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森教授主张的“读思达”教学法很好的改善了传统教学思想,不再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习的过程和关键环节上。教学的过程基本分为阅读、思考和实际表达三个环节,看似简单实则其中有很多学问。低年级小学生正是接受知识的初期,也是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通常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也是各种学习习惯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期,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有一个很好的调整
小学阶段学习任务还相对比较轻松,这时候十分适合引导学生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能力,为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很好的能力基础。“读思达”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因为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培养学生相应的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这为将来的语文学习,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打下了良好的能力基础。因此,“读思达”教学法能很大程度地改善教育系统中“读思达”教学法的意义。
“读思达”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尤其是一些不爱读书,不爱思考,做题就想直接有答案,不愿意表达自己的同学来说,想让他们多读多思多说真的需要下番功夫。
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学生们都掌握了“读思达”的学习方法,他们就具备了很强的自学能力,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会学了,作为老师的我们教起来也就轻松多了。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
“读思达”教学法的大概含义就是阅读之后进行思考最后表达出来。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现如今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较小,阅历尚浅,见过的事物还太少以至于没有自己的一套思想,过分依赖于教师和家长。“读思达”教学法主张在有着充分阅读之后进行精细的思考,全方面考虑事物的本质、发展等,小学时期的教学内容还比较浅显易懂,初高中和大学的课程多少都抽象且逻辑性强,所以学生一定要在小学就养成思考的习惯,为之后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执行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育要与实践结合,我们要摒弃传统模式的应试教学方法,将学习的内容具体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之后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育的时效性,而不应该停留在表层的应对考试和获取学历,这些在实际生活中是没办法应用的,还要落实到具体表达和操作中。
三、提高“读思达”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获得新知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获得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并且同时提高自己的阅历和智力。当然,教师在为学生挑选阅读读本时,也要选择适合他们心里和便于阅读和理解的书籍。例如《成语故事》《童话故事》这类图文图书,就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因为书内字体较大,生僻字词较少,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的书籍。也不用担心没有教育意义,通常这类书籍都會借一个较为丰富但又简单的故事来讲述一个道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他们从书内学习到一些知识和道理。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只是让他们读书,写读书笔记,我还经验组织学生们进行阅读演讲,阅读游戏,给图书写推荐语……让他们由被动阅读,逐步转化为主动阅读。
2.指导学生形成思维逻辑。
阅读是否有所收获主要看学生的思考,因为思考是一个需要动脑的过程,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发现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思考然后转换为自己的知识,形成一套思维方式。作为教师,首要职责是多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进活动中。当然,由于他们学习能力较弱,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暗示和技巧的传授,提供一个小小的引入口。
3.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过去的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一直在讲述着教材内容,与学生没有过多的互动,不能很好的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教学方式缺乏贴合性。新式“读思达”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改善措施,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发言,表达他们的观点,教师及时总结并进行优化和改善。
我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都是分成若干个小组,每次上课都要求学生总结一下学习的内容和自己是怎么做到的,因为计算机操作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同一个目标,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实现,所以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这样他们在说清楚的同时也是在复习,同时倾听别人的也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而且汇报要让大家都清楚,这就会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