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起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要沉思一下:我能领导谁,或者说能影响谁?
先从我们家娃儿说起。
七岁多的小姑娘,经常是让我“爱恨”交加(此处有引号)。乖巧起来,让人喜欢的不得了,手里捧着怕摔着,嘴里含着怕化了;惹人生气的时候,我只能是有多远躲多远,怕忍不住要“教育”她。
半月前的一个周末,带她去超市购物。到了那里,她拉着我直奔里面过道,从一个货架拿下来一个小芭比,让我给她买。看那情形,应该是蓄谋已久。我摇摇头,告诉她这不在我们的计划内,今天不买。她就一直在货架那里,看样子是不达目的誓不休。最后,我只得妥协了。
回到家,娃儿拿着芭比,玩了一会。好像想起来了什么,拿出自己的储钱罐,从里面掏出两个钢蹦,递给我。我一时没明白,诧异地接过来。
看着满满的储钱罐,我开玩笑地说,把里面的钱都给我吧!
娃儿沉默了一下。那不行,我最多再给你24块,已经给你一块多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给的钢蹦是买芭比的钱。我哭笑不得。
又过一会儿,娃儿对我说,爸爸,你给我定一个东西吧
定什么东西啊?
就是我表现好的时候,你和妈妈给我发小红旗和小苹果的贴纸,像以前一样;到六一,拿小红旗和小苹果换礼物。
娃儿想得很远哦,有点点跟不上!心里吃惊,也暗喜不已。
好哇,等妈妈回来,一起讨论一下。不仅要给你定,也要给爸爸妈妈定小红旗和小苹果的规则。
带娃儿还是要因势利导,触发她内心的源动力,让她逐渐认识和找到自己,这样才能影响和改变娃儿;枯燥的说教和高高在上的指责往往适得其反。
接着再说娃儿妈,说说我如何逐渐提高家里话语权的。
10年我们把南京的房子卖了,开始在深圳看房,福田、南山、龙华、宝安……,足迹遍布了大半个深圳。那几年的空余时间,不是在看房,就是在看房的路上。
为什么会看这么久呢!?
就是两个人意见经常不统一,家里没有权威。
随着孩子慢慢大了,居住的需求,又叠加了学位的需求,买房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14年的暑假,经过多次勘察,综合权衡下,选中科苑花园的一套房子。虽然娃儿妈还有各种抱怨和不满,楼层高、没电梯,年久破旧,小区环境一般,经过我苦口婆心的劝说,总算松口了。经过多轮唾沫星子乱飞的讨价还价,把中介费和房价也砍下来一大截。最后,大家坐下来准备签字,娃儿妈忽然说,要再考虑一下;我有点懵了,旁边的中介和卖家也懵了。大家准备劝说的时候,娃儿妈已经站起来,往外走了,硬梆梆地撂下话,“我不同意!要签你签,我不负责”。望着娃儿妈拂袖而去的背影,只能尴尬地给中介和卖家表示歉意。
过了几个月,国庆假期回老家的大巴上,无意中看到新闻上说央行要降息了;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这是连续几年货币紧缩后的首次宽松措施,央行货币政策要转向,要进入宽松周期了么?房价是不是要跳涨了?一番长篇大论把娃儿妈说得也茫然若失、不知所措。趁热打铁,达成了一致,把前几天刚看过、还算过得去的一套房子买下来。马上打电话给深圳的两个同学,请他们帮忙去交定金、代签协议。
后面的房价走势基本证实了我的判断,又经过类似的一些事情,就这样我在家里话语权逐渐提高。
不管在家里,还是单位,细致的分析和深刻的洞察,能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嗓门的争吵和辩论不能提高影响力。
最后,再说说单位的事情。
在公司带小团队近十年了,平时行事总想着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前几年公司招了一批外包员工,A分到了我们团队。小伙儿很聪明,做事勤快,学东西上手也快,年底考核时,给了他好评。当时也在想办法争取公司的政策,想帮他转为正式员工,但是操作难度比较大,一时没搞定。又过了几个月,偶然发现经常看不到他,打电话,说在外面。和他谈了,他觉得做外包看不到前途,想换工作。我对他的想法表示了认同和理解,但希望他不要在工作时间外出,公司有劳动纪律。他满口答应着,实际上却依然如故。又有一两次,我的老大找他,也没找到,打电话也不接。我又找他谈了,语气比上次严厉了一些。但他还是阳奉阴违。
担心出问题,在随后的一次HR的调查问询中,我上报了这个事情。结果就是他被开掉了。
工作和生活中,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原则问题要有红线思维。一味地宽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你是一个领导吗?
我更愿意做一个朋友,一个伙伴,而不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地发号施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