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近的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应该有名字。看了半集电视剧之后,借着陶冶情操和节约时间,外加发挥想象力的由头,我选择看小说。细细看着,不由得想起了一个最近几年特别突出的现象,大量的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
可能是正是这个年龄节点,自己中学时代看过的很多小说,经过慧眼人的甄别,酝酿,改写,几年时光,就可以出现在荧屏上,我又赶上了这些悲欢离合的第二春。
忠实书粉不愿妥协我印象中,我所看过的小说中,首先被搬上荧屏的是《泡沫之夏》,是黄晓明、大S、何润东那版,大概2010年左右吧,听说现在要翻拍第三版了都,不能嫌弃自己的年龄,只能说这世界变化太快。最近印象比较深的是《大约是爱》,这本小说于我而言有很特殊的意义,在这之前,我看的都是纯校园恋情,冰山学霸啦,顽皮花少啦,而这个故事融入了一些社会因素,而且故事的背景更深邃。还未上初中的我知道了遥远的地方有一座艺术之城,叫佛罗伦萨,虽说我到现在也不是个艺术人,但是看到关于这座艺术之城的消息也会多加注意。有一个叫叶芝的诗人,写了一首诗叫《当你老了》,前几年在春晚上听到同名歌曲的时候,心里也是别样的。在见到那本语文课本之前就知道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前还有一句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甚是喜爱。
前两年的《一粒红尘》,在知道要拍成剧的时候忿忿不平了好几天,这是我第二喜欢的书,加上当时我对男女主的扮演者并不感冒,所以对拍成电视剧这回事真的是没有好感,当然也没有去看剧,后来听人提起剧情,内容和原著大相径庭,作为忠实的书粉,只能说是当时有一种神奇的预感。总之,我向来不喜欢自己喜欢的小说被拍成剧,好像是一种护犊子的冲动,是一种拒绝自己青春年少时的精神食粮被窥探的抵抗,甚是年少气盛。
最近这种想法有了改观,开始心平气和的接受。小说被搬上荧屏有一个必经的过程,改编成剧本,若是原作者参与此过程,或许更原汁原味,若是另一个班子动手,在追求市场的同时,配合现时的价值追求,内容的变化是必然的,所谓改着编嘛。之所以喜欢小说是因为认同小说的情节安排,之所以抵抗改编出的影视剧,是因为我会站在上帝视角去审视影视剧剧情,所以面对影视剧的时候总是在比较和挑刺,出于维护内心最初的美好,肯定不会喜欢“有瑕疵”的后者,心从一开始就是偏的。
所以在知道一部小说又要被拍成剧的时候,就要说服自己,这和书里已不是同一个故事了,顶多算平行时空。自己看的书,自己理解的悲欢离合,不过是自娱自乐,又干这繁杂何事?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心头好,我扔拒绝看剧,说到底还是与自己较劲,道理都懂,但情感不饶人。
忠实书粉仍不愿妥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