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是针对花钱无度的小孩。
不要小看现在的男孩。比如说他们玩游戏,他们对游戏上这些皮肤、人物角色、甚至周边都有着很大的欲望。说白了就是想和攀比。
这种方式就是花钱无度的孩子对金钱是没有具体概念的,手里有钱就花掉,花完就伸手向家长要。
针对儿子花钱无度,父母就可以采取定期定量发工资的策略,并且申明平时不要再随意给。
父母还可以帮儿子建立小账本儿以确定零花钱用在了什么地方。
大人定期做财务审核,让孩子去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第二个是针对冲动购物的小孩。
男孩的个性之一就是容易冲动,他自己手里攥着零花钱的时候,很容易冲动购买。
其实很多的时候,男孩冲动购物后就会有上当受骗,甚至懊悔的情绪。家长一定要及时安慰孩子,不要让孩子因此而产生不自信和自责的一种情绪。
针对这样的男孩子,可以从小就培养孩子货比三家的思维方式。
有个很有意思的小例子说,一位爸爸带着儿子逛了三家商店,目的的就是为买一辆物美价廉的平车,最后爸爸用省下来的200元买了一个孩子向往已久的羽毛球拍。
这位爸爸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用行为给孩子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让孩子了解了什么是价格差,什么是理智消费。
这样的孩子在自己支配钱的时候不但会精打细算,而且还会有很强的一个计划性针对性。
第三个是无限索取的孩子。
孩子总要买买的,到底要不要买呀?
很多爸爸妈妈在购物前的一念之间闪过的心理活动,买吧,家里这种东西又太多,你直接拒绝孩子,又怕他心里失落。
其实在正常条件下适度有原则的拒绝,不但不会伤害孩子,反而会让他的内心更加强大。
孩子毕竟有一天要独自去面对生活,真实的生活里,他们的欲求并不是总能够得到满足的。
如果父母为了平息孩子的哭闹,而满足了孩子的欲望,这对孩子学习自我节制是相当不利的。
坚持立场的同时的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说你需要的东西,你准备你想要的东西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斟酌情况,决定要不要给你买,但如果你用哭闹或者发脾气的方式来争取,我们一定不会给你买的。
此外,在应对孩子无限索取的同时,父母还要保持统一的战线。
有些孩子会问妈妈要钱去买爸爸说不能买的玩具,或者父母要他做事情的时候拿金钱作为交换条件。这是孩子逐步在利用自己不断增长的谈判技巧,增加自己收入。
对于这种现象,父母要反省教育孩子的时候,夫妻态度是否保持了一致。并且警告孩子,抵制他们一些不诚实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