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作者: 居游 | 来源:发表于2021-01-06 19:03 被阅读0次

        位于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气势磅礴,光彩夺目,自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我国各朝代的文人墨客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来此游玩、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早已成为千古绝唱,更是声名远播。

        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传说颇多。

        有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辛氏在长江边开了一家旅馆,道士为感谢她的千杯之恩,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诉辛氏,这只鹤可以下来跳舞助兴。此后,这家饭店客流量大增,生意兴隆。十年过去,这位道士又来到辛氏旅馆,吹完笛子,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为了纪念这位帮她发财的仙翁,辛氏就在这里建起一座黄鹤楼。

        另一种说法,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223年),为军事目的而建。那时,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筑城为守,建楼为望。进入唐朝以后,黄鹤楼逐渐演变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来此游览,留下了不少名篇。

        唐永泰元年(765年)的黄鹤楼已经形成规模,但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上一座黄鹤楼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成,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再重建。

        现在的黄鹤楼于1985年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更显雄伟,远眺是“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而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自黄鹤楼形制创建以来,各朝代虽有不同,但都显得高古浑厚,极具个性。

        相对于岳阳楼和滕王阁,黄鹤楼的平面设计是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在古代建筑文化中,数字显示数量的象征意义和伦理表意功能,从建筑纵向上看,各层檐口与楼名有直接关系,形似黄鹤,展翅飞翔,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又不失精致,富有变幻的韵味与美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鹤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dooktx.html