾、土层慢慢过滤再渗透出来的,所以,最后打出来的是清水。而管涌出来的水,没有经过很好的过滤,里边有很多微生物,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很多北方人到了南方,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主要就是喝生水喝的。

    (2)容易得什么病

    1、湿气

    湿邪最大的体现在人的舌头上。如果你早晨起来洗漱照镜子,一伸舌头发现有厚厚的一层舌苔,那很有可能是湿气缠身了。

    这说明湿气太重,没有肾水。就像人航行在大海里面,周围都是水,但都不能喝。

    ① 病

    湿气就会聚,湿性往下走,一个是烂脚,一个就是“烂裆”(阴囊湿疹)。

    南方人最容易得的就是关节病,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风湿病。

    ② 解决方法

    (1)食腐

    南方人大多喜欢吃腐烂的东西。身体消化不了的东西,就得借助外界微生物把它分解一下,然后再吃。我们在南方经常能看到腊肉,像四川的腊肉、金华的火腿,这都是腐。

    这跟印度人爱吃重口味的咖喱是一样的道理。印度那儿除了热,还有湿。

    话说,孔子当年带学生怎么收费?不收钱,收“束脩”。所谓“束脩”就是腊肉,所以,腊肉在古代是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

    更多食腐内容参考”肾“的”保养“那一节。

    (2)吃酸

    南方人爱吃酸,酸腐的东西能使胃里的食物发酵,从而减轻胃肠的负担,把湿气给化掉。

    (3)吃辣

    湖南人、湖北人或者贵州人都爱吃辣,其实就是针对他们吃酸过多而取得的一种平衡。

    对于南方人,在饮食上我建议吃点儿辣的,把湿气给散一散。

    ③ 生活注意

    少吃过于甜和油腻的东西。

    头发没擦干本身就是一种湿气。

    5、中央

    (1)介绍

    “中”,就是我们说的中原地区,相当于现在江淮平原一带,包括河南、安徽的淮河流域一带。中原地区处于长江和黄河中间,

    古代有一句话叫“圣人出,黄河清”。

    当地人告诉我,开封城摞着好几个开封城。梁冬:此话怎讲?徐文兵:就是说,黄河发一次水,泥沙一淹,就把原来的开封城整个地埋了下去。然后,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又在这上面盖一个新城。建好之后,“哗”又再发一次洪水,又给盖住了。反复如此,新城摞着旧城。兵:在科技不发达的旧社会,这种黄河改道的事情很频繁。所以,为什么说河南人民生活得灾难深重,这里历来都是水患频繁。一个黄河,一个淮河,一发水,就将他们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家业冲没了。

    黄泛区像尼罗河一样,河水每泛滥一次,洪水会冲走房屋、建筑,淹死很多人。但是同时也会形成一片肥沃的土地,在上面种庄稼,收成非常好,所以这地方比较容易养活人。因此,称它是“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就是《黄帝内经》中说的,这地方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这就是中原地区的特点了。黄河泛滥有弊也有利,这个地方出产的植物比较丰盛,所以当地人不必劳作得太辛苦,就可以养家糊口。

    (2)容易得什么病

    1、痿

    既然中原地区的人不必为生活奔波辛苦,那他们是不是就不得病了呢?梁冬:也很难说!《黄帝内经》上说是“故其病多痿厥寒热”。痿症就是“不来劲,起不来”。因为他们食杂而不劳

    听到这儿有的人可能会想,不劳动会“痿”,劳动过头又抽筋,你到底让我干什么?任何事情不要走极端,人要适当劳动。

    6、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无病不摧。

    六、一日


    1、凌晨 - 阴中之阳

    0点到6点。

    古代的道家都是3点起来修炼、打坐、吐纳、呼吸。

    那得晚上 7 点睡。

    2、上午 - 阳中之阳

    6点到12点。

    看一个人身体健康不健康,你就看他早晨那样子。

    3、中午

    古人认为正午阳气最旺,影子最短,影子者阴也,阳者最长。所以古代人处决囚犯都是在午时三刻。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段?要照顾活人,囚犯无所谓,反正他已经死了,试想一下,如果在半夜杀人,你什么感觉?就把活人吓着了。“推出午门问斩”,意思是说,犯人的阴魂别不散,这儿阳气这么旺,你赶紧滚蛋。

    4、下午 - 阳中之阴

    12点到18点。

    结婚应该是黄昏举行仪式然后送入洞房。现在不知道怎么莫名其妙改成了中午结婚,而且是 12 点以前一定要将新娘接到家,怎么闹得跟古代处决囚犯似的?可是我到广州,发现广州人办喜宴还是在晚上。中国北方唯一保留古代喜宴传统的是天津,天津人结婚还是在晚上。北京现在还流行说,二婚在晚上。

    5、晚上 - 阴中之阴

    18点到24点。

    意思就是说有月亮的晚上叫“宵”。暗无天日,见不着月亮的时候,就叫“夜”。

    大年三十晚上吃饭叫吃年夜饭,而不叫年宵饭,

    月圆之夜,因为此时整个人的激素水平比较高。徐文兵:很多女性的排卵期也正好处于这个时候,

    6、划分阴阳的依据

    古人不是看当时它那个状态,而是附势,看发展的势头,别看上午不是很热,但太阳一直是往上走的,这个是发展势头,属于阳中之阳;虽然下午很热,但是太阳逐渐在往下沉,这就属阳中之阴。古代人认为,日当正午的时候阳气是最旺的,尽管那会儿天气不是最热,我们都知道是下午才最热。

    这就好比炒股,不要看当前,要看未来的趋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杂谈 —— 《黄帝内经说什么》读书笔记(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mn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