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者游斯丁(JustinMartyr,约公元100——约165),出生于撒玛利亚的一个殖民城市,最初学习斯多亚学派,后转向亚里士多德的漫步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主义,最后皈依为基督徒,他在以弗所和罗马授徒,以雄辩而闻名,公元166年在罗马殉教,殉教时恰值奥勒留皇帝当政,游斯丁是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哲学家。代表著作《第一护教篇》、《第二护教篇》和《与犹太人特里弗的对话》。
一、主要思想
为基督教辩护的过程中,游斯丁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基督教与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信仰与旧约的关系。他极具创造性的使用一个单词“Logos”来回答上述问题,或是将问题哲学化。父神居住在天之外的区域并不会在我们的世界现身。上帝是超越的,全然超出人类可及的范围。Logos是父神与我们这个世界的中介,是人与神之间的深渊之上的桥梁。游斯丁认为从古旧世界的哲学智慧中只有限地认识到这位上帝,他相信更完美的哲学思想,由上帝完全地显示出来。
二、生平轶事
游斯丁年轻的时候,热衷于钻研哲学。初学斯多葛的道理,觉得不满足就转而研究柏拉图之学说,直到将之视为真理。他喜欢模仿哲学家的样子,穿着哲学家的制服。一天他在海边行走,巧遇一位正在等船的老者,就和他交谈。老人告诉他:“研究哲学无法明白真理,若要明白真理就要考查圣经。”其后游斯丁即去研究圣经,并常与信徒往来,因看到基督徒因基督的名而甘心被杀,他大受感动,于是皈依基督教。
游斯丁是在马可·奥勒留皇帝在位时与其他六位信徒同时遇害,当受审之时,法官要求他们将所信的道说出来,于是游斯丁用了几句简明的话,说明了基督教的信仰。法官问:“你是基督徒吗?”他回答是。法官再问:“你这自称博学的人,在我打你、杀你以后,你猜自己能上天堂吗?”游斯丁回答说:“我对此深信不疑。”
在回应外界让基督徒自杀时,游斯丁说“为何干脆不让一个人游斯丁生下来,不让一个人受神圣教义的教导,甚至可以游斯丁问,为何干脆不要有人类呢?而且,我们倘若这样做,本身就在做违背天主旨意的事。”
三、名言警句
耶稣基督本身就是上帝的道,就是“Logos”
所谓的荒谬或不荒谬,不能只看理论或者理性的思考能不能想得通,还要进一步看他在生活上所造成的改变。
理性指导那些真正敬虔的、富于哲学精神的人,只敬拜和热爱真理,如果传统观念毫无价值,决不会屈从于它。因为健全的理性不仅要指导我们拒绝那些误导者的引导,而且要尽一切力量承担热爱真理的义务,即使是亲身面对死亡的威胁,也必选择做和说正义之事。那么,你们呢!你们被称为敬虔者和哲学家,维护正义,热爱知识。请留意听我的陈述。如果你们真是像所称的那样,这些事就必然能够证明。
当我着迷于柏拉图学说时,觉得基督徒所说的是一些无稽之谈,但是当我发现他们毫不畏惧死亡或其他任何恐怖的事情的时候,我逐渐开始明白,他们不太可能生活在邪恶与欲望之中。因为一个以吃人肉为乐趣的享乐主义者或是纵欲之徒,当死亡剥夺他一切欲望的基础时,他怎么可能含笑表示欢迎呢?他怎么没有千方百计想要延长自己的现实生命,躲避世俗统治者的检验,却反而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死亡呢?
参考文献:
得到app,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
严锡禹,开启光明之门——护教者游斯丁对我们的启发,金陵神学志,2002年第1期
范少鹏,殉道者游斯丁非自杀观中的二重困境,中国天主教,2018年第6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