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951993/abad52daffb13bbd.jpg)
Y表弟是小姑儿子,快要三十岁了。他以前在家是个十足混世魔王,初中辍学在家、出门混过一段时间,记得有一段时间应当是在东莞、深圳打工的时候,可能是经常混迹酒吧KTV,朋友圈动态和头像多是夜场中或手舞足蹈、摇头晃脑,或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或独自一人落寞地抽烟喝酒。
小姑会使脾气但欠缺手腕,儿子还小时便宠溺他,由着他性子;姑丈又是个老实巴交的农家男人,说话和声和气,面无愠色。长久以来,两人都驯服不了儿子。
表弟花钱大手笔,颇有公子之风。前几年,儿子出生了。2021年春节,大约是赏灯那天下午、傍晚时分,表弟拉了一车烟花给儿子赏灯,应当是至少花了千五六的,这在闲拉家常农家也要被说道。
家里不宽裕,小姑和姑丈是极节省的人,加上儿子、儿媳一起住,还有孙子,花销自然不小,少不了要数落几句。
表弟在家是待不住的,经常游光野骛,招揽本村和附近十里八乡的狐朋狗友在家开party;又时常喝酒以至于酩酊大醉,满口酒气,醉酒就发酒疯,胡乱言语,给人一种狂狂癫癫、特不靠谱的感觉。
弟媳是江西妹,说话嘴甜,经常在儿子面前打公公牌:“去爷爷那儿哇”“爷爷在哪里”……
一来二去,小姑受不了了,火力全开,大发脾气。眼看事态严重,着急得姑丈赶紧电联父亲,把父亲也叫去调节他们家庭矛盾。如此这般操作一番后,父亲开始不理睬这个外甥媳妇了,招呼也爱理不理。
那之后,表弟和弟媳怕是没少在家里碰壁,再后来的故事就是两夫妻半是出门半是回娘家,在吉安遂川开了一家木桶饭店,靠着经营饭店自己赚钱过日子。
在外地打工也好,做老板也好,免不了要吃苦,甚至可以这么说,吃苦才有出头之日。出来谋生,谁不得吃点儿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可真不是随便说说。
过年前几天,夫妻俩带着孩子从外地回来了。年初三去姑丈家,晚饭时议论圩镇市场店铺。其中说到镇上一家腊味店,味道做得不咋地,还做假。表弟说,之前一回在他家买的解冻之后发现全是肉眼,吃不了扔了。尽管如此,这家腊味店仍顽强屹立镇上,经营好几年了不见倒闭。我打趣说,小镇选择少;表弟他们说,做的都是过路客、一回生意。
店铺一家的男主人不干活,基本是赋闲在家;有三个孩子要抚养,最大的是个头脑有问题的儿子。就是这样的家庭和店铺,全靠女主人和老板娘撑着,当然她经营店铺做得不地道、不道德这事另说。
除此之外,老板娘还有副业,店铺也充当着“婚姻介绍所”职能。老板娘当“媒婆”,介绍镇上姑娘给人相亲,从中收取中介服务费,通常是一两百的红包钱。这介绍的人甚至把镇上已婚女人纳入进来,两个孩子他妈都有,冒充相亲对象,骗吃骗喝骗钱,俨然是一条灰色产业链。
姑丈也纳闷了,这样搞难道没有人举报,不怕吗?
来相亲的都是上了年岁的,基本都是三十开外往上数的中年,而且已经在外吃过亏、找不到对象走投无路或病急乱投医才选择这一途径,他们本身并不见得没钱缺钱,大多老实巴交,已是无可奈何状态,即使在婚介这里再被诓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息事宁人。况且,人都不会轻易将自己伤疤示人,如果损失不大,何必呢?
弟媳也说,自己有个亲戚表哥云云,人老实不怎么会说话,上班工薪阶层,有存款,买房了,就是年纪到了也还没着落。
饭桌上的年轻人一针见血地给我们分析。完了,表弟不忘给我补一课,光顶你可别去相亲,都是骗人骗钱的啊。
管中窥豹,小地方乱象可见一斑。杀熟、欺生,这大概就是小镇小地方乱象丛生的症结所在。
年初四,几个姑姑“回娘家”相聚老爸老妈家。小姑到了之后在厨房帮忙打点,吩咐表弟带一些辣椒过来。过一会儿,表弟带着老婆孩子来了,拎着一小袋青红小辣椒。
席上,几个姑丈与Y表弟、H表哥对酌。推杯换盏谈笑间,三姑丈说到表弟开店做老板了,要有经营意识,懂得精打细算,可不能太嗜酒贪杯,纵然是客人想喝,也不能把自己搭进去。
表弟答道,我这可是小本生意,自然自然。
店铺不开堂食,做的是线上的单,在美团接单,平台抽成22%,此前低一些的时候也有18%。了解到这个抽成比例,姑丈表示太高了。
“这种是加盟吗?”
“不是,按单计价。”
对于美团,老大人们不一定很了解。倒是了解滴滴模式的二姑丈旁征博引了一番。
一向好为人师的父亲也谆谆教导:后生人要踏踏实实,自己挣的钱不上交给爸妈就要自己存好,要自己够花;组建一个小家庭了,要懂得过日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能不麻烦爸妈的不麻烦。
做老板了,就是不一样了。踏实了,靠谱了,稳重了。众人纷纷点赞。
高度决定眼界。咱还真别说,店铺老板好歹是个老板,甭管大小店铺。您说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