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她们在蒙受政权、神权、族权的压迫下,还要蒙受夫权的压迫。在某种意义上,夫权的压迫最深重。圣人的典训,已经给妇人定了性,孔子是这样说的:“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据说孔夫子在不惑之年,即四十岁上,把妻子休了。这一说无从考证,但这位圣人对妇女有偏见,则大概可以成定论。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四德之中,妇德一条最为严酷,特别是宋明理学大兴以后,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更把妇女打入十八层地狱。反之,男性则可为所欲为,三妻四妾,名正言顺,为的是人丁兴旺,多育子女。至于统治阶级,更是荒淫无比。子蒸父妾,侄妻姑氏,兄纳姊妹,父霸儿媳,史不绝书。男性对女性严厉如此,而对自己放纵如彼,这就是红颜薄命的社会总根源。
少女少妇,谓之红颜。“红颜多薄命”,有广狭两个概念。泛言之,妇女命皆苦;析言之,越是漂亮的妇女命越苦。因为妇女只是男性的附属物,是私有财产。色艺双全的少女少妇,如同价值连城的珍珠宝贝,成为男性注目的中心,成为掠夺的对象,所以命运多变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