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认识俞敏洪,是在我几年前学车的时候,面临着即将的到来驾驶考试,我心里忐忑不安。
我在微博里听了他的演讲《摆脱恐惧》。
他说他是个特别自卑的人,大学时期从来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参加过班级竞选。他会觉得说:“我要去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会说你这头猪,真是懒蛤蟆想吃天鹅肉。我除了上吊和挖个地洞钻进去,我还能做什么呢?"这种恐惧阻挡了他大学时期的美好。
“因为自卑,所以你就会害怕,你害怕失败,你害怕别人的眼光,你会觉得周围的人全是抱着讽刺打击侮辱你的眼神在看你,因此你不敢去做。所以你用一个本来不应该贬低自己的元素贬低自己,使你失去了勇气,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门,都被关上了。”这是他演讲里面的一段。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句话:一个狂妄的人,可能抓住不属于他的机会 一个自卑的人,会失去原本属于他的机会 。所以他认为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糟糕。
当我紧张地坐在驾驶室里,恐惧没有消失殆尽,信念却变得异常笃定。
本我、自我与超我
我在他的书里,很多次看到他关于本我,自我与超我的阐述。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所分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
简单来说,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我们的理想化目标,自我则是二者冲突时的调节者。
我在他的故事里一次又一次看到他在超越自我。
从小学到大学,从未考过全班前20名,但凭借“自我鼓励”考上北大,从33分到95分。
一个北大的教师拿着浆糊桶去贴广告。
在一条游船上,向心仪的女孩表白。
虽然在北大之前连《红楼梦》也没有看过,但是在大学里拼命追赶,看了800本书。
天人合一
有一次我在听樊登读书,当时樊登和余秋雨有一个访谈,是介绍一本新书《中国文化课》。
余秋雨老师说:“我有一次去拜见季羡林先生,我们在探讨中国最大的文化是什么?我让先生把他的答案写在字条里。
我看到了他和我一样的答案,答案是天人合一。”
后来我在《一朵云 推动另一朵云》的书里,看到俞敏洪关于“天人合一”的观点。
所谓的天人合一,其实也是把人心和天地连接起来的一个重要过程。人的思维、意志和意识,决定了你生命状态的高低和你的精神是否充盈充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活在自己的理念里。
之所以我到今天为止还很有信心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因为我觉得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的生命形态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我至少部分意义上掌控着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我的存在部分由我自己决定。生命永远不可能圆满,但是你至少可以向这个方向努力。
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又马上去问我的孩子,他一次和我谈到了“天人合一”。
他告诉我: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他告诉我这是他在《老墨家族》里听到的,他说:“这是庄子爷爷说的,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规律。”
我通过一本书,看到了俞敏洪的精神世界,他的精神世界里住这一个哲学。俞敏洪说他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我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王强从美国讲了回来。就像当年毛泽东手里,一杆枪没有,他们要解放全中国,那是讲故事最厉害的人。
他说:相比较唯物主义,他更愿意去发挥唯心主义的动能。
如果不是他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如果他觉得8万美元年薪的王强是不可能被说服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合伙人》的故事了。
“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我深信,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可以用自己的心来改变命运和未来。很多时候,我们的心能够走多远,脚就能够走多远。”
这是他在《三重境界》里的演讲,也是他无往不胜的哲学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