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paper - 20211115 - 中生代反鸟类新物种

每日paper - 20211115 - 中生代反鸟类新物种

作者: 阿芃 | 来源:发表于2021-11-15 10:39 被阅读0次

An Early Cretaceous enantiornithine bird with a pintail

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敏研究员。2021 年 9 月 16 日发表在 Current Biology 上。

反鸟亚纲(Enantiornithes)是中生代(Mesozoic)鸟类中最为成功的类群,被认为经历了第一次全球鸟类辐射进化,虽然这一观点存在争议。化石证据让研究者们能够对各个类群作比较,从而检验关于反鸟亚纲生态-表型多样性的进化假说。

研究者们发表了一个新的白垩纪反鸟物种,Yuanchuavis kompsosoura gen. et. sp. nov.,它的扇状尾羽中央有一对延长的中央尾羽,它们是羽轴主导的完全羽状的羽毛(fully pennaceous rachis-dominated plumes,有的尾巴是以脊柱为轴,见 figure 2 进化树),是在中生代鸟类、nonavialan 恐龙中之前从未被描述过的一种新的尾羽,与许多今鸟亚纲物种的尾羽非常相似(注:avialae 鸟翼类,指的是包括鸟类和兽脚类恐龙在内的一个类群,这种分类方法认为兽脚类恐龙与鸟类的关系比恐爪类恐龙要更近)。这种奢侈的、在空气动力学上也会增加消耗的长的中央尾羽,作为质量的忠实信号(as an honest signal of quality,指的应该是华丽的尾羽反映了雄性强的生存能力),很可能是经历了性选择而在反鸟类中演化出来的。反鸟类和早期 ornithuromorphs 间差异巨大的尾羽的表型反映了性选择和自然选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表明不同的支系经历了不同的选择压力,这种不同的压力能够反应生态上的不同。在今鸟类中,早期鸟翼类重复地演化出华丽的结构,反映了性选择对于被羽恐龙中羽毛 shaping 的重要性,甚至是在它们进化的早期阶段,这种性选择也是重要的。

Figure 1. Yuanchuavis kompsosoura holotype (IVPP V27883) Figure 4.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the Pengornithidae and the evolution of tail feathers in stem avialans

对于古代鸟类的进化关系还是不太了解。读起来比较困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paper - 20211115 - 中生代反鸟类新物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nf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