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前几天,四处都在下阵雨、雷雨,可黔北遵义虽预报了几次仍没见动静,热起来确实有点躁,见别的地方凉快心里还真的有点馋。前晚终于下了一阵雨,梦里的幻觉大河涨了好大的水,天明起床望户外地上有些湿漉,体感温度还是有些闷。白天阴阳不定,阴的时候明明看着雨就要来了,可就像儿戏一般很快又是阳光一片。到了下午6点半做客市中心酒店,家人朋友正吃着晚饭呢,突然听见窗外滴滴答答,拉开布帘一看水雾迷蒙,路道开始流水哗哗,没多大一会儿遵义丁字口也成了水城。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29a29e41c22c7399.jpg)
这两天随岳母老同学之间邀请、应邀,拜见了好几位值得尊重的老人,年龄早已过八奔九,身体也都还硬朗。就拿杨叔叔来说吧,1934年生人,出生穷苦人家,读书不过初中,解放后的1951年参加工作,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再加工作努力,先后担任县领导秘书、县委办公室主任、县里的领导、市工商联、市政协委员等等职位职务。谈到一路走来的经历感触良多,作为有着六十多年党龄的老同志,对党和国家的公信力、领导力深信不疑。赵叔叔是1955年直接从师范学校学生,挑选到省报报社工作,长期担任遵义市记者站站长职务。他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虽然现今身体状况大不如以往,聊到家长里短的事一脸云淡风轻,丝毫没有无冕之王的半点做派。夏阿姨、漆阿姨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师范生,一生经历或执教、或行政,如今看上去虽略显老迈,谈吐之间从容睿智,难掩职业女性的知性优雅。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7fc8acf394814d12.jpg)
即便按照现有的说法,杨叔叔、赵叔叔、夏阿姨、戚阿姨,还有我的岳母们,也都早已年过古稀,可我怎么看还是觉得不怎么像。他(她)们的身体状况、思维能力、尤其是豁达开朗的心态,都令人刮目相看,由衷敬佩。与他们相比我们只能是晚辈后生,他们都没把“老字”在嘴上,都还无所依赖的生活, 追求着自己感兴趣的未知,还在上网、玩手机追随着时代,我们还有啥资格说老了,还有啥理由不思进取、过早“躺平”?好好的再活它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来,才能不辜负属于我们的人生哟!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46c0780cdeecf1a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