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最美古诗专题古诗词解读系列古诗新读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0-12-18 08:45 被阅读0次

行舟

唐代: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赏析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何况,柳枝还是古人赠别的信物,柳花入怀,自然会撩惹游子乡思的愁绪。 

如果说,诗人这种思乡的愁绪在前两句里表达得尚属含蓄,不易使人体察,那么,后两句就表露得比较明显了。“闻道风光满扬子”这一句是说,诗人自己思乡心切,愁绪萦怀,没有观赏风景的兴致,“风光满扬子”只是听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愿看,因为他身处江南,神驰塞北(诗人故乡在陇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赏心悦目,反倒只能增其乡思愁绪。

类似这样的情状,我们在古代的优秀诗词当中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写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闻道春光好,同样是自身愁绪多,一个终于没有去,一个尽管去了,但根本无心赏景。所取态度虽殊,感情表达的效果却是同样深切的。 

既然舟行扬子江,不是为了赏景,那又为何而来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乡楼”。原来诗人是为登楼望乡而来。但读诗至此,读者心里不免又生出许多新的疑问:为什么要在“风光满扬子”的“晴天”才登楼望乡呢?诗中没有明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体会、玩味。或许是,古时别家出走多在岁寒过后,当物华又换,春光再满时,游子的乡思倍切吧?或许是,风光明媚的晴天丽日,空气清朗,登楼望乡,可极目千里吧?所有这些,尽管没有写出,却比明白形诸文字更丰富,更耐人寻味。这正是这首绝句的神到之处。

相关文章

  •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行舟 唐代: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赏析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

  • 望乡楼

    忘乡楼 生不易,活更难,万里吴江不绕山。 纤尘浪,九层楼,幽幽囚神塔。 回身有路无倩影,前行百...

  • 读唐诗 学写诗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送李判官赴东江 王维(唐)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

  • 昨夜春风

    春风十里送晨阳,百花亭外衫满泪。 一夜秋霜愁满雪,半生残月望乡楼。

  • 余光中之歌(续)

    ——岁月如歌诗词选(第二集.50) (二) 崇楼北望乡关暮,雪满白头招魂归。三次焚...

  • 望乡台

    望乡台上望乡人 片片飞花枉断魂 清泪无端满襟袖 黄昏立尽又黄昏

  • 长相思

    柳悠悠,水悠悠,凝望乡园天尽头,关山月似钩。 古庐州,古亳州,清美风光不是愁,衔杯观海楼。 郭苏淮词.乔徳胜摄影

  • 天晴朗,好风光

    五月天,有灼热的太阳,有把树枝吹得东倒西歪的大风,有被吹在天空飘舞着的红色塑料袋子,有发出嗡嗡响的电风扇,有流了一...

  • 花满楼,鲜花满楼

    一个瞎子,最大的爱好就是坐在自己长满鲜花的小楼上静坐着欣赏落日的余晖和晨起的朝阳。他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在...

  • 【采桑子】 孤楼倾望乡关远

    【采桑子】 孤楼倾望乡关远文/林海孤楼倾望乡关远,人在天涯。人在天涯。落日西风,天际起栖霞。庭前落叶人烟绝,一盏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qx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