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判官赴东江
王维(唐)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注释:
皇华使:皇帝的使臣。皂盖:古代官员用的黑色蓬伞。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左语:异族语言。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所带的帽子。辨璧吏:此处将李判官比为东汉朱晖。指正直仗义的官员。泣珠人:张华《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泪能泣珠。”
译文:
听说皇上的使臣,随着地方官员出使。
用机密的奏章上奏少数民族事务,用中原的礼仪教化纹身的蛮夷。
青翠的树色分开扬子江,富春江充满浪潮声。
我知道你是正真仗义的官员,会把朝廷的恩泽带给少数民族。
赏析: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诗人叙事写实,“闻道”起句,引起下文,平白如话,读来亲切。
颔联: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紧接首联,写了少数民族的治理,通过机密的奏章上奏少数民族的事务,通过礼义教化落后的少数民族。诗人用典型事物“左语”“文身”借代少数民族。“通”“化”二字概括力极强,寥寥数字,我们就了解了当时朝廷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颈联:“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此联写景,借景抒情。眼前浮现出绿绿葱葱的树木、此起彼伏的潮声,还有那滔滔江水。“分”“满”二字极富动感,生动传神。
尾联:“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诗人对李判官满怀期待,相信在李判官的治理下,皇帝的恩泽会实施到少数民族中。这其实是诗人自己对少数民族治理的见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1700/1c04ce62b8a7d13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